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如题所述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框架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以上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现代宏观经济学是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服务的。战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在西方各国得到广泛的运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引起了各种问题。

扩展资料

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原理。

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可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宏观经济学正是利用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为负数(或负投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宏观经济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一、短期决定及对策 

1、总需求曲线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国际市场
2、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
二、长期决策及对策——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三、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


 宏观经济学研究了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经济波动的问题,一个是经济增长问题。针对这两个大问题的分析,存在着三大强有力的分析工具:

第一个是IS-LM模型,

第二个是AD-AS模型,

第三个是预期。

在研究经济的波动问题时,其侧重点是研究短期和中期内各个经济总量如何随宏观经济政策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短期内的研究无须考虑预期,而中期内总产出的动态调整就需要考虑预期的不断调整,正是因为预期在中期内可以随时间而不断调整,才会有两大模型的不断调整(注意两大模型就指IS-LM、AD-AS,二者的变化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才会有中期内产出恢复到自然产出、失业率恢复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因此,在中期内分析经济总量的变化时,三大工具都应用上了。由此,我们也理解了宏观经济研究的第一个大问题——波动,所谓波动,是指经济总量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及形势的变化而改变原有均衡,及其经济总量随时间而发生动态调整的过程。到此,宏观经济学短期和中期的研究任务就完成了。

    再谈宏观经济研究的第二个大问题——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学在长期内研究的问题,经济增长重点研究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到底主要由什么来决定?什么因素能够支撑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各个国家经济增长有如此大的差异?研究这些问题的目的正是为了对我国的长远发展起指导作用,什么因素才能使我国经济增长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呢?在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中就试图给出了一些答案,对我国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储蓄率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其中技术进步才能真正维持一个国家长期较高的增长率对我国是有现实意义的,至少激励我们要重视高科技和高技术含量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当然,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出现了许多的模型,如哈罗德多马、新古典增长等,这些模型本身都是为了说明改变和支持经济增长的因素究竟是什么。明确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及其这些因素对增长是如何影响的,宏观经济学的第二个大问题就算是明晰了。

    以上就是对如何把握宏观经济学框架的一点看法,掌握了这个框架,就能使我们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清清楚楚的一条线,这样就不容易将所学的东西迅速忘掉。当然,在这个大框架下有许多的细节问题,若有不清楚的细节的问题,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去看书,只有扎实地去看书,才可能有自己的一些体会。对宏观经济学框架的认识也同样是建立在扎实看书的基础上的,看了书再加上自己的思考自然就会有对整个框架体系的认识。

第2个回答  2008-08-04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总投入,总产出,就业,以及经济总量上的均衡,所以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大概就是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投入与总产出的分部门实现,乘数理论),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失业理论,宏观经济学很大一部分就是研究通过怎样的政府干预(货币,财政等)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基本的分析工具是AS-AD,IS-LM模型,分析封闭或者开放情况下的各种政策效果。。
第3个回答  2019-06-06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凯恩斯革命是指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对宏观经济学的古典学派进行了带有革命性质的批判,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其标志是1936
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凯恩斯革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从稀缺资源最优配置转移到怎样克服资源闲置问题上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常运行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中;政府应采取积极干预经济政策,促使充分就业的实现。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有效需求理论。
从20
世纪40—50
年代以来,凯恩斯的理论得到后人的进一步拓展,便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从而构成了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完整体系。这些拓展主要体现在希克斯和汉森同时创建的“is-lm1
模型”、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收入说”、托宾对投资理论的发展、索罗等人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克莱因等人对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发展。在众多经济学家的努力下,日趋完善的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也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1
国民收入
一、短期决定及对策
1、总需求曲线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国际市场
2、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
二、长期决策及对策——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论
三、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

本来是框图的 但是百度没办法弄出来啊

参考资料:《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 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