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在银行存款,是存定期一年的好,还是存定期三年以上的好?为什么?

如题所述

老年人去银行存款,到底是存一年还是三年以上。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各有各的好处。需要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适合你的就是最好得。

1、二者在利息的差别。

定期存款中,一年期和三年的利率差别很大。2021年底,有些银行为吸引客户,把三年期的利率提高,同样的钱,三年存下来的利息可能会比一年的多出不少。从收益的角度来说,定期存三年肯定比一年一年的存合算。但是定期存三年的弊病是这三年的钱不能动,一旦取出来就会按活期存款利率算,损失比较大。而一年的时间比较短,不会有这些问题困扰。

二、老年人是特殊群体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挣钱的能力越来越弱。很多人是靠退休工资或者是年轻时候的存蓄来养老。并且年纪一大了,身体状况也越来越不好,难免有病病灾灾,这就需要花钱看病。如果把钱存成三年期,遇到急用钱的时候,只能按活期利息结算。这样看起来存三年还不如存一年合适。所以说老年人为了挣利息,可以存三年,但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三、老年人如何存钱?

老年人可以把手头的闲钱分成三份,分别存为一年、二年、三年。当第一个一年到期的时候,可以转存为三年。依次循环。可以保证每年有利息收入,关键时刻手头还有钱。到第三个年头就可以享受高利息。也可以把钱分成多笔存,数额不等,遇到急事需要多少取多少,不会破坏全部的利息。

定期存款是最适合老年人的理财方法,没有任何风险,并且可以随时需要随时取。老年人上了年纪记忆力减退,并且有时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老年人可以把自己的密码记在本子上或者把存折交给孩子,也可以告诉孩子存折放在哪里。避免到时孩子们不知道钱在哪里存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2

老年人如果存款金额不多最好存一年期,如果钱比较多,存款金额较大,可以分开存款,一部分存一年期,一部分存三年期。因为老年人一般身体都比较差,大部分老人都有基础疾病,而自己的这部分存款就是他们的救命钱。现在很多老人自己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即使自己因为生病等其他原因需要用钱,也不愿意向子女要钱,他们一般平时会省吃俭用攒下一笔钱以便自己有需要时应急用。

一年期存款缺点是利率较低,优点是流动性更好因为存期短,流动性自然更强,存款一年到期后,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需不需要再续存。如果老人在这一年内发生一些原因需要用钱,存款到期后就可以直接取出使用,如果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不急需用钱,就可以继续存款。三年期存款利率相对一年期利率要高不少,但其存取时间需要三年一个周期才能获得高利息,如果中途取款,将按活期利率计算,这样对于急需用钱的老年人来说是不划算的。

当然如果老年人经济基础雄厚,可以存一部分一年期的以作为应急资金,其他部分可以存作三年期,这样即使临时需要用钱,也可以等一年期到期后取出使用,也可以提前支取一年期存款,而三年期存款可以继续续存,这样临时需要用钱,提前支取的利息损失可以降到最低。

所以老年人存款方法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存取。但是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衰退,以多种方式灵活存款对他们来说会产生存款到期后记不住而担误续存的情况,这样对利息也是一种损失。这时作为老年人的子女就应该帮助老人来管理这些存款,等到期或者需要提前支取时陪老人一起到银行办理相关手续,或者随时提醒老人不要错过正常存取时间。

第2个回答  2022-01-12
存定期三年以上的好。因为存三年以上的收益更好一些。
第3个回答  2022-01-15
个人觉得存一年就行,毕竟年龄大了,可能急用钱的时候比较多。
第4个回答  2022-01-12
我觉得存定期三年以上比较好,因为这样的利率会比较高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