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能力出色,有的人却一辈子碌碌无为?

如题所述

为什么都要一样呢?每一个人的基因不一样,他们的智商、努力程度,他们的情商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拥有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16
我觉得这与人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另外跟身边的环境因素也有很大的联系,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
第2个回答  2021-02-16
我觉得这个和天赋和后天培养都有关系吧,有的人可能性格方面就是不擅长交际,也不善于表现自己,而有的人就是非常善于表现自己,能够让自己在一群人当中脱颖而出。
第3个回答  2021-02-16
主要是每个人的生活追求和目标不一样,所以个人动力不同,那么取得的成绩也不一样。
第4个回答  2021-02-16

电影《一代宗师》中,叶问说:“我见过了高山,才发现最难过的原来是生活。”

人生实苦,我们每个人终究要自己去面对孤独,有些难题没有人能帮你,只能你自己去克服;甚至有时候你得接受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努力之后的徒劳无功,然而就算这样,我们也永远不能丢了重新出发的勇气。

那么,为什么在差不多的环境和条件下,有的人能力出色,并且越来越优秀,而有的人却一辈子碌碌无为呢?区别就在这三点。

今天,我要从经典读物《老人与海》这本书出发,来和大家一起谈谈这个命题。老人圣地亚哥身上很多优秀的品质和精神,细细品味,都是非常珍贵而值得我们学习的。

品格上-坚毅,有耐心

老人圣地亚哥,已经连续八十四天出海没有捕到鱼,大家都等着看他笑话,而他依旧每天坚持出海,并且从未对自己丧失信心。

一位年纪这么大的老头,在远离岸边的海上钓到了一条大鱼,并且与大鱼僵持了三天三夜,累得几乎没有合眼,并且后背和手得一直用力拉扯着鱼线。

哪怕双手已经血肉模糊,眼角也被磕破了,左手连续抽筋了两次,被大鱼突然的拉扯跌倒了好几次,他依然苦苦坚持着,他告诉自己:不能因为一条鱼就让自己丧命了。

他每天早晨都强迫自己吃点生鱼片以保持体力,尽管对这个“庞然大物”没有十足的把握,但依然仔细观察着,伺机而动、随机应变,耐心地等待大鱼先“露馅”。

最后,在成功打败了这条他这辈子遇到过的最大的,并且他自己也非常欣赏的大鱼之后,在返航的路上又一路遇到来抢夺他的“战利品”的鲨鱼,老人疲惫至极,不想再战斗,却依然战斗到鱼肉被吃干净那一刻,用上了所有能用上的“武器”。

好不容易抵达熟悉的岸,竟然是爬着上去的,可以想象,这位老人挑战了自己怎样的生理极限,最后倒在床上沉沉地睡去,一睡就是两天。

在读此文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人真的太坚强了,他用自己的毅力和耐心的坚持,挑战着大鱼的体力,他最终能征服这条大鱼,除了他非常精湛的捕鱼技术和经验之外,离不开他坚毅的品格。

不禁想,现在的年轻人,打着一份平凡的工,不是嫌弃工资少就是嫌弃工作太累,殊不知,这山望着那山高,却从来不懂得在辛苦中坚持,而那些有专业+懂得坚持的人,最后都不会过得太差。老人身上的这种“职业精神”,是很多能力出色的人的必备素质。

精神上-相信自己,乐观自信

虽然前面的八十四天老人出海都空手而归,而在第八十五天来到海上的时候,老人依然对自己说:“我只是不再那么幸运了。可谁知道呢?也许就是今天。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正如我很喜欢的名著《飘》中斯佳丽对自己经常说的那句话一样:tomorrowisanother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老人圣地亚哥也一样,也把每天都当成是最荣光的那天来努力和期待。

在和大鱼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老人鼓励自己:我总该做点什么,我能做的事情还很多。在不是非常确定自己能否应付这条大鱼的时候,他回想自己每天都有喝鱼肝油、吃海龟蛋,他一直在补充这两样强身健体的东西,为应付十月的大鱼做准备。

他总会提醒自己:我还不算老,我相信我可以的。在想办法战胜对手的路上,也一路通过自我鼓励和暗示,让自己更有信心。而正是这股信念的力量,支撑着老人在茫茫大海上战胜大鱼并清醒地返航。

《尼克.胡哲给自己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只有自己知道。而当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自己感动的日子。”

最后老人躺在自己的床上醒来,男孩问他:“你一定吃了很多苦吧?”,老人只轻轻地说了一句:“足够多。”其实老人不说男孩也能看得出来,他是通过了何其艰难的博斗,才战胜这条比船还大的鱼,而这中间,也藏着老人多么不屈不挠的灵魂和精神。

他相信自己有很多的手段,他知道他总会有办法的,他也确实做到了,尽管后来鱼肉还是被鲨鱼吃干净了,但老人的精神,将影响着千千万万有幸读到这本书的读者。

一个真正优秀的、能力出色的人,首先是自己看得起自己,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想方设法,积极去战胜那些需要战胜的困难。圣地亚哥,就是这样一个积极的老人。

行动上-知道自己的使命,永不言弃

“你生来就是个渔夫,如同鱼生来就是鱼。”

这是书中让我感触非常深的一句话。试想,多少人抱怨时运不济,命运不公,而圣地亚哥老人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无论结果如何,每天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有运气当然好,可我宁愿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当好运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这是在第八十五天出海的时候,老人圣地亚哥把四根鱼线笔直的放入不同深度的海底,并让他们保持垂直的时候的内心独白。

而在前面与鸟儿的对话中,圣地亚哥对鸟儿说:“好好歇会儿吧,小鸟。然后你就得继续往前去,去试试自己的运气了,就像么个人、每一只鸟或者每一条鱼那样。”

可以想象,他也是如此看待自己的使命的。不管前路如何,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出发时,往前去,才能知道自己的运气。

在海上“苦战”了整整三天三夜,使出浑身解数甚至差点丢了老命才拿下的大鱼却被鲨鱼们吃掉了。这是多少恼人的事情。

可是,老人没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他只是轻轻地说,怪自己出海太远啦。现在船上没有沉重的负荷了,反而行驶得很轻快。快点回家去吧。

好像这些得到和失去,在老人眼里都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没有大喜大悲,只有默默地付出、尽力而为,然后听天由命。

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那他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圣地亚哥老人,就是尼采所说的这种人,可以想象,等在身体恢复后,不出几天老人依然会出海的,因为打鱼就是他这一生的使命。因为心中的使命,无论际遇如何,他都永远不会放弃。

而这个品质,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关键。

写在最后

正如圣地亚哥老人一样,除了小男孩,没有人能看得起他,也没有人能认为他会钓到大鱼,除了小男孩,周围所有的人都对他没信心。

然而,当别人看不起你时,最好的做法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老人一样,做好这三点:品格上要坚毅,有耐心;精神上要相信自己,乐观自信;行动上要知道自己的使命,并永不言弃。

在这漫长的一生中,很多时候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往往也正是这三点。

作家王小波曾说:“生活就像一个曲折漫长的故事,或者像一座迷失的迷宫。很不幸的是,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这种生活需要改进。”这是很可怕的。

真正能力出色的,想要变得越来越优秀的人,应当和圣地亚哥老人一样,不忘初衷,砥砺前行;坚持不懈,努力耕耘。

谨以本文,与君共勉。如果你也想让自己变得更好,让生活变得更好,不如点击下面这个链接,一起来读读《老人与海》这本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