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识——用电安全

如题所述

生活常识——用电安全

电发明至今,为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与此同时,电也带了很多灾难事故。每年因为触电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不断攀升。

引起电击伤亡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安装和维修电器、电线不按规程操作;另一方面是意外事故中电线折断落到人体及雷雨时大树下躲雨或用铁柄伞而被闪电击中引起电击伤亡。

以下知识点需要大家进行掌握。

1.一般情况下:36V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电压;但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安全电压降低至24V,甚至12V以下。

2.发生电气火灾后,要选用不导电的灭火器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3.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要盲目上前拖拽触电者,电源与触电者未分离的情况下接触触电者施救者极易触电倒地。正确的做法是先用绝缘体如干燥的木棒挑开电源,再进行施救。

4.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地线一般与埋在地下的金属板相连)。

5.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以防触电,正确使用试电笔时,手应该按住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当试电笔测火线时,火线、试电笔、人体、大地将形成一个回路,试电笔和人体均有电流通过,但是因为试电笔电阻很大,导致最终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这个电流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6.我国家庭电路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一般1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人会感觉发麻。电流不超过10毫安时,人自己可以摆脱电源,不致造成事故。当电流在20到25毫安时,会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肌肉剧烈收缩,自己无法摆脱电源,有生命危险,会造成触电事故。如果电流达到100毫安时,很短时间就会使人窒息,造成死亡。一般来说,触电电流强度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

7.家用电器在使用时,家用电器应当并联接入电路。

8.保险丝的作用是在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的时候,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保护电路安全运行,家用保险丝常用铅锑合金制成,铜丝的电阻率小,且不易熔断,不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因此禁止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9.度即千瓦时,符号为kW·h,功率为1000瓦的设备工作一小时的耗电量为1度。功率为200瓦的液晶电视机工作约5小时的耗电量为1度。

10.每个插座都有额定电压和电流,当插座上所插电器的总功率大于插座最大能承受的功率时,插座就属于超负荷运载,从而引发线路故障甚至火灾等严重事故。应按照产品铭牌上额定电常数规定和注意措施,进行插接线路。

11.不能在高压线旁边放风筝或者钓鱼,高压线的电压很高,在其旁边钓鱼或放风筝,风筝线或鱼线容易挂到高压线上,很有可能会导电,使得钓鱼或放风筝的人触电。

12.不用的电器要关闭电源而不是选择待机,待机状态可以通过遥控器直接开机,而关闭电源则要重新开启电源才可以开机。普通电视待机状态下会每小时消耗3-5瓦的电量,长期待机的电器,使用寿命明显缩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