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导引术健身气功的口令是什么?

如题所述

1、起势:百会穴上领、抬掌时劳宫穴、按掌时下丹田

两脚并拢调正身,呼吸均匀细长深,

目视前方身放松,气沉丹田心安稳。

跨步调身肩下沉,旋腕前抬微提踵,

翻掌下按趾抓地,旋腕前推意掌心。


2、第一式-挽弓:伸臂时,手太阴肺经:(肩内侧)中府穴—(肘窝)尺泽穴—(拇指端)少商穴转掌斜向缓慢伸,屈肘立掌到云门,

扩胸开掌再合拢,转身抻臂不停顿。

一手翻掌向前抻,一手后拉同顶髋,抬头目视前上方,放松四肢调正身。

3、第二式-引背:拱背时,手阳明大肠经:(食指端)商阳穴—(肘外侧)曲池穴—(鼻翼两侧)迎香穴

    旋臂插掌慢躬身,掌背相对提脚跟,

    两手摩肋身转动,两臂外摆向前伸。

    后座拱背单腿蹲,起身下按显神韵,

    双目随动远近看,脚步收回莫用劲。

    4、第三式-凫浴:两臂下落时,足阳明胃经:(面部)承泣穴—(腹侧)天枢穴—(胫骨外侧)足三里—(趾端)历兑穴

    跨脚并步两腿蹲,两手平摆再顶髋,

    掌心相对似抱球,以腰带臂再转身。

    头往上顶臂上伸,两手下落肩下沉,

    意循胃经走一遍,真气充盈调根本。

5、第四式-龙登:两掌上举时,足太阴脾经:(大趾)隐白穴—(膝关节内侧)阴陵泉穴—(腋下)大包穴

提掌斜插腿全蹲,抻臂屈肘并掌根,

目观莲花缓慢起,两手上托两臂伸。

下颏内收视下方,掌根用力提脚跟,

两手下按翻双掌,点按大包需停顿。


6、第五式-鸟伸:侧摆臂时,手少阴心经:(腋下)极泉穴—(肘)少海穴—(小指端)少冲穴

两臂内旋再前伸,摩运两肋后仰身,

轮臂向上俯身按,抬头抻背微微紧。

吸气收腹脊涌动,双臂下沉再起身,

疏通经络走心经,动作柔和气血顺。

7、第六式-引腹:小指对臑俞穴,拇指对环跳穴,两掌上撑时,手太阳小肠经:(小指端)少泽穴—(肘关节内侧)小海穴—(耳前)听宫穴

并步站立臂平伸,吸气外展呼气蹲,

翻掌调整目平视,屈膝下蹲需顶髋。

调正身体臂旋伸,上撑下按再顶髋,

两肩后扩用内劲,手指穴位对应准。


8、第七式-鸱视:勾脚尖时,足太阳膀胱经:头—后背—(腘窝)委中穴—(脚趾端)至阴穴 

向前抬掌并转身,摩运两肋臂上伸,

抬腿轻松向前踢,上体正直脚面紧。

两肩后拉身上抻,上视勾脚稍停顿,

手脚配合全身动,用意导引气满身。


9、第八式-引腰:两掌上举时,足少阴肾经:(足底)涌泉穴—(膝关节内侧)阴谷穴—锁骨下沿(俞府穴)

开步站立手摩运,按摩带脉后仰身,

叉腰推按至脚前,转头提肩扭上身。

调正旋臂掌背对,收腹拱背再起身,

上下起落要协调,运动全身保养肾。

10、第九式-雁飞:转头下视时,手厥阴心包经:(胸内)天池穴—(肘横纹中)曲泽穴—(中指端)中冲穴 

并步站立臂平伸,旋转手臂看掌心,

徐徐上举身倾斜,两臂对应往外抻。

转头翻掌再屈蹲,缓慢协调有松紧,

形似大雁高空飞,调整呼吸心不闷。

11、第十式-鹤舞:按推时,手少阳三焦经:(手指端)关冲穴—(肘外侧)天井穴—(头面部)丝竹空穴

前后摆臂手平伸,转身下按微屈蹲,

两掌外推转头看,屈肘收掌再屈蹲。

两掌按推缓起身,动作协调要均匀,

仙鹤起落展翅舞,肩带双臂动全身。


12、第十一式-仰呼:掌上举下落时,足少阳胆经:(头面部)瞳子髎穴—(身体外侧)环跳穴—(脚趾端)足窍阴穴

两臂缓慢向前伸,上举后仰两侧分,

头正臂展手翻转,以肩带臂至掌心。

两手下落提脚跟,扶按腰侧手提运。

屈膝下蹲往下推,两臂下沉再起身。


13、第十二式-折阴:双掌沿下肢内侧上行时,足厥阴肝经:(趾端)大敦穴—(膝关节)曲泉穴—(腹侧)期门穴 

迈步单举挺直身,旋臂下落移重心,

两臂合拢体前倾,掌指朝下再俯身。

转掌拢气膝屈蹲,两手托气再起身,

腹前翻掌往下按,自然站立呼吸匀。


14、收势:两掌心依次对照(胸部)膻中穴—(上腹部)中脘穴—(下腹部)神阙穴,然后按掌,下按时意守涌泉穴

马王堆导引术适合人群:

它是一套简单易学易练,医疗健身针对性较强的气功,它非常适合于劲椎、胸椎、腰椎的保健和病症缓解与治疗。初学者往往先练习肢体形态,但却不能熟练地融入经络走向,协调配合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