新手练字是用 凹槽字帖好还是普通字帖好。真的能练好字吗?

如题所述

关于凹槽字帖好还是普通字帖好,我的观点如下:

弊大于利的凹槽字帖

优点:

1、初学者在不熟悉笔性和字体结构的前提下,建议使用凹槽字帖(但不要太久),因为它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有利于初学者较快地上手。

2、初学者往往对练字这回事儿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身边很多朋友不是不想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只是他们总说来不及了或者效果太慢等原因,说到底还是害怕自己就算练了也练不好,通过凹槽字帖的学习,可以增加初学者的信心。

缺点:

1、直观来看,凹槽是刻上去的,那么我们的笔在凹槽中行进的时候就会有被抵住的感觉,有一些笔画,按照这个字帖,难以找到正确的发力要领,另外这也不是我们平常写字时候的感觉,平常写字是自然的、放松的,用凹槽就难免拘谨,时间久了会养成我们的依赖性,脱离了字帖,就又控制不住字的走向。

2、有些字的凹槽还会有深浅不一的情况,会影响写字的效果,另外书写者的心情同样会影响到书写效果,假如遇到这样的字帖,心情好不到哪儿去吧!

总体来说:凹槽字帖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弊大于利,仅限于初学者或者小学生使用,应该尽快把临帖转到普通字帖上来。

下面分享一下孩子们的硬笔书法作品,坚持练习你也可以的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6

新手练字的话,建议不要使用凹槽的那种,用那种写字板时间长的话,丢弃之后也不会写好。

普通的描红字帖相对来说好一点,不过个人建议的话,想练好字还是要临帖,就是字帖放旁边,看着字帖上的字用笔在另一边的白纸上去写,这种方法叫临,这样可以帮助你记忆每个字的结构,多临几遍就能脱帖写出来了。

最后贴上两张自己写的小玩意儿,祝你成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03
记得20多年前,庞中华的硬笔大行天下,那时候他就有凹槽字帖,好多朋友也是通过凹槽字帖练了一手庞字。练习书法,说到底是通过不间断的临摹训练形成肌肉的记忆。和现在的玩体育的其实一个道理,贵在持之以恒,没有什么捷径,写多了,写熟了,字就写好了;所以如果真有捷径,那这个捷径就是熟能生巧,没什么其他奥秘。凹槽字帖呢就是依葫芦画瓢,照着比划就行了,优点是容易找着感觉,对字的整体结构容易把握,缺点是因为依葫芦画瓢,所以对字的细节处理可能会差一点,不象普通字帖,需要靠眼力去比较字的笔法和结构安排的异同,选字帖首要的原则是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风格,那样才可能有恒心坚持下去,自己都认为丑的字是练习不下去的,第二就是字体不能失真,比如现在好多儿童练习楷书的凹槽字帖就是国标印刷体,字号还搞得很大,生怕小朋友看不清楚,其实他们的视力好的很。这种字帖其实就是黑心商人在害人,呆板的印刷体姑且不论你用硬笔临摹能否写的和它一样,即便写成一样的也是白费力气,因为没有美感可言,只剩工整。字的大小也要适中,最好不要选那些刻意放大缩小的版本,丰富多彩的线条变化归根结底只是在于书写着在书写时“力度、角度和速度”变化的把握。普通钢笔写多大的字比较有利于这“三度”的平衡也是要符合科学规律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字写的有1米方圆,你还怎么去要求速度能跟的上,速度太慢字就容易呆板,练字者不要指望短期内自己的书写水平就有天翻地覆的改变,要有耐心和恒心。选好字体后开始练习了,要明白你练习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追求“重影”,你写的字最终的目标要能和字帖上的大小,姿态,笔法使用都能完全保持一致,你的字和字帖上的字如果叠在一起就仿佛是一个字。
练习的顺序还是要从笔画练起,先练笔画,再练部首,练习笔画主要是训练笔法,如何起笔,行笔,转折,收笔。细细体会其中“三度“的变化。练习部首主要锻炼的是笔画与笔画之间如何过渡和呼应的,在笔画和部首的基础上才能练习单独的整字,整字就要考量字的间架结构的位置关系和比例之类的,不同结构的字处理方法也不同,比如左右结构的字,一般左右两个部分的空间宽度比例安排都是2:1或者1:2,写成1:1等宽的就比较少(字写成正方形的形状一般是最丑的,虽然我们汉字号称方块字,一般三角形和菱形、圆形的比较好看),左右两部分往往有“迎让”的关系处理技巧,比如“彬”字,左边的林字最后一捺就写成“点”,把位置空出来让给右边的3撇。再比如上下结构的字往往有“天覆地载”或“开合”的技巧。上下两个部分往往一个写的大一点,一个写的小一点。比如“宋“字,上面的宝盖就可以写的稍微宽一点,把下面的“木”覆盖住,再比如“盘”字,上面的“舟“就可以写的窄一点,下面的“皿”字的最后一横就可以写的长一点,像个菜碟一样把上面的“舟”字“托{载}”住;再比如"合"字,上面的“人”可以写的舒展(宽)一点,下面的“口“字就要紧凑(窄和扁)一点,一个字中有的笔画要写的“开“,要舒展和奔放,有的笔画要“合”,要收敛……诸如此类结构处理的技巧需要慢慢练习和体会。总之,越是基础的地方越要耐的住性子,不要笔画才练了1天马上就直接跳到“整字”,单个的字练习2天马上要开始抄写大篇的诗词了。练习书法最大的拦路虎是恒心,在你感到绝望想放弃的时候,只要多坚持一下下就意味着突破了一个瓶颈,进入了新的境界。
在基本功打的差不多了的时候再整字练习比较好,前面粗糙的阶段也不是谁都能坚持的下来的,但是我们如果只是作为一种爱好的话,每天抽个几十分钟练练手,其实也不是什么多难得事,只要持续练习,最终都能写出一手好字。等整字的问题解决了,以后就可以练习抄写诗词了,那时候考虑的更多的就是整幅字的空间位置的分布(布局),字与字之间的呼应,行气之类的问题了。
练字的书体建议从楷书开始,打好基础功,以后可以再练行书,练成一手好看的行书基本就达到最终目的了,限于硬笔的特性,多变的线条表达不出来,所以草书之类的也就用不着练习了。
另外,练字要先了解点怎么去欣赏字,这个牵涉一点书法审美的问题,什么样的字是好的。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书法是我国的一门传统艺术,是汉字独有的艺术,主流的书法审美受儒家、道家,佛教的影响很深,什么“中庸”、“无为”、“忘我”,综合一下翻译成现代文大概意思就是“追求自然天成,不要矫揉造作,既要低调内敛不事张扬,又要追求个性”,套用近些年流行过的一个词就是“平衡是王道”。哈哈,矛盾与对立的统一,有点难啊,所以注定成不了大众艺术。现代有些书家就喜欢搞行为艺术,极尽夸张之能事,要么就是无病呻吟,一味追求所谓的“风格”,说到底还是个人学识和修养比较浅薄,妄图完全摒弃传统,只标榜创新,美其名约,与西方接轨,走的是”非主流”的道路。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美国也才3百年的历史,美国人有啥文化呢。这些人把我们的老祖宗看的是不名一文,好像我们处处不如别人。当然这些都不奇怪,书法的发展,总体上是一代不如一代,坚持传统的例子很多,但是缺少些创新改革的魄力。当然,书法自古是文化人玩的玩意,小众文化,脱离了老百姓,不接地气,所以不能像手工艺的发展那样,水平越来越高超,小众圈子的玩意最终的命运都是由衰败走向死亡。
练字和欣赏字的顺序是反的,欣赏字是先远看章法布局(空间位置经营,行气,落款等),再近看点画(部首分开来看,笔法和结构仍旧要美,整字重心要稳,主笔要突出,因为主笔决定一个字整体结构的高矮胖瘦,点画和结构的处理上总体追求平、险、绝三个层次的境界,这个量力而行,笔画和结构处理最忌讳重复,一幅作品中不同位置的同一个字尽量笔画和结构的处理不能是完全雷同的),同时兼看风格(这个比较虚,其他两项有实有虚,实中透着虚,虚中带着点实,但这个虚和实就构成了书法的神采,也就是意境美,意境是啥,意境就是想象空间,比如你读到“床前明月光”,脑海中就浮现出一个大美女躺在窗前的小床上向你招手的模样,多温暖的画面,意境和个人的阅历,学养啥有关)。古人讲“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一副作品之优劣,神采(意境)的追求要高于形质(笔法和结构),但神采又需要通过形质这些有形的元素来表达,也是矛盾与对立的统一。练字么,正好顺序相反,从笔画做起,再到章法,风格,由实入虚。今天喝了点酒,有点兴奋,又难得遇到你这样好学有追求的人,就多啰嗦几句,希望你不要嫌烦,最后祝你早日练成一手好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30
不建议使用凹槽字帖。
普通字帖即可。
肯定可以练好字。
需要讲究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
建议有条件可以进行短期书法培训。
第4个回答  2018-09-26
最好不要用凹槽的,初学可以用临摹的,就是那种半透明的纸描摹。多下功夫肯定能练好,另外练字是脑力劳动,不仅仅是靠手,更多的是靠脑子。分析字体字形,写完后找不好的地方,循序渐进,肯定能练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