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老小孩,老人年纪越大越像小孩子一样无理取闹,是一种什么心理?

如题所述

多数是这样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小孩,对那些言行举止、生活习性、思维逻辑发生“返老还童”现象的老龄人昵称为“老小孩”。表达出在老年人自然的生理、心理衰减过程中,对这类老年人与同龄人在心智上“返童”的有趣差异的偏爱好奇。
说到底,“老小孩”现象,是人在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的自然过程中,一个不同生理阶段产生的相似心理现象。


有研究显示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阅历会随着年纪不断增涨,人也会变得更加睿智!但是,当我们从中年步入老年以后,又会奇迹般的表现出逆向发展,童心回归,思维变得简单。

所以,我们的衰老,不仅体现在身体骨骼肌肉上,大脑也会发生微妙变化,功能退化,尤其是大脑的神经抑制功能下降,导致其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这些退化的功能会使老人们表现出孩子气!

在我们凯健养老,也有老人表现出与儿童一样的孩子气,其实他们就是想孙子,想孩子了!想要儿女们多去看看他们,更加关注他们,更加在意他们!

如果子女们很少到养老院看望父母,这些老人看见院里其他老人有子女看望,就会觉得有点不开心,进而闹脾气呢。

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得到子女的“在意”,正是这种内心的不安与孤独,使得他们经常与子女闹脾气,或者用撒娇的孩子气,诉说着自己内心的孤独!

我们的父母们,都有孩子气的一面!

当我们发现父母越来越像孩子的时候,说明子女们更加需要花时间去关爱他们!

父母说话的语气像个小孩子似的,其实也是撒撒娇,用温和的方式来表达对子女的思念,同样,也是争取子女的关怀。

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哄一哄“宝藏女孩——我妈”、“宝藏男孩——我爸”!

多与父母沟通,拉近亲密关系

作为子女,一定要从老人的内心方面去关爱他们,让老人觉得自己“很重要”。

小时候,父母也是非常有耐心地哄着你,现在他们老了,子们们也应该多抽空来养老院陪伴父母,这样才能更加了解父母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们的诉求。

如果只是想要多见见子女,只要他们开心,即使孩子气也很有意思呀!

做一个开心的“老小孩”,在心理学家看来,这是一种返童的现象,也被称为老人的第二次儿童期。

老人的第二次儿童期

从积极的方面看,这种返童现象,其实是非常符合人的自然生长规律的,尤其是对于很多长寿的老人来说,他们能够跟随自己的内心,积极的寻找一些感兴趣的事,这对其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益。

所以,我们要多多的配合在养老院的父母,多多给予关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1

很多老年人有老化情绪,像一个老小孩,这种心理很正常,是一种返老还童的心理,每个老人都有类似的情况,只要做好,注意好一些事情就没事。

衰老情绪是老年人对各种事物变化的特殊心理神经反应。这种反应因人而异,表现复杂多变。它严重干扰和损害老年人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加速衰老和老年病的发生和发展。

1、培养各种兴趣,与知心朋友交朋友,经常进行心与心的交谈。

老年人应积极适度地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如练习书法、听音乐、看戏剧、画画、种花、集邮等)。)。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和空闲时间的增多,老年人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和公众一起享受生活,成为“淘气的孩子”。与知心朋友(包括青少年和异性恋朋友)交朋友,经常进行心与心的交谈。老年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他们经常发泄他们的挫折感,互相安慰,互相交流来回忆过去。这有助于人们感觉更好,并在保持心理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满足和快乐的态度。

他们不应该对孩子期望过高。在孩子的事务中,只要他们给予适当的鼓励,他们就应该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

当事情发生时,你必须保持冷静,不要冲动,并及时摆脱不好的情绪。即使你遇到问题,也不要生气。你应该意识到不良情绪的危害,加强心理平衡的调节,控制情绪。

第2个回答  2019-10-11
表达出在老年人自然的生理、心理衰减过程中,对这类老年人与同龄人在心智上“返童”的有趣差异的偏爱好奇,希望能够引起注意。
第3个回答  2019-10-11
老人到达了一定年纪之后,也会缺乏一种安全感,想象小孩子一样想要获得安全感
第4个回答  2019-10-11
这个情况老人可能生理心理在不断的下降,然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