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党员几人以上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正式党员几人以上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3人。

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五条 以村为基本单元设置党组织。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村,应当成立党支部;不足3人的,可以与邻近村联合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村,或者党员人数虽不足50人、确因工作需要的村,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

党员人数100人以上的村,根据工作需要,经县级地方党委批准,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下设若干党支部;村党的委员会受乡镇党委领导。

扩展资料:

党的基层组织党小组的主要任务:

1、组织党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和科学文化技术,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工作素质。

2、按照实际情况和需要,分配每个党员以一定的工作,具体地组织党员去实现党支部的决议,完成支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3、协助党支部做好对党员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接受党员的汇报,关心和了解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党支部汇报。反映党员的思想动态和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4、定期召开党小组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组织、督促党员按时参加党组织的有关活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党小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0

三人。

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又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支部。对党员在50人以上不足100人的,设立总支部委员会,下设若干支部委员会。

党员超过100人,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但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不设党的基层委员会,而设总支部委员会。

党务工作的基本业务主要大类有:党委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

需要负责的内容

一、负责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工作。办理管理区域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基层党组织的调整和落实;为外出流动党员办理流动党员证或党员证明信;接收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的外来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

二、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帮助指导工作。推动、帮助企业组建基层党组织;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工作中的各类政策咨询;受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提出的党内服务要求;帮助基层党组织做好企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及党员发展工作;为各类基层党组织,尤其是缺乏日常活动场地的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组织提供组织生活场地。

三、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收集选编党员教育参考资料和党员教育的经验案例供基层党组织选用,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党员教育方面的指导服务;根据需要做好基层党务干部培训;承办有关党课和形势政策报告会的组织服务工作。

四、负责区域党建信息网管理工作,做好信息更新、咨询事项的答复、网上基层支部生活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

五、负责党内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做好党内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及时更新数据;适时分析党内统计的各种数据,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为基层党组织提供党内统计资料服务;定期上报有关统计信息。

六、指导、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依照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七、组织开展志愿互助服务。整合区域内党员志愿者资源,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组建法律、求职、培训、帮困等方面咨询服务的平台,积极开展各种富有实效的党员为民服务活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党员志愿者提供服务。

八、做好党员就业指导。会同区就业管理部门,对下岗失业党员、流动党员进行就业方面指导,促进就业。

九、做好其他综合服务工作。党内各种报表、书籍、材料的发放;受理党员志愿者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登记推荐工作;党员教育基地及党内参观活动的代理服务。


扩展资料:

1.党的支部委员会委员的名额。党支部委员会的设置和职数,应根据支部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来确定,党员人数超过7名的,应设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不足7名的,只设书记1名,必要时可设副书记1名。支委人数不应超过或等于支部正式党员的半数,一般以3~7人为宜。支部委员会一般应从基层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党员骨干中选举产生。

2.支部委员会书记和委员的设立。一般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并根据支委名额的多少和实际需要,酌情设组织委员、纪律检查委员、宣传委员、保密委员、保卫委员、青年委员、统战工作委员。党员少的支部,也可设3名支委(一般设正、副书记和组织委员),或不设支委,只设正、副书记。支委名额少的支部,一个委员可以兼管几个委员的工作。

3.支部委员会的产生。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经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以后,应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不能采取由委员会协商分工的办法产生书记、副书记。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2年或3年,期满后应按时改选。委员如有缺额,应当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及时补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支部委员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12

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参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十条,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扩展资料

参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四条,乡镇应当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乡镇党委每届任期5年,由党员大会或者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参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五条,以村为基本单元设置党组织。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村,应当成立党支部;不足3人的,可以与邻近村联合成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超过50人的村,或者党员人数虽不足50人、确因工作需要的村,可以成立党的总支部。

党员人数100人以上的村,根据工作需要,经县级地方党委批准,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下设若干党支部;村党的委员会受乡镇党委领导。

村党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员人数500人以上的村党的委员会,经乡镇党委批准,可以由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参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十条,村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讨论和决定本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乡村振兴中的重要问题并及时向乡镇党委报告。需由村民委员会提请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情或者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重要事项,经村党组织研究讨论后,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

(三)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进农村基层协商,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领导村民委员会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加强指导和规范,支持和保证这些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各自章程履行职责。

(四)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严格组织生活,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负责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对村、组干部和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做好本村招才引智等工作。

(五)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经常了解群众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正当权利和利益,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

(六)领导本村的社会治理,做好本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宣传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生态环保、美丽村庄建设、民生保障、脱贫致富、民族宗教等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章程

参考资料来源: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6

第4个回答  2017-09-28
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单位,可以成立党支部。单位提出申请,报上级党委批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