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啊?

如题所述

1、多重性

日本文化是系统各异的东西方文化的并存和混合的产物。用我的话来说,不妨叫做“杂交文化”。其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比如政治体制,既学习了西方的议会政治,又保留了传统的天皇制度,属于新旧政治的混合体。

在衣食住方面,和西式结合,西装加和服,和食加西餐,和式房间加西式客厅。在宗教信仰方面,神佛合一,既拜神又拜佛

2、均一性

日本文化不受地区和宗教的限制,具有均一性。不能说日本各地的风俗习惯没有差别,但是比较之下相对很小。风俗习惯、人的思维和行为等等大相径庭。

比如:日本没有一个地方不把「刺身」(生鱼片)和「お寿司」(寿司)作为美味佳肴的,也没有一个地方不吃「生卵」(生鸡蛋),不喝「味噌汁」(大酱汤)的。狭窄的国土,众多的人口,日本人长期以来养成了重视集体和国家的习惯,可看成是形成日本文化均一性的主要原因。


扩展资料

在日本,樱花被视为吉祥之物。在传统的婚礼等喜庆场合,经常要饮用一种在盐浸的樱花瓣里加入开水的樱花汤,便是取樱花的吉利之义。樱花盛开的四月,也正是入学、就职的时节,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因此樱花又代表了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未来形象。

除此之外,在日本到处都是用樱花命名的街道、车站、市镇、商标、饭菜、茶点、汤饮。

文学家写咏樱诗,画家绘樱花图,音乐家谱赞樱曲,银行印出樱花图案的钞票,工场制出樱花工艺品,电视台以樱花为背景作节目,还特别办了报告樱花开放动态的专栏等,樱花的魅力和影响力渗透到了日本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日本也称为“樱花之国”。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日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0
日本文化是比较多元化的,不仅大量吸收了东西方的先进文化,同时还保持着自身的文化传统,日本人是最重视现实利益的,这点集中表现在宗教信仰方面。信仰宗教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心一定要虔诚,日本近1亿3千万人口,信仰宗教人数却多达4亿之多,信神信教主要是日本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可以让他们感到心安,如果求了个上上签,那就增强了信心,如果求的是下下签,据说只要把它拴在旁边的树上,就可以逢凶化吉。总之只要你去拜了,祷告了,花上500日元(求签一般需要500日元),就会心安理得,永保平安。
日本人过年时,有一个重要日程,那就是新年钟声响过之后都要去神社参拜,日语叫做「初诣(はつもうで)」,新的一年来临,日本人都要去寺庙参拜神社,向寺庙的一些神物求开运,猫在日本人心中也是一种神圣的存在,在圣坛都有人供奉;
最开始日本时没有猫的,是在奈良时代,大唐大使鉴真大师和日本遣唐使一起返回日本时,带去了大量的佛经,为了避免经书和宝藏遭遇鼠患,特意将黑猫带上了船;黑猫被带回日本后,备受天皇宠爱,当时只有日本皇室才能养猫,猫的身份及其高贵;鉴真大师东渡日本时,带去了大量的佛经,放置于日本正仓院,因此猫肩负起了保护经书的重要责任;因日本人笃信佛教,所以也信奉保护经书的猫能带来好运,因此猫被赋予了灵化能力,这些都慢慢形成了各大寺院的猫的御守文化,逐渐被摆在神社供奉,延生成了正仓开运猫,正仓开运猫主要可以帮助人民开运,招运,守运,转运,深受教徒崇敬。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连载:浮世与春梦 作者:刘达临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但是,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这种矛盾与统一首先表现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独立性方面。

  从历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权崩溃、明治维新开始后,日本进入了“文明开化”时期。在这个时期,日本按照11个世纪前全盘接受中国文化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文明,并取得了巨大的效果,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要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国的和外国的历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对日本文化起过作用,日本在变化,但是却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这种情况可以从日本社会的许多现象看出来。现在电视、空调、汽车、电脑、出国度假等已深深地渗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变得无可辨认了。尽管如此,在现代化的帷幕背后仍旧保留了许多属于日本本土文化的东西,从深层分析看,日本仍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例如,他们爱吃生冷的食物,比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颜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势力、家族意识和集团意识很强;民间信仰和巫术特盛;女子对男子的温顺和依赖;想发财,能发财,但发了财以后又不知所措;等等。

  这种矛盾与统一又表现在文化的输入与输出方面。

  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从7世纪的“大化革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较而言,中国在历史上就不太善于吸收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种优势,但是如果只注意输出而不重视输入,不重视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营养、不断地发展自己,那么这种优势也会走向反面。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向外推销自己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而且提出了战略性的口号,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说的“国际化”。在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90年代的一份统计资料说,由日本官方机构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项目,诸如邀请或派遣学者、留学生,开展大型文化活动等等,每年的经费预算为10亿日元。日本外务省所属的国际交流基金,鼓励、资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关的项目,例如国外的日语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学著作的研究、翻译和出版,或与此相关的文化活动。政府的这种大投入推销本国文化的举措收效显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誉世界,日本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有众多语种质量较好的译本,和这些举措是有密切关系的。

  还有一个矛盾统一的方面是日本旧时的官方文化和民间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论政府如何强调外来文化,可是民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时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汉语写作,但是妇女不这样,结果她们成为日本本土文学的先驱。

  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可以在政府准许、控制的许多地区的界线内随心所欲。在那里,男扮女装的演员、男性卖淫者、妓女、木版画家都能取悦于神。江户时代的城市民间文化,尤其在比较繁荣的17世纪,和这个狭小的享乐世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作家、音乐家、演员、画家都出入于或活跃于这个受官方蔑视、可是却深为平民所喜爱的“淫荡世界”。暴烈的娱乐和荒诞的色情在官方的严格控制下仍旧成为人们发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类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很小,对这个现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后,这种矛盾统一又表现在对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应该认为,总的说来,日本民族是一个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轻柔、温顺、礼貌而且温和”,他们是以“温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干巴巴的、生硬的理论思想”来表达他们自己的。和大多数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约束。例如,当两个人争论时,西方人往往生气地说:“你难道不明白我说的意思吗?”而如果是日本人,他会将怒火和不悦隐藏在礼貌的面具之下,说道:“你难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吗?”从总的看来,日本人比较宽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维持表面的和谐,冲突总是被一层温和的、礼貌的面纱所掩盖。

  这种文化现象当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现在男女的性问题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嫖妓,人们也讲究规矩,讲究礼貌,把最粗鄙的性动作用一层文雅的外衣遮盖起来,否则怕被别人看不起,而绝大多数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这方面,似乎和中国古人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视把这种态度形成一种外在的礼节,而且还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犷、暴烈的一面。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73684.html?fr=idnw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4-16
第4个回答  2020-01-18

日本文化的文化特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