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种的保藏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母种保藏的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常用的基础方法有:斜面继代低温保藏、自然基质保藏(麦谷粒保藏、发酵粪草保藏、木屑保藏、麦麸+木片保藏、木块+琼脂保藏、稻草粉保藏草菇菌种、枝条保藏)、液体保藏[矿油保藏、菌丝球生理盐水保藏、蒸馏水保藏、营养液保藏、液氮保藏(图2-12)]、孢子滤纸保藏、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液氮超低温保藏、孢子沙土管保藏、梭氏真空干燥保藏等方法。专门保藏菌种的机构为确保保藏效果,每一品种都要同时用至少三种方法保藏,即长期方法、中长期方法和短期方法。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介绍。下面仅针对菇农介绍常用的低温和基质保藏法及几种土法保藏方法。

图2-12 母种的液氮保藏法

(1)斜面继代低温保藏

这是一种传统的、普遍应用的简易保藏方法,它简单易行,不需特殊设备,并能随时观察所保藏菌种的情况。其缺点是转管频繁,营养生长过多,易发生退化,在操作中发生技术错误的机会多;可能会因未及时转接、培养基干缩而引起菌种老化、死亡等。

这种方法是根据低温能抑制菌丝生长的原理,将需要保藏的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适温培养,当菌丝健壮地快长满斜面时取出,放2~5℃低温干燥处或冰箱、冰柜中保藏。每隔一定时间要移植转管、继代培养1次(一般4~5个月),具体应根据菌种特性来确定。食用菌中有的中高温和高温型品种,不适于该法,如毛木耳多数品种保藏的适宜温度在10℃左右,中华灵芝在6~10℃,草菇在10~12℃。可在草菇菌落上灌注3~4毫升的防冻剂(10%的甘油)。

用于保藏的培养基,不宜用营养过贫或过富的合成培养基,一般采用天然培养基,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综合培养基(CPDA)等。为防止产酸,糖应少加或不加,而需添加缓冲剂,如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碳酸钙等,以中和菌种在保藏过程中产生积累的有机酸。同时,每1000毫升还需加 10毫克维生素 B1,加大琼脂用量至25克,以防止培养基中水分蒸发过快。如保藏香菇和黑木耳菌种,把配方中的葡萄糖更换成麦芽糖更有利。棉塞稍长,入管内达3厘米左右,制成半高层培养基,即斜面小、短,管底1.5厘米的培养基呈柱状。

橡皮塞密封保藏:选用与试管口相应大小的白橡皮塞,清洗、晒干,放入低压聚乙烯袋内,于0.137兆帕下灭菌1小时。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合格的斜面菌种用无菌橡皮塞取代原棉塞,置4~6℃冰箱内保藏,保藏时间可达6个月以上。这种方法能隔绝空气,防止蒸发,达到液体石蜡相似的效果。而且放置、邮寄、携带等很方便。

注意事项:

①保藏菌种必须是发育健旺的菌种,培养时间不可过长,以免降低菌种生活力。

②制种时要贴好标签,每次移接时要细心核对菌种号及标明时间,做到准确无误,若发现错误,应立即纠正,无法确认的,剔除不要。

③定期检查保藏情况,一旦发现污染或培养基失水干缩现象,应立即移接、剔除。

④尽量少启用冰箱,以免产生冷凝水而引起污染,开启时应做到边开、边取、边关,最好设置一个永久性的保藏冰箱,与常用菌种的冰箱分开。

⑤保藏菌种在冰箱中不可过分拥挤;保藏温度控制在3~5℃,不宜过高或过低。

⑥冰箱要定期排霜,清除积水。保藏时要注意环境湿度不能太高,湿度太高,霉菌容易在棉塞上生长,并通过棉花纤维进入管内。所以,最好用橡皮塞或硅氧海绵塞代替。若用棉塞,可用干净的纸(硫酸纸、牛皮纸均可)包扎好,也能起到减少污染、延缓培养基干缩的作用。

⑦所保存的菌种在使用时,要提前12~24小时从冰箱取出,经适温培养恢复活力后,方能转管移接。

(2)自然基质保藏

即利用食用菌自然生长的培养基来保藏菌种的方法。常用的有麦粒、谷粒培养基、发酵粪草、木屑木片、麦麸米糠等基质。

①麦(谷)粒保藏 此法利用麦粒、谷粒或玉米粒(碾碎)等作为培养基,进入颗粒的菌丝体,在表皮的保护和谷粒中有限水分的供给下,保藏期可达1~2年。现以麦粒为例介绍如下:

先将麦粒洗净,用20℃左右温水浸泡5小时后捞出晾干表面的水分(或置水中煮沸5分钟至不破皮),装入试管长度的2/3~3/4,塞好棉塞,置于1.18×105帕压力下灭菌30分钟。处理后麦粒的含水量不要超过25%,灭菌过程中勿使表皮破裂,以保护进入麦粒的菌丝体。灭菌后趁热摇散麦粒,冷却后,接种孢子液或菌丝悬浮液或菌丝块,然后置25℃下培养,当试管快发满菌丝后,即停止培养,保藏在干燥冷凉处。

②木屑保藏 用阔叶树木屑、麦麸加糖和石膏各1%,混合拌匀,加适量水后,装入试管长度的2/3,稍压紧,洗净管口,塞上棉塞,用纸包好,置1.18×105帕压力下灭菌40分钟,冷却后接种,置25℃条件下培养,菌丝长满后将棉塞蜡封或换橡皮塞,再包扎塑料袋置4℃冰箱中可保藏1~2年。

(3)井底低温保藏

即利用井底具恒温且温度低的原理进行菌种保藏的方法,适用于不具备保鲜冰箱的菇农。将要保藏的试管母种,用无菌橡皮塞醮石蜡封口,装入密闭的广口瓶或塑料袋中,扎紧,沉入井底贮藏,可保藏2~5个月。

(4)石蜡封口保藏

把蜡纸裁成6~8厘米见方,放75%酒精中浸泡1分钟。将已培养好试管种的管口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旋转灭菌后,用镊子取出蜡纸,扎紧管口。再将包好蜡纸的管口浸入熔化的石蜡中,将蜡纸完全浸入为止,使蜡纸紧紧封包在管壁上,绝不漏气。待石蜡冷却凝固后,置冰箱或室温下保存。

(5)玻璃纸封口保藏

用明胶15克(粘合剂),硫酸铜2克,美蓝1~2滴(指示剂),溶于100毫升热水中,配制成封口剂。将新长满的母种拔去棉塞,管口朝下,蘸上封口剂,贴上用95%酒精浸泡过的玻璃纸(赛珞璐),再用石蜡熔封。在室温下,菌种至少可保存8个月,并能防止霉菌或螨的侵染。在斜面注入无菌矿油(液体石蜡),可大大延长保藏时间。

(6)厩肥保藏

此法适合保藏双孢菇等草腐菌类。将腐熟牛粪等堆肥晒干、打碎,取300克干堆肥,用5毫米孔径筛过筛,加1000毫升水调湿,装入试管,占管深1/3~1/2,在0.15兆帕压力下灭菌2小时。确认无菌后,接种,菌丝长满后,放在3℃冰箱内保藏,每隔2年移植一次。在长期保藏中,如培养基失水,应将保藏菌种及时接种在琼脂斜面上进行活化,再继续保存。此法连续保藏4年后,其生产性状未出现明显变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