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级能量怎么排序的?

如题所述

能级能量的高低顺序可以由一些常见的规律和公式描述。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能级能量排序规则和公式:
1. 规则一:能级的主量子数(n)越大,能量越高。具体而言,能量为 E ∝ -1/n²,其中 E 表示能量。
2. 规则二:在具有相同主量子数的能级中,角量子数(l)越大,能量越高。这与电子的轨道形状有关。例如,在氢原子中,主量子数为 n 的能级中,当 l = 0 时是 s 轨道(能量最低),l = 1 时是 p 轨道(能量次低),依此类推。
3. 规则三:在具有相同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的能级中,磁量子数(m)越大,能量越高。磁量子数表示电子的轨道角动量在磁场方向上的分量。具体而言,能级的能量与 -m² 相关。
举例说明:
考虑氢原子的电子能级排序。根据规则一,能级的主量子数越大,能量越高。因此,氢原子的能级顺序为:
1s < 2s < 2p < 3s < 3p < 4s < 3d < 4p < 5s < 4d < 5p < 6s < 4f < 5d < 6p < 7s < 5f < 6d < 7p < ...
其中,数字表示主量子数,字母表示角量子数和亚轨道。在这个顺序中,能级的能量从低到高逐渐增加。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考虑氢原子的 2p 能级和 3s 能级。根据规则二,2p 能级的角量子数大于 3s 能级的角量子数,因此 2p 能级的能量高于 3s 能级的能量。这意味着 3s 能级的电子比 2p 能级更靠近原子核,具有更低的能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