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是怎么计算的

如题所述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是由荷载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相关关系间接确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它相于载荷试验时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上线性变形段内某一规定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不应超过该压力-变形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值。

扩展资料

地基承载力(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是地基土单位面积上随荷载增加所发挥的承载潜力,常用单位KPa,是评价地基稳定性的综合性用词。

应该指出,地基承载力是针对地基基础设计提出的为方便评价地基强度和稳定的实用性专业术语,不是土的基本性质指标。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

(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基承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2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看地层是什么性质,如果是粘性土地层,那么取原状样进行土工试验,求出压缩模量,查规范取值;如果是砂类土地层,那么根据标准贯入试验或者动力触探试验,记录数据,查规范取值。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扩展资料

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土单位面积上随荷载增加所发挥的承载潜力,常用单位KPa,是评价地基稳定性的综合性用词。应该指出,地基承载力是针对地基基础设计提出的为方便评价地基强度和稳定的实用性专业术语,不是土的基本性质指标。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基承载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15

8N-20为轻型触探仪公式,规范代用公式是R=(0.8×N-2)×9.8(其中,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N-轻型触探锤击数)。

动力触探分为轻型、重型以及超重型三个类型。目前承建单位一般使用轻型和重型。

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轻型触探仪设备比较轻便,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次数。

重型触探仪适用于各类土,是目前承建单位应用最为广泛的地基承载力测试方法。该方法是采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将触探头打入土中,记录打入10cm的锤击数,代用公式为y=35.96x+23.8( 其中,y-地基容许承载力Kpa,x-重型触探锤击数)。

承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里转借过来的概念,其本意是指地基的强度对建筑物负重的能力,现已演变为对发展的限制程度进行描述的最常用概念之一。生态学最早将此概念转引到本学科领域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3-24

动力触探仪器试验

1、动力触探仪器试验:指利用锤击功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地基中,根据打地基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地基层的变化,对地基层进行物理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层作出准确的工程地质检测分析。

2、动力触探仪器分为:轻型触探仪、重型触探仪及超重型触探仪三类:

轻型触探仪:PANDA轻型可变能量动力触探仪

重型触探仪:APAFOR®50多功能重型动力触探仪、APAFOR100重型动力触探仪

超重型触探仪:GRIZZLY履带车式重型动力触探系统

我们所选取的轻型触探仪适用于:砂土、粉土及粘性土地基检测,(一般要求土中不含碎、卵石)轻型触探仪设备轻便,操作简单,省人省力,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次数。

代用公式为:R=(0.8N-2)*10(R-地基容许承载力Kpa;N-轻型触探锤击数)
 
3、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方法及试验要点


(1)PANDA轻型动力触探仪符合法国压实度质量控制标准(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程序)——NF P 94-105;PANDA 设备符合法国官方校验标准规程(第70册,COFRAC,水务机构等)。

动力触探仪器试验


(2)首先开挖基础,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标高(或持力层),然后按基础样式合理布置探孔,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3)探孔设置:一般房屋,独立基础按基础每个基础都应布置探孔;条形基础一般按长度方向6-8m距离布置探孔,位置宜在外墙转角出、内外墙交接出、纵横墙交接处,但单栋房屋总探孔数不得少于6个。

(4)安装好探头和探杆,尽可能将探杆保持探杆垂直,然后将探杆向下锤击,锤击时应连续进行,锤击时会容易导致触探杆倾斜,需要特别注意,如果倾斜严重,需要重新检测,保持探杆垂直度。

(5)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锤击速率每分钟宜为15~30击,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在基底轻型触探仪试验记录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6)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7)触探深度要求

一般房屋:探孔深度不少于150cm

货物仓库:探孔深度不少于240cm

第4个回答  2017-07-08
轻型动力触探锤重10kg,计每贯入30cm锤击数。落距500mm,探头直径40mm,锥角60度。
每打入30公分的锤击数N
简易公式: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还可以用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f=fk+εbγ(b-3)+εdγο(d-0.5) 式中:
fk——垫层底面处软弱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kN/m2)
εb、εd——分别为基础宽度和埋深的承载力修正系数
b--基础宽度(m)
d——基础埋置深度(m)
γ--基底下底重度(kN/m3)
γ0——基底上底平均重度(kN/m3)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