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理丧事

如题所述

办理丧事的流程为:丧事准备、宾客吊丧、送盘缠、发大丧、亲朋送行。

一、丧事准备。

按照老风俗习惯,在老人快要离世时,准备一张单人床(去世后称灵床),让老人睡在上面,等去世后换穿好提前准备的寿衣等服装衣帽,把灵床安放在堂屋正中间,头朝堂屋大门,大多的山东人都是北屋。

这样按风俗停放三天后再入棺椁内(细节来历这里不再描述)。家属及至亲陪伴左右守灵,孝子媳妇儿,女儿按照辈分大小由左至右分坐灵床两旁守灵。

孝子、孝孙等亲属在堂屋门外按照左为上,右为下地读列,老大老二一字排位左至右按照大小辈分依次陪伴守灵。

堂屋门外右边设置纸钱焚烧香炉,要设灵棚,前面并安放供桌,桌子上摆放寿像、鸡、鱼、肉、蒸碗等祭品摆放,盘子碗要有讲究的及香烟,酒等。

院外大门外按照去世亲人的性别,在右边或右边墙上插上灵纸,说明家中有丧事了,并且一看灵纸便知去世的男女亲人。

二、宾客吊丧。

家中一切准备就绪,这时如果有亲朋去吊丧,门外专门设置一人迎宾,接待并敲击事先准备好的牛皮鼓,家中听到鼓声便知有人来吊丧(男客人行至在灵棚前行祭拜礼,女客人直接走到灵堂前行跪拜礼去灵堂内),这也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风俗吧。

孝子及男亲属在灵堂外陪灵哭拜,妻子女儿们便在灵堂内跪拜,(这时亲朋要送女主人一些里礼的,即叩头钱)并致谢客人。

客人如果人数多在一起行跪拜礼后,即三拜九叩礼(即一起先行拜礼再叩四个头,随后一人走出向前边行一个拜礼叩一个头,然后回来与众人在行一个拜礼叩四个头)。如果有不知道此跪拜礼者,举三个躬便作罢,这也是现代人们普遍提倡的礼节。

三、送盘缠。

三天后的晚上,要为去世的亲人送盘缠。事先把逝去亲人寿像、祭品,提前扎好的牛、马(男骑马女骑牛)、脸盆等生活用品,放至走向坟地的方向。

至亲好友吃完晚餐,披麻戴孝,手扶丧棍,孝子手扶院门前灵纸,口中念念有词,边走边念送去院外大街上。

由儿子或儿媳妇扶灵纸洗漱完毕,上完供,扶到轿上、马或牛上,之后由儿媳妇手拿棒槌锤打纸牛或纸马口中念词,并放在供桌前与纸钱一起烧了。

再由至亲女儿边画圈边烧纸,连续画十八个圈(即过十八座城域到达目的地),这时孝子及亲朋好友接连祭拜,行三拜九叩之礼。

四、发大丧。

这也是整个丧事环节的重要一环,后面的一个关键。也是体现整个家族人事关系的一个过程,家族团结和谐的映现,当然大多数丧事文化都是家族理事会来解决,这为整个家庭来说节省了很多事情和心血,反映一家族,一个村庄的对丧葬文化的认知和传播。

吃过早饭,全家老少各自就位,等待亲戚朋友们前来吊丧、祭拜,为逝去的亲人送行别离。家里各门窗上贴满白纸哀联,有亲朋送的花圈,白布,祭品,摆满供桌。

好一些的朋友要送九鸡一鸭,鸣放鞭炮,每位亲朋还要上帐写礼,大门外用一丈白布扎制的白花,并书写上“当大事”,两边有挽联很是醒目,反映逝者生前勤劳性格的缩写等标题。

并且每位亲朋都要在灵堂供桌前,祭拜、行礼、叩首(行三拜九叩礼),对每一位至亲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并一一还礼、跪拜并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的叩拜到访。

五、亲朋送行。

直到中午亲戚朋友吃过饭后,都在大街上集合等待叩拜送行。由理事会成员及街邻组合八到十人抬扛队,齐心协力,同喊号子,把逝者棺椁抬至院外街上,前边摆放祭品、花圈、纸楼子,焚烧纸钱,孝子、孝孙由娘家亲人扶驾陪伴,亲朋好友再一次祭拜叩首送行。

最后孝子最大者叩拜摔瓦盆,并起驾抬棺椁送入墓地,孝子子女亲戚先圆坟添土埋葬,整个丧葬事至此全部结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