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30

浇筑方案应根据整体性要求、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等具体情况,选用如下三种方式:全面分层:在整个基础内全面分层浇筑混凝土,要做到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回来浇筑第二层时,第一层浇筑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好。这种方案适用于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进行较适宜。必要时亦可分为两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分段分层:适宜于厚度不太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结构。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分层。斜面分层: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振捣工作应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第2个回答  2018-01-30

水泥选择,一定要选择水化热较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做水化热的实验,测定放热量,这个很重要,因为体积大要布置冷却水管,通过总得散热量来计算需要算多少流水量才能完全散去水化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体积混凝土温度从内到外温差变化呈阶梯状,因此冷却水管布置应根据温场模拟来布置,一面进水,一面出水,冷却水管布置间距应经过计算。温场模拟通过ANSYS 或者 MADIS 等软件进行,参数选得对计算结果还是蛮准的。力学学得好的可以手算。混凝土配合比,专业实验室应反复试验,要求水化热小,水灰比满足强度的情况下尽量放大,缓凝时间要长,建议24-36小时,按比例掺粉煤灰或者矿粉,减少水泥用量。

第3个回答  2018-01-30

底下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遵循“先远后近、先深后浅、分段定点,一个坡度,斜面分层、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筑原则。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应与布料密切配合。每根泵管布料前放三根振动棒,沿砼坡度上、中、下振捣。砼流淌的坡度不宜过长,过长会造成先浇部分砼发生初凝,出现施工冷缝,影响与后浇部分砼的结合。砼一次浇筑流淌的长度应根据砼的供应情况和初凝时间计算确定。 砼振捣时应选用高频振动器,做到“垂直插入、快插慢拔、逐点移动,不得漏振”,振动器的插点间距为1.5倍振动器的作用半径(一般为300~400mm),并相互吻接,每层厚度300mm左右,振捣时严防坡脚漏振,底板筋下混凝土不实。振捣砼时,严格控制上下层混凝土时间的衔接,要在下一层砼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冷缝。并特别注意对钢筋密集区的振捣,既不欠振也不过振。振动器应均匀插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动时间10~15秒,以砼表面泛浆不出气泡为准,不可过振。混凝土振捣时,不要将振动棒长时间搭在钢筋上,不要碰触模板,不得利用振动棒铺摊混凝土。顶面砼必须倒插振动棒,不得用振动棒向坡下赶砼,布料到顶时砼要略高于顶面设计标高,以保证砼下沉,赶刮浮浆后的砼面符合标高要求。在砼振捣时要保护好设置的测温点,以免影响测量。当砼构件高低差较大,如电梯井、集水井,首先浇筑底部,并将表面泌水排走,待砼初凝结束前再浇筑坑壁,振捣要恰到好处,可派专人用木榔头敲击吊模,防止混凝土不实,待井壁砼稳定,及时清除底部多余砼,以免吊模嵌入砼中。泌水的处理。砼在浇捣过程中,游离的泌水顺砼坡而流至基底,流向垫层上预先做好的集水井,由小型潜水泵抽出;浇至最后游离的泌水和浮浆用泵抽至坑外。底板浇筑过程中应加强混凝土二次振捣。由于底板混凝土比较厚,切不可一次性浇筑到顶,砼浇捣分层衔接处易形成施工冷缝,故应进行二次复振,提高混凝土界面处黏结力和胶合力,增强混凝土整体性和密实度,提高其抗裂性能,也可提高混凝土强度。砼施工时,应准备足够的塑料薄膜、苫布等防雨遮盖材料,如浇筑过程下雨,要随浇随盖,防止雨水冲刷混凝土。若构件表面已被雨水冲刷,应补浆后重新抹平压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