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讨厌看到微信不回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以前,我是一个对手机有严重依赖的“机瘾少女”,大部分时间手机都不离身,所以别人发来的信息常常是秒回,以及一些社交平台的互动信息也回复较快。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就在手机跟前,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出于礼貌。

后来,慢慢步入职场,微信不再像还在学生时代时扮演着娱乐工具的角色,它更多时候成为沟通工作的主要方式。再加上越来越知道闲暇时间对手机过于依赖是一种病症,所以只要不是因为工作以及和家人、朋友联络,一般就把它放在一边。但只要收到别人发来的信息,都尽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忙的情况下第一时间予以回复。

然而最近有一个玩得不错的朋友却让我格外恼火。发给对方的信息,要么是隔天回复,要么就是不回复了,但却依然能看到对方朋友圈里不时更新的状态。更令我颇有些无奈的是,差不多隔几天对方主动找你说话时,当你问起为什么前两天不回信息时,对方以一句“没注意”草草了事。

可能有人觉得我太玻璃心了,没被回信息就觉得遭到了冷落,过于小题大做。甚至还有些自作多情,或许人家并没有把你当朋友,只是你单方面的以为你们关系很好,但其实人家并不care你。

如果真的是这样让我“热脸贴冷屁股”的朋友我大概都不会去交,甚至即便认识也甚少往来。所以这个恼火的心境是建立在彼此都觉得是朋友的基础上的。那么身为朋友,且不说是不是玩得最亲密的那种,就作为一个时不时要碰面说话的人,你有什么理由不回微信?

平心而论,生存压力过大以及生活节奏过快让每个人都被N多琐碎的事束缚住了,所以在收到微信的那一刻没有及时回复的,隔工作八小时的时间没有回复的,甚至隔天回复用“太忙真的没时间”的理由予以搪塞的,我觉得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发了信息不回,过几天主动贴上来的,要么是闲得来唠嗑,要么是因为有事相求了。只能让发信息的人理解为“自己真的一点都不重要”。 这样的人,请你狗带好吗?

在上一篇《人活着,谁还没失去过几个朋友》的那篇文章里,我提到了一项哈佛大学的研究数据报告—— 人在25岁时的朋友最多,在此之后,新认识的朋友数量和熟人数量会低于失去的朋友。 或许是正处于就快抵达这个年龄的阶段,和一些朋友联络的亲密程度也大不如从前,内心会冒出一种怀疑的声音,是否已经在和一些朋友日渐疏远了。

答案是—— Yes 。

或许就是从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那一刻开始吧,我们正式承担起自己的生存责任,都更专注自己一些,而不去管别人的闲事。听一些“过来人”指导年轻人要放弃无效社交,所以我们就尽可能地用“一个人、一件事有没有用”来衡量是否有社交的必要。

或许我们从未把亲密朋友列入无效社交的范畴,但伴随着这样“实用社交”思维的侵蚀,我们是否还一如当初一般真诚地对待朋友所说的话,即便不是每句都认真回复,又能否做到十句中有五句不是搪塞?对于朋友的难题、焦虑,又是否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予以认真思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我的恼火来源于我真的不希望自己 从此成为对方“情感消磨完毕,只剩实用”、“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我大可以心生怨念地吐槽:你不理我,老娘还不想理你呢!然后再在对方发来信息的时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甚至脾气再差点,果断无视,从此减少往来,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还不是变成路人而已。

可我生性孤僻,大多时候都喜欢和自己相处,即便能一起玩儿的朋友很多,能真正走到心里的朋友却很少。朋友当然不是一种毫无利益牵扯的关系,只不过我们的 第一位的利益并不是金钱,而是情感。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天平,都希望在乎的人也在乎自己,我热脸去贴的都是我关心在意的,我不强求对方也做到一样的关心在乎,毕竟世界上不存在完全对等的情感关系,但至少我希望在我愿意去靠近你的时候得到的不是冷屁股。

但我们也的确不能单方面地乞求一段友谊的展开,两个人能成为朋友的 最大前提就是互相欣赏,互相关心,互相依赖。 如果真的看重一段关系,就请认真对待。如果只是奉行有效社交,也请以一个“实用朋友”的身份,来维系生而为人的礼貌。不然, 这样的事多了就真的友转路人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