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还可能有更大的地震吗,有哪些科学知识?

如题所述

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力很大,而科学家却说地震是自然现象?地震后还可能有更大的地震吗?事实上,地球每天发生的地震平均可以超过一万次以上,只不过由于距离、位置和程度不同,导致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被人体觉察到。而地震的本质又是地壳在释放能量,引起了地面在这个过程中发生震动,所以科学家们将地震称为一种自然现象。简而言之,那些对人类生活造成巨大威胁、让大家担心害怕的灾难性地震,仅占据了地震中的极小一部分。

地震后还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吗?事实上,地震之后是否还有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这是一个难以准确判断的问题,正如我们无法实现地震的预测一样。通常情况下,倘若已经发生的地震已经具有较大震级和破坏力,便会被大概率视为已经释放了大部分能量,之后即便发生地震也往往是震级相对更小的余震。

但是,如果当前地震的震级较小,且该地区位于地震带上,则需要结合过去较长一段时间的地震记录,来了解其能量释放规律,但这也难以得出肯定的答案。简单来说,如果要区别某次地震是上一次地震的余震,还是一次新的地震,可以根据一些特征来进行区分。

余震和主震的发生地是相同的,并具有时间上很接近的特点,而它的地震强度也明显弱于主震,余震甚至可以持续数月的时间。当然,也有可能在某次大地震之前还有所谓的前震,我们将这种类型的构造地震称为地震序列。

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力很大?众所周知,地震可以根据震源的深度划分为深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浅源地震这三种,而绝大多数破坏性极强的地震都是深度小于60公里的浅源地震。并且,浅源地震的发生频率更高,这种地震类型所释放出的能量大约可以占据地震的85%左右(陆地上可超过95%)。比如,大家还记忆犹新的汶川8.0级大地震,便是震源深度在10到20千米、且拥有巨大破坏力的浅源地震。

与此同时,汶川8.0级大地震的发生原因,便是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其实,地震也可以根据形成原因进行分类,但不同于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又被称为断层地震的构造地震,则占据了其中更大一部分。在现有记录中,于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智利的8.9级大地震,是人类已知的震级最大的构造地震。

从本质上来说,构造地震的发生原因大部分都是地壳出现断层,因为这种地震类型很少有发生在岩石圈上地幔位置。一旦构造运动中的地壳出现变形,岩石就会因为无法承受而发生断裂,而这个过程所积累的大量能量则需要在某个时间进行释放,地震波导致地面震动的根本原因就是地壳释释放这些能量。

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性特别大?虽然,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技术来说,暂时还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地震的预报,但是,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停止研究地震发生的规律。比如,在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重要信息:为什么有的地震破坏力明显高于其他地震?至少对于构造地震来说,地震的强度很可能跟构造板块本身的粗糙程度有密切关联。

简单来说,也就是那些岩石更粗糙的更坚固,因而也更能抵抗地震会出现的华东情况,但由于人类对地震的记录时间相对于地球的年龄来说还比较短,所以,还不能肯定的说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完全避免发生较大的地震。在以后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将根据更多实际地震的数据来检验这个结果的准确性,目前这项新的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8
如果是单独的小型地震,那么后面一般不会有大地震,如果是一批小地震的话,可能是前震活动,后面会有大地震。
第2个回答  2020-10-28
地震之后是否还有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这是一个难以准确判断的问题,正如我们无法实现地震的预测一样。通常情况下,倘若已经发生的地震已经具有较大震级和破坏力,便会被大概率视为已经释放了大部分能量,之后即便发生地震也往往是震级相对更小的余震。
第3个回答  2020-10-28
一次地震的能量释放比较大的之后,一般在短期内不会有更大的地震出现,因为地震是地球内部应力的释放导致的自然地质灾害,一次能量的释放只会导致一次大地震。但是会有可能不止一次的余震。这是因为地球上的地壳表层会逐渐散发地震波需要很长时间的缘故。
第4个回答  2020-10-28
地震后还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吗?事实上,地震之后是否还有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这是一个难以准确判断的问题,正如我们无法实现地震的预测一样。通常情况下,倘若已经发生的地震已经具有较大震级和破坏力,便会被大概率视为已经释放了大部分能量,之后即便发生地震也往往是震级相对更小的余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