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第二人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9

1. 以第二人称写的作文

芬 香 永 存

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

妈,你走后我变乖了。为了纪念您,我变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扫得干干净净;把物品放得整整齐齐;把家具擦得闪闪发亮。一切都像您从前为家里做的一样,就像您从未离开;以前您爱唠叨我乱放东西,说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得改掉。每次我总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娇说有妈在我怕什么。您在世的时候怎么也没办法改掉这坏习惯,总爱依赖您,现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这坏习惯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变得这么乖,该有多高兴啊,是吗,妈?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听到,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

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她那样温柔,我时常检查妹妹的作业、考勤情况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听话,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总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嘴惹您心烦,也许您不知道,连邻家的九大娘都四处夸我们两姐妹听话懂事,还说要她的二狗娃以我俩为榜样别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妈,您听到了吗?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

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为纪念您,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呀。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儿女孩子的味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一点再说。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很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再在身边,您却看不到了。妈,我多想您能看到。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

这一封发往天堂的信能在40多万高考作文卷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两个特点: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听到了作者的心碎裂的声音,也看到了一个在经历失恃之痛后突然长大了的坚强的主人公形象。作者撷取三个小材料勾勒成文,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母亲走了,作者生活中赖以依靠的那棵树倒了,于是自己便长成了一棵树。文贵情真,这篇作文为此提供了一个范例。

2. 怎么写第二人称作文

其实你可以在作文书上找一篇文章 然后将里面所有的她(他、它)都变成你,还有这个事物的名字变成你。。。。。就可以了,可以吗???例如: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特点,我爱四季,但我更爱春天。春天的花园,万紫千红。一朵朵花儿散发出浓郁的香味,使人神清气爽,一朵朵花儿争香斗艳,为这个世界增添欢乐。蝴蝶、蜜蜂在翩翩起舞,乍一看,真分不清哪是一只只蝴蝶,哪是一朵朵鲜花。我爱迷人的春天!

改后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特点,我爱四季,但我更爱你——春天。在你的花园,万紫千红。一朵朵花儿散发出浓郁的香味,使人神清气爽,一朵朵花儿争香斗艳,为这个世界增添欢乐。蝴蝶、蜜蜂在翩翩起舞,乍一看,真分不清哪是一只只蝴蝶,哪是一朵朵鲜花。我爱你,迷人的春天!

我新手啊!可以的话,,给点分~~~

谢谢啦

3. 以第二人称写的作文开头

风流人物故事——孟轲

两千年前,太史公司马迁读《孟子》,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遂废书而叹。老先生所叹者,是以为利乃乱之始也。两千年后,我读《孟子》,也不禁废书而叹。我所叹者,是前贤亚圣孟子身上的那股咄咄逼人的英武之气和沛然淋漓的阳刚之气。人说:大哉孔子!我则想说:英哉孟子!天地间一伟丈夫,真男人也。

读《论语》与读《孟子》,感受迥然有别。前者循循善诱,吉光片羽,如雨露之养,时风之化,是典型的温柔敦厚的儒雅风范;而后者口若悬河,滔滔汩汩,其势不可当,“其锋不可犯”(苏洵),雄辩无碍,一泻千里。孔子更多的时候是教育自己的三千弟子,故心平气和,大言炎炎,诲人不倦,在人们眼里是一个“至圣先师”、蔼然仁者。孟子更多的是向不可一世的君王陈说自己的为政之道,故尔常常踔厉风发、意态亢昂,有时甚至带有火气,言辞犀利,显露出十足的刚直不阿、磊落恢弘的大思想家的个性,有一种睥睨王者的人格风范和精神气度。尽管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诸侯为争霸天下,莫不纷纷采取功利主义的攻伐之术,以为孟子的“仁政”治国方略“迂远而阔于事情”,也即见效太慢而不肯采纳,但在孟子义正辞严的强大思想攻势下,不能不一时心悦诚服。而孟子并不为了让君王接受自己的政见而屈尊阿附,他无意于取媚讨欢,弄个一官半职干干。他不仅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反而常常直刺君王的痛处,陷这些愚不可及的家伙们于尴尬难堪的境地,不得不“王顾左右而言他”。每读书至这样的段落,便情不自禁再三嗟叹:孟子孟子,何其智勇!孔老夫子曾批评他的学生子路过于勇,而他的嫡传弟子孟轲,其勇较之于子路则更胜一筹。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不讲勇,但是,勇,实在该是男人的本色啊!

不知怎么回事,一提起文人书生,就是一副文弱、寒酸、迂阔的窝囊相,让人“不足观”,不大瞧得起。然而,在文人老祖宗孟子身上能寻出半点窝囊的影子吗?他若知道后世文人把自身形象糟蹋成那种样子,肯定会怒发冲冠,大骂子孙不肖的。孟子实在是为后辈文人树立了刚直英武的楷模。男人的形象不只让剑客游侠武装专美,文人亦男人也。《孟子》中记载,一次,孟子要去朝见齐王,齐王正好派人对孟子说:“寡人本应去拜访你,但不巧感冒了,怕风吹,如果你能来朝,我可以接见你。”孟子一听这话,反而不想去了,于是回答说:“刚好我也病了,不能上朝见王。”第二天,孟子却到东郭大夫家吊丧。公孙丑说:“你昨天托辞有病,今天却去吊丧,这样不太好吧?”孟子理直气壮地说:“昨天病了,可今天好了,为什么不能去吊丧?”以臣子的身份公然与君王较劲,没有一身的正气、骨气、胆气是不行的。孟子曾引一位勇士的话说道:“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都是男人,谁怕谁呀!又有一次,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一个人想替齐王挽留孟子,便大模大样端坐着跟孟子说话,孟子不理他,趴在几上装睡,那人很不高兴,孟子就坦率地教训他:对一个年长的老头子应该懂得礼数!在孟子看来,一些峨冠博带的君王,只不过是贪财、好色的草包蠢货,或者是率兽食人的独夫民贼,哪里值得老百姓仰望尊敬?!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英雄气概,溢于言表。孔子制定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礼数,孟子并未昏愚地全盘接受,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他遗世独立,傲岸宏达,凛然不可侵犯,完全不把一些平庸的君王放在眼里。

相对于孔子的“君子”学说,孟子给中国传统文化人格增添了一个意义深远的概念: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丈夫者,男子汉也;大者,巍巍乎崇高也,“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一怒而天下惧并非真正的大丈夫,蛮勇斗狠、奸诈残忍、蝇营狗苟、见利忘义之徒更难望大丈夫项背。真正的大丈夫是光明磊落的人,是意志坚定的人,是富有仁德的人,是胸怀宽广的人。大丈夫人格的获得,孟子有一秘诀:善养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他说这种“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这是一种崇高刚强的正气,一种不可势压利诱的骨气,一种超迈雄放的豪气,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气,一种宏毅坚定的志气。孟子这一特点,是他的精神导师孔子所不及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孟子有些英气。”近人林语堂说:“我们读孟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孟子尝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苦心孤诣的教诲,一直使得后代文人们进退有据。不管身在魏阙,还是远处江湖,都不应失去了做人的立身根本,培养浩然正气。孟子身上那种有棱角、有个性的哲人风采、英俊气度、男人本色,成为一条汲之不尽的文化源泉,更行更远还生。

4. 怎样用第二人称写作文

其实用第二人称作文与第人称、第三人称差不多,只要掌握了其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就不会感到困难了.\x0d师:好的.用第二人称作文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认真审题.首先,作文的主体应该是第二人称“你”,而不能是第一人称“我”或是第三人称“他”.\x0d师:还是以“你的泪光”为例吧,如果文中写成“你的眼泪因我而流”,那么主体就是第二人称“你”,如果写成“我让你流出眼泪”,那么主体就是第一人称“我”.\x0d生;哦,我明白了,作文的时候无论出现“你”“我”“他”,都无关紧要,只要“你”在文章中占主导位置就就可以了.\x0d师:对的,你悟性不错,就是这个意思.\x0d生:哎呀,我这次作文忽略了审题,全文都是写成了我让妈妈流泪,只是最后才把妈妈换成了第二人称“你”.所以老师给判了个不及格.\x0d师:其次,在审题过程中对“你”的理解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这里教给你一种审题的思维方法,就是多元思维法.\x0d师: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题进行思考.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侧面的,我们可以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的角度认识它,这就是多元思维,也叫开放思维.比如对“你”如果从人称的角度入手,“你”既可以是指具体的某一个人,包括身边的人,近到老师、家长、同学,远到国家领导人各界名人,也可以是古代和近代的历史人物,或者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等等.如果从某种动物或者植物入手,“你”可以是鸟类,包括杜鹃、啄木鸟、喜鹊,也可以是虫类,包括蚯蚓、蜜蜂、蜻蜓,我们可以采用拟人手法,借它的泪光写某种社会现象,反映社会中的一些问题.\x0d再如对“泪光”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既或是喜悦的或是悲伤的,既或是激动的或是感怀的,既或是愤慨的或是悔恨的……换一个角度,就会出现新的境界、新的立意.\x0d生:哦,我明白了,采用多元思维法审题,作文就会像你经常讲的,呈现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景象.\x0d师:对的,作文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在今后的作文中要注重多加训练.以上是我讲的第一点,就是关于第二人称作文的审题.下面我想与你谈谈第二点,就是第二人称作文的抒情.\x0d师:用第二人称作文,我们可以设想对方“你”仿佛站在自己的面前,我们可以面对面的和“你”交流心曲,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具有浓厚的抒 *** 彩和亲切感.这就是第二人\x0d称作文最大的优势.因此,在用第二人称作文就要学会多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情打动读者.\x0d师:第三点,要注意的是在用第二人称作文的时候,对“你”的心理描写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用“你心想”、“你以为”之类的词,要靠“你”“自白”,或是自己对“你”的猜想.因为“你”的心理活动只有“你”说出,作者说出就会失真,不合乎生活的逻辑.\x0d生:哎呀,这次作文我就犯这种错误,我在描写妈妈的心理的时候,也用了“你想”之类的词.\x0d师:以上我讲了关于第二人称作文应当注意的三点,希望你在今后作文中要注意把握.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今年山东省的高考作文题,正好它也是第二人称,希望你将上面我讲的几点“活学活用”哟.\x0d生:哈,太好了.\x0d师:今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是“这世界需要你”.这个题目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有“这世界”、“需要”、“你”三个要素.在作文时,你可以从各个要素下手,不断问自己这们几个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你?”题目中这两个要素是需要弄清楚的.至于“你”到底是什么的确立,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作文的高下.下面你请你说说对“你”的审题吧.\x0d生:好的.我认为对“你”的确立,第一个角度是写人物,这里的“你”可以是一个人,一类人,如父爱、母爱、老师、农民工、坚守在第一线的工人.\x0d生:第二个角度是写景物.比如写“这世界需要你——青松”,写出“大雪压青松,轻松挺且直”不畏惧、不屈服的坚韧品质正是当今世界所需要的.又如还可以写蓝天、绿地等,可与环保等话题结合起来.\x0d生:写动物.比如写这世界需要你——濒临灭绝的生物,如大熊猫,通过通过分析这世界需要你——大熊猫,启发人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共享一片蓝天,共有一个家园.呼吁人们重视环境保护,保护野生动物,从自我做起.\x0d师:嗯,这个角度也不错,可以写得有新意.\x0d生:那第四个角度就是写精神.写善良、友谊、诚信、良知、责任、坚守,信仰等,突出写这世界需要良好精神的维护,需要一种精神追求,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等.\x0d师:这一角度不仅能写出新意,而且还能写出深意.你很聪明,对这个题目审得很好.\x0d师:希望你在今后的作文中多运用这种方法审题,写出更多的优秀作文来.。

5. 求一篇第二人称的作文

时间似沙漏慢慢流逝了,童年的大门已徐徐向我关闭。回忆往事,有苦有乐.有开心.有难过。。但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那天,我坐公车去外婆家,坐车的人特别多,我在人群中“挣扎”了很久,终于争取到了一个座位,像灌满铅的两条腿也轻松了许多。我看着窗外的风景心情也跟着畅快了。就在这时汽车靠站了,上来了一位抱着婴儿的阿姨,怀里的婴儿还在哇哇的哭,阿姨还哄着说:“乖不哭”。售票员说道:“谁可以给这位抱小孩的让个坐?”我本想让个坐的,但是一想刚才站在人群中被挤的滋味。..我正犹豫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站了起来“来!到我这来吧!”老爷爷站起来时明显站的不大稳,阿姨看老爷爷年纪大就说:“您坐吧,我站会儿就行了”。但在老爷爷的再三劝说下,阿姨只好硬着头皮坐下了。我记得很清楚,那位老爷爷穿着一身已经过时的深绿色的旧军装,旧皮鞋上的黑皮也掉了好几块。我马上站起来给那位老爷爷让了坐,最令我没想到的是老爷爷竟然还对我说了句“谢谢”,这虽然只有两个字但让我很惭愧,我下了车,觉得自己太不应该了。

现在回想起这件事,让我很是惭愧,我是一名少先队员,为什么没有给那位抱孩子阿姨让座啊!老师不是常教导要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吗?那天晚上,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教育我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坏事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事小就不做。小小的让座可能反映一个人的品德。

我从这件难忘的小事中悟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多做好人好事。转眼间,童年的大门已徐徐向我关闭。回忆往事,有苦有乐,有开心,有生气……但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