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性别严重失衡,为什么男教师这么少?

近日,一张“厦门教师招聘资格复审名单”截图引发网友关注。网友质疑,进入该名单的男教师考分与女教师差距过大,有性别歧视之嫌。随后,尽管组织方就招聘背景和规则作出解释,但相关的讨论仍未停止。

教师行业更容易进入到大家视线,所以大家更容易看到男教师相对来说比较少。其实,别说男教师比较少,一定程度上老师都是缺的。从我身为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都不愿意去当老师,可见这个职业的辛苦。说说我作为女性,为啥不愿意去当老师,就能理解为什么男老师少。

按照道理来讲,老师是各大行业中间大家很喜欢的一个职业,因为老师有两个月的寒暑假,还过正常的周六周日,还有相对来说不低的工资,还发得很稳定。但老师有很辛苦的地方。

一、薪资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生存,只有先生存,才能说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如果都生存不下去,那这个行业还有什么吸引力。老师的工资说高,其实并不算很高,但是说低,也可能有人说老师的工资不算低,但算一算时薪老师的工资是很低的。不说其他,女老师可能也就刚刚够日常生活,而男老师还要负责养家糊口。这自然就不会吸引男老师。男老师干其他行业,赚钱比这个多。

二、时间

也许大家认为老师只是说在上课的那几个小时忙碌,但实际上,老师不仅要在课前备课,课中上课忙碌,课下还要批改作业,还有很多行政上的事情要做。有人说,老师上课就像在忙碌的杂事中见缝插针。由此可见,老师的忙碌并不在课堂上,而在课下。男老师有时候不喜欢这种繁琐的活,当老师绝对会变得唠叨,所以有些男生不想让自己的性格改变,且基本上24小时无休。


                                   

三、道德约束

有人说老师真的是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这句话虽然很粗糙,但是话糙理不糙,教师大家都把他捧得非常的高,认为它是一种非常高尚的职业,所以老师的在道德上的压力会非常的大。而实际上教师他是一个需要职业道德的行业,但是老师也是人,所以过高的,这样的道德约束就会让老师产生非常大的压力。大家不愿意选择这个行业,因为精神压力太大,我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不愿意从事教师行业,怕耽误学生。

男老师还有舆论上的压力,与女学生要保持合适的距离,不然会产生很不好的后果,所以男性自然会选择一个相对宽松的职业,不来当老师。

四、人际关系

复杂的人际关系,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主要还是老师和家长,老师和上级。现在的孩子们很难教,有时候有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而且有些家长还不是很懂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所以老师的沟通成本大大增加。加上现在老师很多事情都要管,疫情期间要负责上报体温、收集行程码等等琐碎的事情,让老师心力憔悴,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来当老师。男生有这样的忙碌,在其他行业能够赚更多的钱,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所以,珍惜现在的好老师们吧,因为好老师真的付出太多了。大家看看张桂梅校长的付出,就知道一位好老师对大家的影响有多大。所以,和老师沟通的时候,多一些理解。无论是男老师还是女老师,只要对孩子负责,就是好老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02

中小学教师性别严重失衡,为什么男教师这么少?

首先,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待遇问题。教师虽然有任何行业都没有的寒暑假,但是教师的薪资整体不高,受传统观念影响,女性在养家糊口的责任上被弱化,更多的是顾家育儿,所以女教师的数量逐渐增多。与此相对的是,男教师越来越少。

其次,教师的工资是与职称直接挂钩的。年轻教师进入教师行业后,需要熬工龄,熬资历,工资才能上涨,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痛苦的过程。对于二三十岁的青年教师而言,面临的是买房买车结婚的问题,而教师职业的几千块工资不足以让男教师成家立业,所以大部分男性更多的会选择金融、IT等高薪领域。从这个方面来说,男性不当教师,是一个主动选择,属于市场行为。

最后,教师社会地位越来越低,尤其是现在社会出生率下降,很多小孩都属于独生子女,父母都是捧在手心里,老师管理更是畏首畏尾。有教师表示,以前和别人提起职业总有一种崇高感,现在提起自己的职业却总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第2个回答  2022-06-02

首先从源头上说,现在读教师相关专业的男生就很少,以前看过一个报道,说是统计的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研究生人数,其中女硕士有二百多人,男硕士只有区区不到三十人,本科生中女的八百多,男的不到七十人,像其他的山东师范大学什么的也存在这种阴盛阳衰的现象。究其原因,无非就这么几点,一是社会认同感太低了,别人问你干啥工作的?你说小学老师,哦,哄孩子的啊,童心未泯啊,这多尴尬,就像幼师这个行业一样,很少有男的涉足。二是工资低啊,小学老师,如果你是刚入行的,基本上挣不够自己吃,而且工资最近两年才开始涨,搁以前平均工资也就两三千的样子,现在教书的小学男老师基本上都是以前就工作的,新进的人很少很少。三是熬不出头啊,随便在企业或者单位干个小员工,一般十年八年也熬成个科长啥的了,这小学男教师呢?十年八年能是个年级主任就了不起了,想要熬到校长那位置?等着吧。这行基本上前十五年二十年都处于积累过程,然后你就过时了,没发展了,职业成长阶梯太长了。最后跟这个工作的性质有关了,当老师太累了,是太太太累了,讲课改作业就不说了,平时还要写个备课笔记,业务学习心得啥的,要是当个班主任,半条命都得搭在里面,哪有心思照顾家庭啊,挣的少,干的多,又没地位,没前途,你说谁还想干这个?事实上是整个教育系统的男老师都在减少,当然培训机构远程教育这些要除外。幼儿园和小学的男老师简直是珍惜动物,初中高中状况稍微好一些,曾经男老师最多的大学现在男女性别比例也不容乐观。拿我所在学校的学院来说,40岁以下的老师中没有一个男性,男教师基本都是50岁左右。这意味着现在教师这个职业对男性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想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这个行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薪水缺乏竞争力。大部分的男性仍然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光凭教师的薪水,买房买车压力都非常大。所以,我们会发现通常私立学校的男性会比公立学校略多,这就是因为对于男老师而言稳定不是最重要的,发展前景和收入才是关键。其次,说小学男老师越来越少了。答主原本还诧异,感觉男老师就没多过啊。不过实际上和从前相比,主要是因为很久以前女性的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于男性,所以学校很多都是男老师。而现在不同了,女性大多受教育程度很高,而且家长对于女孩子的传统想法就是找份稳定的工作。教师和公务员这种有编制的都属于铁饭碗,自然是首选咯。所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老师,男老师的比例自然而然的就降低了呗~我们也可以从师范院校和教育学专业的男女比例看出这一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小学老师需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通常来说女老师比男老师更符合这些特点。这就和医院的护士多数为女性一样,的这种职业所具有的特性。很多男性在与孩子相处这一方面是天然弱势,所以当小学老师并不合适。初中和高中的男老师相对较多,是因为那时候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青少年,相对来说可以更好的引导他们。再说,你们真觉得小学男老师好找对象么?这才是重点!

第3个回答  2022-06-02

教师性别结构失衡是包括教育评价、社会观念、学校管理、经济社会发展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据报道数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报告数据,全国高中、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女性教师占比分别为54.37%、57.8%、70.02%,学前阶段这一比例更是高达近98%。部分地区和学校女教师的比例远高于上述总体比例,不少小学只有清一色的女教师。与20年前相比,各学段男教师都减少了近20%,且近几年新入职教师中,女性教师数量超过男性教师的状况还在发展且加剧。储朝晖指出,需要从源头上改进整体教育评价,激发男性优势潜能发挥,在师范院校招生环节应根据需要确定合理的男女招生比例,改进培养机制。

教师是中产阶层收入较高的群体,工作环境好,每年还有三四个月的带薪休假福利,是白领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中小学教师入门,基本上凭考试,而这类考试女性分数轻松超过男性,特别是语言类科目(语文、英语)。所以,女教师比男教师多很多。不过,到了大学,这种情况就发生改变。大学教师录用,一个是靠导师推荐,一个是看论文、看著作,不再用考试的办法,这时男性的优势就出来了。

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认为需要多措并举,从整个过程和系统上解决男性愿意当教师、能当好教师等一系列问题。尤其需要建立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教师管理与评价机制,让男女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所长,能够收获成就感与荣誉感,从而激励更多优秀男性当教师。

也有人认为没有什么关系,没必要一定要追求性别比例平衡,教学工作是不管男老师还是女老师都能做且能做好的,谁能把学生教好带好、谁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干好,谁就是合格的好老师。当一个优秀的女老师和一个差一些的男老师来应聘,就算学校全是女老师,都应该聘用那个优秀的女老师。

基层学校为什么一定需要保证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师,甚至在招不到人的情况下不惜降低录用要求?其实是因为体制内外的劳保待遇差别,导致不少女性是奔着“生孩子”考取的相关岗位,学校要保证可用的人手在一定范围内,就只能提升男性教师比重。 这事再往下说,无非就是社会保障机制对于家庭扶养的辅助不到位,尤其是对于职业女性不友好。



归根结底,社会意识、社会现实和社会机制三者错位了。社会意识的基础打得好,社会现实中女性劳动参与率也高,但社会机制没跟上,导致职业女性两面受伤。

教师其实是个好职业,但是再好的职业也是兴趣的选择,没兴趣的自然不会选,兴趣的源点也是教育,师范教育及更早的初高中教育有没有让男孩子们喜欢上教师这个职业,提起他们当老师的兴趣很重要。很对女孩子们选择教师职业有心理因素,也有周边环境因素,大多数家里人都会劝女儿们去当教师,所以也不尽然全是女孩子们的兴趣。

教师这份职业被人们称为“铁饭碗”,如果能够成为一名老师,意味着拥有一份十分稳定的工作,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家人会感到很自豪。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虽然男教师和女教师的工作内容都一样,但性别严重失衡之后,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比如会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也会影响教师之间的合作。

个人认为,教师性别失衡,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尤其是小学生,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性别观念,学校当中缺少男教师,会影响学生性别角色定位和品格发展。

所以说这个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各个地区也在不断提出解决办法,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因为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很多男性不愿意成为教师。

第4个回答  2022-06-02

近年来中小学男教师占比越来越低,教育部2020年统计数据显示:小学29.98%,初中42.20%,高中45.26%。有人说,除了小学男教师占比偏少以外,初中和高中的比例不能说过低吧。确实仅仅看数据还说得过去,但要知道这数据背后的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小学男教师年龄普遍偏大。

每年中小学招聘的新教师,假如有一二个男教师,那是“大熊猫”式的珍贵了,不少学校清一色是“娘子军”。应该说,现在中小学年轻的男教师比例在逐年下降,一旦一批老的男教师退休,估计这个数据就会很难看了。中小学吸引不了小伙子们到学校从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小伙子们不愿到学校做教师呢?网络上好事者归纳三大原因:一是工资待遇低,教师工资待遇低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也常被人们提及。二是现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在繁琐,而且还随时潜伏着风险。三是小伙子在学校做教师没有职业上升的空间。这三大原因导致小伙子们不愿做“孩子王”。

在我看来,这三大因素根本不是男教师越来越少的主因,甚至和这三大因素关系都大不。先说工资待遇低的问题。确实教师工资待遇一度非常低,但近年来提升的幅度有目共睹,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教师工资比其他一般性行业都要高,但即使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男教师依然是偏少的。

再说工作量的问题。教师工作也应该是比较辛苦的,特别是现在落实“双减”实施“课后服务”后,教师们的工作量普遍加大,但这些工作量和其他行业的人相比,是不是远超其他行业的工作量?不一定!现在的学生难教,现在的家长难缠,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从事哪个行业会是一帆风顺的?磕磕碰碰任何行业都会有吧。

第三说没有职业上升的空间问题。有人说,做教师能够走上行政岗位的很少,即使走上了无非就是做个教导主任一类的角色,做校长的很少……这个根本不叫说辞了。哪个行业有那么多的官位供你坐?能晋升到一定程度的人本来就是极少数。试问,不少本科毕业生进入企业、进入公务员队伍,最终有多少人获得了晋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