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如何从“被管理”者变成“管理者”?

如题所述

从员工到管理者,工作职责越来越大,以前只是对上级领导负责,现在则需要对整个团队负责,对公司的发展负责。管理者除了管事,还需要管人,这需要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甚至和员工相处之道的转变。

一、工作方式的转变

身为员工就仅仅努力工作就好,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领导交办的任务,积极努力,尽职尽责,让领导注意到自己。但是成为管理者后,工作方式需要作出转变了,并不是之前那种带头冲锋,事事亲力亲为。举个例子,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凡事亲力亲为,事必躬亲,这是个好员工,但不是个好领导。领导更多的是统筹规划,协调安排,人尽其才,知人善用。领导不能在充担冲锋陷阵大头兵的角色,而应是稳坐中军大帐的三军统帅,第一你的精力不允许,必须依靠团队协作,充分发挥团队能动性;第二不利于团队员工的培养,自己干的多,把自己锻炼的很好,但是员工却没有锻炼机会,必须适时的让他们负责和担纲,然后你总体把控就可以。

二、相处之道的转变

当还是员工时,为了有一个比较融洽舒适的工作环境,拥有一个好人缘特别重要。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自己工作生活中遇到问题,还可以找同事帮忙。身为领导,还是有必要和员工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领导和员工走的太近,会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一是员工出错,做的不好,不好当面责备,否则你无法和员工走的近;二是如果有任务安排,尤其是一些任务重的工作,没有领导的威严,不好安排工作,如果你人畜无害,员工可能会挑战你的权威;三是员工的晋升离不开领导,如果你和所有员工走的近,在牵涉到利益这块,那么给谁升职加薪,你都难以讨好所有员工。想成为受所有员工欢迎领导太难了,与其这样,不如和员工保持适当的距离。

三、思维方式和心态

我觉得从心态上应该充分意识到角色的调整,由普通员工成为了管理者,需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整体的统筹安排上,而不是具体的业务内容上;要有承担责任的意识,敢于担当,管理者不同于普通员工,下属遇到问题都会向领导寻求帮助,如果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在员工心中你的威望会大大削弱。

在思维方式方面,管理者需要分清主次,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人员配置和时间规划方面,应该在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方面投入最多的精力。从之前专业思维转变为管理思维,做员工很多时候考虑问题容易有局限性,仅从自己的工作经验、专业方面进行思考,形成专业思维;而管理者需要从全局分析和解决问题,从团队或者部门利益和角度去思考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11
提升自己。因为只有提升自己的实力和管理能力,才能得到晋升,从“被管理”者变成“管理者”。
第2个回答  2021-07-11
从一个以“完成任务”为主的个人贡献者角色,转而要去带领一个团队并获得团队成功,挑战是巨大的。具体来看有两个层面的转型:跨过“内心的坎”他们已经习惯了冲在最前面,比如日常做账。所以现在如何管理内心的这种冲动并将它转换为辅导他人成功是最大的挑战。
第3个回答  2021-12-02
职场上,因为你平时工作出色,领导觉得你各方面综合能力强。所以就会提升。以后慢慢变成管理者。
第4个回答  2021-07-11
这个时候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定要让自己变得特别的优秀,这个时候才可以从被管理者变成管理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