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的内参有曝光而目的基因条带却空白——个人经验荟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2019年2月17日,星期日,小雨
今天天气特别冷,我非但没有像昨天那样睡个懒觉,反倒早早就行了。
因为我还有最后的一些实验要收尾一下,然后告别实验室两个月左右。有些伤感,回首两个月来在实验室成长的点点滴滴,有过辛勤的汗水,有过失败的苦恼,有过成功的喜悦……
当我刚掌握了一些实验技能的时候就要无情离开,真的有点不舍,毕竟等我在此归来的时候,这些技能都可能还回去了。
不管怎么样,这只是暂别,刚好可以把前期的数据做一下梳理,然后更好的设计、筹划后续实验。
到了实验室,把最后一波免疫组化后续部分完成。把昨天洗脱的WB继续完成(这个洗脱液效果还可以。但结果没有多大的改善。有一个新的发现,就是曝光时间。这次我按照说明书的图例介绍,将曝光时间调到600秒,居然爆出来了。)

针对昨天的问题——WB内参有跑出来,目的基因条带却空白,今天做个解答。
1、一抗、二抗是不是搞混了?
答:结合两次实验结果,表明我没有把一抗二抗的种属搞混了。
2、胶切错了,使得目的条带遗漏?
答:切胶也没有问题,就是内参条带切的有点问题,抗体说明书的分子量是36KD,实际分子量是39KD。
3、组织蛋白表达量太少了?
答:这个可能性最大,目前我的WB蛋白量是30ug,进一步可以考虑用到50ug左右。
4、因为目的蛋白是催化酶,会不会提蛋白时没使用相关蛋白酶抑制剂(如cokertail等),导致蛋白丢失?
答:PMSF这个蛋白酶抑制剂效果还可以,将来有条件可以考虑联合其他蛋白酶抑制剂。
5、蛋白(两周前提的)放置时间太久了以致于蛋白降解了?
答:可能也有这个因素,导致蛋白用量下降,推荐提完蛋白尽快完成。
6、转膜时间(300mA,2h)太长了,导致蛋白穿过膜?
答:有两个目的蛋白。今天一个蛋白(64KD)被我曝出来了,另一个蛋白(52KD)始终是空白。高度怀疑转膜导致蛋白丢失。参考了别人的建议可以按下面方式设置转膜条件:200mA,1分钟/1KD。
7、电泳液时间太久了(我太懒了,用了别人的电泳液——十天前,跑过一次)?
答:实践表明影响不是特别大,可能影响蛋白在膜上的均质性。
8、曝光时间太短了?
答:对于表达量非常低的蛋白,建议把曝光时间延长。比如今天我把曝光时间设置500秒,在300秒的时候才看到条带,尽管很微弱,但也找到了结果,这给问题排除带来很大帮助。

补充两个问题:
9、是不是抗体的浓度问题,可能是太低了,可以提高一下?
答:对于52KD的蛋白,我提高了一倍的浓度,还是一样没有曝光出来。所以对于WB白片,这个浓度影响力应该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
10、曝光液的敏感性问题?
答:这个是比较关键的因素之一。在第二次跑胶,在蛋白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我控制了转膜时间,<90分钟,配制了新鲜的抗体,同时使用了特超敏的ECL曝光液(第一次只是用了加强型ECL曝光液),这次效果就特别好。所以我建议使用特超敏型曝光液。

是时候Say goodbye了, 但我相信这不是forever!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