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雨表达相思的诗句

如题所述

用雨表达相思的诗句如下:

1、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咛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赏析:

惠洪言情,之所以真挚贴切、哀婉动人,首先是善于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准确体察离人的心境,因而感同身受,悲如己出,能够委曲尽致地代抒离人的愁思,不愧为黄庭坚的忘年知己。

加以善于捕捉初感,选材多是新离乍别的典型情景,能够造成创深痛巨、记忆犹新的强烈印象。并且又善于利用艺术空白,以虚见实,苦乐相形,容易调动人生的共同体验,激起情感的共鸣,因而大大增强了审美情趣。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赏析:

“君问归期未有期”,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的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何当”二字,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地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在情意上,与前两句,似断非断。“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文意反而曲折深厚。如果说,前一句“巴山夜雨”是以景写情,那么这一句的“巴山夜雨”却是以情写景。

“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友情。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不断起伏、跳跃,但是通篇的情感色调又是和谐、统一的。

3、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赏析:

”难怪春愁细细添”。风雨凄迷中最是容易自怜。尤其是一人独处,怀思之情便难免。而南这浓重的愁情而致似梦非梦的幻觉生起了。词人喃喃自语着,那过去了的事已记不分明了。这种愁绪就像一场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跑步,因为起点便是终点。

也像是梦,醒来时分明觉得梦是真的,而再真实的梦也不过只是场梦罢了,与现实永远隔着一重甚至多重的帘。帘里帘外,有的人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是一种朦胧恍惚的境界,也从中流露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惆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5-16

用雨表达相思的诗句如下:

1.相思只在雨油油,等不到黄菊飘香。——纳兰性德《菩萨蛮·闲郎沉思独秉烛》

赏析:这句话用两种具体的意象,塑造了相思的深刻内涵。形象的描绘,使得抽象的“相思”变得更加真实、鲜活,令人感同身受。

黄菊花开的描绘,也流露了诗人对于爱情美好境界的向往和期待,带有浪漫、唯美的情怀,丰富了整首诗歌的情感内涵。这句话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对雨的思念有如一滴滴眼泪,不断地滴落,打湿了我的心田。——张爱玲《倾城之恋》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雨的思念之情,将思念和雨水的情感联系在一起。雨水常常代表着人们的思念和感伤,在这句话中,通过热烈的描写,表明思念的情感状态无法抑制,如同一滴滴眼泪不断滴落,滴落在内心深处,湿润了思维的田园。

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交融,使得诗句更加地生动、形象,并且增强了人情的亲近感和共鸣力,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意象化表达手法。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赏析:这句话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杜甫诗中经典的名句之一。第一句是问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期的不确定和渴望,体现了游子久别家乡,思念弥漫的心情。第二句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来形容大自然的景象,暗示了离家漂泊的孤苦无依,和一腔思乡之情,深沉而悠远。

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更加突显出情感的深刻和广阔。整个句子表现了诗人爱国精神,以及对离乡背井的思念和惋惜之情。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复杂多层次的情感,诠释了诗歌“壮志凌云”的价值追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