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报舞蹈班时,哪些误区需要注意?

如题所述

我认识一个女孩,5岁开始学跳舞。小女孩自己也很喜欢跳舞。

但是,到了11岁,孩子突然打死也不要去上课了,反而整天开始嚷嚷着要减肥。

妈妈一问才知道,孩子每次上舞蹈课都会被老师嫌弃“胖”。

每次上舞蹈课,对孩子而言都是一种羞辱跟折磨。

她不抗拒才怪。

我一个朋友也是学舞蹈的。

她说,小时候因为自己比较肉乎,跳舞从来都是被老师扔到后排站着,这样不至于影响班级形象。

尽管老师嘴上没说啥,但她没少因为身材的问题自卑。


(图文无关)

我相信,你家里,或者你身边,也有正在学跳舞的孩子。

跳舞当然是好的。

一个几个月大的小婴儿,就能够跟着音乐的节拍晃动自己的身体,感受到舞动的愉悦了。

一个两三岁的小孩,无论男孩女孩都能跳上一段他自编自导的舞蹈,哪怕那个舞蹈在我们成人看来有多么的简单甚至好笑,但是孩子却是非常享受的。

舞蹈不仅可以表达我们的感受,还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

毕竟,情绪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跳舞的时候,情绪也会宣泄出来。

所以,跳舞不仅能够锻炼身体,也能陶冶灵魂。

但是,这不代表做父母的就能够完全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舞蹈班了。



    跳舞虽好,安全第一

请所有父母知晓:舞蹈中的一些动作是非常高风险的。比如“下腰”动作就会牵拉到脊髓。而人体脊髓的牵拉超过限度,或者下腰时失去重心摔倒,都可能造成脊髓损伤。重则半瘫痪或完全截瘫。

尤其6以前的孩子,他们的脊柱含水量高,骨化不完全,加之孩子脊髓可牵拉长度较小。脊柱易于牵拉,而脊髓不易于牵拉,两者牵拉长度的差异,更易于形成脊髓损伤。所以,一般建议是6岁以后学舞蹈更适合。并且必须要在专业的学校,以及专业老师的保护下进行才可以。

在给孩子报名前,请确认老师的专业资质,以及确保老师有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储备,以及有一定的急救能力!

    除了下腰,还有这些动作需要小心

※腿部拉伸训练。比如踢腿、压腿、劈叉等动作,一旦拉伸过度,就容易造成大腿后群肌肉拉伤。所以需要循序渐进练习。

※任何容易失去重心的动作。因为落地不稳可能造成踝关节扭伤,甚至踝关节骨折。同样需要循序渐进的练习。

另,每次跳舞前必须要有热身运动。



    警惕价值观的扭曲

我相信,很多家长送孩子上舞蹈班,真的只是为了让孩子多一种体验,孩子也觉得好玩和享受。假如过分追求身材,过分关注输赢,过度拔苗助长,都可能会轻易夺走跳舞的乐趣,甚至扭曲孩子的价值观和对自我的认知。

所以,父母在支持孩子兴趣的同时,一定要随时去跟老师保持沟通,去了解他们训练的理念,去了解训练的过程。

当然最重要的是去留意和关注孩子的感受。

去看孩子到底开心不开心。

在孩子遇到困难或者困扰的时候,我们要随时能够在场,并为孩子提供支持跟援助,这非常非常重要。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把兴趣爱好维持的更久,更能够减少孩子在兴趣班中可能遭遇的伤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