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的基本原则

如题所述

根据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途径,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减少体外照射和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

1.减少体外照射

对从事放射性物探工作人员来说,体外照射主要是γ射线。为减少体外照射,在工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用一定厚度的铅屏予以屏蔽,或者尽量缩短照射时间和增大放射源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

2.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

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①吸入放射性气体和尘埃,即由呼吸器官进入体内;②吞食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或食物,即由消化器官进入体内;③放射性物质由损伤的皮肤伤口,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体内。

为防止放射物质进入体内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工作地点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不能超过最大允许浓度。为此,工作场所要有可靠的通风装置,使空气保持新鲜,工作台、墙壁、地面要求光洁,便于清除污染。实验室中能引起放射性尘埃或气体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2)工作时要穿工作服并戴口罩。在坑道、矿井、碎样工作场所工作时要戴防尘口罩,防止氡子体等有害物质进入体内。

3)在坑道、矿井和碎样工作场所等处严禁吸烟、吃东西和喝水,工作完毕要洗手、洗澡、更衣。

4)手、脚等有伤口时,不要接触放射性物质,不要进入坑道、矿井,有必要时需包扎严实后再行进入。

5)从事液体放射性物质的操作要小心,防止放射性物质散泼。

辐射对人体是有危害的,但只要注意防护,遵守各项规定,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如今社会上很多人由于不了解放射性到底有多可怕,就出现“谈放射性色变”的恐惧心理。其实大可不必,比如太阳光中就有少量未被臭氧层吸收的射线,人体自身的代偿功能完全可以抵抗这种照射,所以要消除对放射性的恐惧心理,还需要从科学普及的角度出发,才能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