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校的老师都更喜欢成绩好的学生,有时候甚至是讨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恨铁不成钢那种),这样对吗?

教师应不应该用成绩好坏在态度上,喜爱程度上区别对待学生?

为什么老师普遍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差生就很讨厌吗?

从老师角度看,希望所有学生都是优秀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学生的成绩体现了老师的劳动成果,甚至与收入挂钩,但这是不可能的,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齐呢。从学生角度看,没有哪个学生不想努力学习,不希望取得优异成绩,但各种差异的存在,这样的事也是不可能的。于是,老师的希望与学生的表现出现了反差,老师有怨气,学生有牢骚,矛盾激化了,师生对立,事件频发,社会震动,人们的目光一次又一次的关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老师的师德师风问题。

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不是被老师讨厌,而是相对于爱学习的学生而言,老师或多或少地就有点喜欢不起来。这是老实话。老师也是人,凡人都有情感倾向。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讲得精疲力竭,你却充耳不闻,即不想听课,也不完成作业。而且还在课堂上惹事生非,扰乱课堂纪律。换作你是老师,你能喜欢他吗?

老师在课堂上就是要完成教材教学任务,他的终极任务决定了他更喜欢热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整齐发展那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课堂教学实践中那是不可能的。随着孩子们的长大,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们的差距开始出现,并且越来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升入顶级大学的毕竟是少数人的原因了。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老师首先是人,所以爱人类,包括学习差的学生也是人嘛。但是,老师又是人类中更较有文化有知识的一群,那他们对学习好的学生更多一点偏爱,是人以群分的具体体现。同样,像我这样学习中下游的,就不会对班上学习好的同学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朋友也是些学习中游或下游的同学。

天下事理也不是只以学习为主要衡量的,有些学生即使学习中等,但三观契合度高,干活特点,身体健康,体育文艺文学特项,等等方面,有共同爱好的,也可以作为人以群分的主要衡量的。只不过学生以学习为主。

在老师眼里,每个学生等同于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自己的孩子还上心。君不见,很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的孩子并不出色,那是因为,他们都把自己的精力和耐心都献给了自己的学生,把疲惫,烦躁的坏情绪都留给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耗费时间最长的就是差生,消耗更多老师们的耐性和精力,如果这老师家里还有个一样不省心的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2
我觉得这样做是不对 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 与缺点,成绩不是考核学生的唯一指标 ,不能用分数来决定 一切,新时代下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2个回答  2020-11-02
这样是不对的,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成绩的好坏而有所区别。
第3个回答  2020-11-02
不管那一种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语言上表里而一。不带任何色彩。
第4个回答  2020-11-02
这是人的本性呀,你是老师也会喜欢学习好又听话的学生,调皮捣蛋的肯定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