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2024年以后退休金计算方法

如题所述

2024年后事业单位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如下: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退休后基本养老金一共由4笔钱构成。
      第一,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65岁为101)。
      个人账户储存额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即“多缴多得”。计发月数和退休人员的退休年龄有关,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养老金越多,即“晚退多得”。比如老李60岁退休,个人账户储存额80000元,那么,老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80000÷139=576元。
      第二,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退休人员所在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越高,养老金越高,计发基数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有高有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较高,达到上万元,黑龙江、贵州、广西等地则较低,在五六千元左右,不过,往往一二线城市工资和物价水平也越高,生活成本更高,所以需要更高的养老金维持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缴费指数=参保人每年的缴费基数/当地上年的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每年计算一次,到退休时,用总的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一般来说,机关事业单位在职时工资较高的人员,缴费指数更高,养老金也更高。
      缴费年限则由参工时间和退休年龄共同决定,通常参工越早,退休越晚,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也越高。
      第三,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x社保平均缴费指数x账户前工龄(视同缴费年限)x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
      过渡性养老金只有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才有,计算公式里的账户前工龄就是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养老金计发系数各地不一,多数地区居于1-1.4之间。
      第四,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特有的一项福利,随着201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实施改革,就同时建立起职业年金制度,它是养老保险的补充,因此又被称为补充养老保险,有利于提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待遇。
      职业年金和养老保险一样,缴费具有强制性,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缴费比例为养老保险的一半,不过计发方式有别于养老金,职业年金单位和个人所缴费用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到退休时,便可按月领取职业年金,计算公式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65岁为101)。
      比如老李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为60000元,60岁退休,那么,老李的职业年金为每月60000÷139=432元,按月发放,共计发放139个月,发完为止,也就是到老李71岁半左右时,职业年金将被领完,不再发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三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第十五条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