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的铜钱最值钱?

如题所述

1、秦朝铜钱:秦半两钱是秦代的货币,采用铜铸制,呈现为圆形方孔的形状,钱径通常在2.5-2.77厘米之间,重量约为12铢(古代1两等于24铢),即2.5-3.35克。有些币种带有外郭,面文为“半两”二字。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后,规定半两钱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标志着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制度的确立。
2、唐朝铜钱:开元通宝是唐代的货币,它标志着我国货币史上“通宝”这一术语的首次使用。唐初,货币系统混乱,质量参差不齐。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为了整顿金融秩序,废除了隋朝的货币,开始铸造“开元通宝”,以规范币制,并逐步取代了旧有的五铢钱。
3、宋朝铜钱:元丰通宝是宋朝的货币之一。元丰重宝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币种,特别是其中的一种大样钱,直径较大,背面无文,篆书旋读,被认为是未发行的样钱,存世量极少,其市价曾达到100万元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出现的所谓“元丰重宝”大多为仿制品。
4、元朝铜钱:至元通宝是元代的货币,由元顺帝在至元年间(公元1335年至1340年)铸造。这一时期的至元通宝版式多样,除了光背之外,还有背有“玉”、背星月、背异文及供养钱等种类。四体文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5、清朝铜钱:康熙通宝是清代的货币,由康熙帝时期铸造。康熙通宝有小平钱和当十大钱两种。钱文采用真书体直读,除了宝源、宝泉两局用满文标记外,其他省份的局名则以满汉文对照的方式标记,穿左为满文,穿右为汉文。该币种的主要材质为青白色铜锡合金,俗称大白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