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种山野珍品石木耳,为什么一斤200农民不愿意卖,想吃只能自己采?

如题所述

乡下有山,山里有岩石。许多人因与岩石的联系而闻名。例如,《西游记》跳出岩石的猴子是著名的,《红楼梦》含玉出生的“宝玉”也是著名的。金钗石斛、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都很出名。以上,所有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今天,我将告诉你一个与石头有关的罕见的山野宝藏。山野的珍宝不是翡翠或翡翠玛瑙,而是可以吃的东西。我相信对于普通人来说,吃比任何宝石都好。

事实上,这种美味的食物材料只生长在石头上。它的外形像“黑木耳”。人们习惯称它为“石耳”或“石木耳”,它的外表看起来像耳朵。它的名字很生动,味道很好。那么,这种味道很好、价值很高的石耳在哪里呢?石耳一般生长在贵州、四川、云南、福建、浙江、广西、安徽、重庆、江西等地。它通常生长在山里的岩石上,岩石缝隙里,悬崖上,阴凉潮湿的地方。虽然它看起来特别像木耳,但它比木耳薄,扁平,外观不规则,圆形,颜色深,颜色不亮。

但是不要瞧不起这个小而无足轻重的生物。它的价值非常大。据《本草纲目》记载,它可以“明目益精”。在古籍中,对它评价很高。不幸的是,在农村,仍然有许多人不知道这种事情,这与我们的民间传统文化有很大的联系。在民俗中,勤奋是最好的品质,懒惰将受到谴责。用农村人的话说,就是“游手好闲、懒惰”。

因此,传统的农民,对吃石耳、泥鳅、黄鳝、螃蟹等。就是抗拒!到目前为止,在农村通常不可能烹饪出稀有的野味,因为老一代的农民不允许他们吃这么乱的东西,泥鳅和鳗鱼不允许你把它们放进锅里。因此,像石耳这样的山野珍宝已经被遗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首先呢,我们要从它的产地来源来分析这个问题。石木耳它为什么叫做石木耳呢?是因为它长在深山的石头缝里,说它是木耳是因为它长的像木耳但是却要比木耳薄,这样来看的话,很多农民不愿意去采摘它也就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比较恶劣了,深山里面难免会有野兽出没,甚至会有其他想不到的危险,所以也就没有农民为了卖它挣钱而去自己采摘了。

        第二点就是,伴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差了,所以我们需要尽自己所能去保护自然,如果去采摘石木耳的话就会更加破坏自然环境,长久来看这是不划算的,因为如果只是为了眼前利益而去放弃更重要的自然环境的话,以后也是要还大自然的债的,而且这个债很有可能就不是金钱能衡量的了。这样来看的话,也就没有农民愿意去采摘这种天然生成的石木耳了。

        第三点就是,有可能很多农民的祖先留下来的传统就是保护这种野生植物,从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它是源自于深山里面的石头缝,而且在人类印象中有很多具有灵气的角色好像都是从深山里面出来的,比如孙悟空等等。也就是说祖先们很有可能将这种石木耳当做自己的灵物,相信它们会为自己带来财富。这样来看的话,他们自然是不会自己动手去采摘石木耳了,因为这可是对神灵的大不敬,所以如果谁想要的话就只能自己去采摘了。

        以上内容都是我自己的猜想哦,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多多补充啦。如果大家喜欢我的观点可以给我点个赞哦!

第2个回答  2019-12-13
可能是因为采摘的过程真的比较辛苦吧,然后这点价钱比不上他们的劳动成果。
第3个回答  2019-12-14
因为这种东西太稀缺了,一般情况下数量是非常少的
第4个回答  2019-12-14
因为农民采这个也需要付出很多心力,而且比较危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