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些星际科幻小说

要求:
国产。。。外国都可以啦。。甚至外星的都行。。。
当然国产的优先考虑。。。外国的翻译过来之后。。有点看不惯。。。
最好是电子书啦~

注意不要那种星际玄幻。。。也就是掺杂了那些魔法啊,修仙之类的。。然后世界观既不严谨人物性格描写又不细腻。。。最后弄得那本书变得,不伦不类似的。。。(当然,如果你觉得那本书写的实在是好的话可以推荐下。。。)
不要游戏动画同人。。。

满意有加分。。。最高200。。。先放50分下来~

一本书不管从哪页看起,5分钟后还不能吸引你,请毫不犹豫地扔掉它。
卫斯理的咱有全集哦……

孤儿远征军

作者是美国的罗伯特·比特纳,故事的背景是2040年,人类受到了虫人的袭击,他们改造木卫三作为殖民地球的前哨基地,他们驾驶着大石头冲向地球上的大城市,巨大的能量使城市瞬间灰飞烟灭,而激起的烟尘使地球陷入又一个冰川时代,恐龙就这么灭绝的。人类也快要在地球饿死了,地球派出了自己的突袭队,要在木卫三和敌人决一死站,但是派出的一万名士兵必须都是孤儿,他们了无牵挂。詹森·万德是个普通高中生,他的母亲在虫人第一次袭击众丧生,他因为心情不好把惹他的人“屎都揍出来了”,随后大家明白了这不是对美国的恐怖袭击而是对地球的宣战,他加入了部队。经历艰苦的训练,他成了四等专业军士,而在远征战中,他目睹了刺刀见红的战争,由于战争的残酷,一万人只剩下八百人了,他一个四等兵最后被升为将军,领导整个战役。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也是最艺术的行为。詹森·万德是个《麦田守望者》似的彷徨青年,经过军队的训练和战争的洗礼,他终于成长成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故事的叙事风格像《麦田守望者》,尤其是主人公詹森叙述故事时毫不在意的调调,背景像《安德的游戏》,而战争的残酷又像《西线无战事》。但不管怎么像,这是一篇让你笑着哭的作品,他不仅塑造了詹森这一主人公形象,还有马屈法官,奥德训导长,希伯教授,阿里·克拉因,芒奇金,麦茨格,波,咪咪-小泽他们是这场战争的亲历者,创造者,他们共同的努力拯救了地球

星船伞兵(这个经典)

《星船伞兵》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科幻大师罗伯特・海因莱恩的代表作,荣获1960年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执导《机器战警》、《魔鬼总动员》、《本能》等高票房影片的国际级导演保罗・范赫文于1997年将其搬上银幕,创下了一亿两千万的票房佳绩。
《星船伞兵》是一部令人动情的成长小说,一个富家子弟经过严酷的训练最终成长为强悍英勇的星船伞兵,参加到地球舰队与邪恶外星虫族的惨烈星战之中。
海因莱因的不俗之处在于:他能够在游刃有余地保持小说故事强大吸引力的同时提出自己鲜明的思想与观点。本书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特我,它既是一部火爆的情节小说,也是一部耐人寻味的思想小说

老人战争

作为2005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候选作品,约翰·斯考茨的《老人战争》使得我们在阅读它之前就先有一个良好的印象。事实上,《老人战争》也确实是值得一读的故事,尽管很多人会觉得这部小说与其他的星际战争故事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老套的题材上,约翰·斯考茨不能玩出新的花样来。
小说的引人之处并不某个曲折的故事。就整个情节而言,一言以蔽之:主人公为人类的生存而与外星人作战。因此可以预见,这部作品并非要在曲折离奇上有所作为,阅读的快乐应当来源于小说的细节。
那么细节隐藏在哪里?首先是斯考茨的语言风格。如同很多战争题材(包括非科幻)的文艺作品一样,小说采用了充满幽默、诙谐、略带粗野但随时能让你发笑的语言风格,这至少让你的阅读体验不会过于沉闷。一些人物的个性十分鲜明,因为作者希望在他们身上看到喜剧效果。这并非是新鲜的手法,但用好了也不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故事里,人类不是仅仅与某一个外星种族作战,恰恰相反,我们有很多敌人。有些敌人是十分强大且难以捉摸的,而有些外星种族则又傻又滑稽。很多年来,在故事的世界里,人类饱受哥斯拉的侵袭和威胁,现在,终于轮到我们在别人的地盘上扮演这个不光彩的角色了。当然诙谐只是一方面,斯考茨丰富的想象力不仅完善了外星文明的外观结构,对其特有的文化属性也加以精雕细琢,一个个神秘的“文明”便呈现出来。尽管这并非小说的重点,所泼笔墨也比较有限,但“外星人”作为“类型科幻”的一个经典元素,已被作家充分地展现出来。
如果我们对这部小说的考量仅仅停留在一场又一场的战斗上,那是远远不够的。须知,主人公约翰·佩里是以75岁的高龄参的军,这样一个特别的开场必然给这部作品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关于人,关于人性。我并不想自作多情地对《老人战争》在哲学、伦理学上的探讨进行过于夸张的拔高,因为这毕竟是一部小说,不是学术论文集;但是显而易见,如果一部小说贯穿着两种生活——或者说两种生命经历的对比,对于过去“在地球上生活”的回忆,对于婚姻、爱情的怀念,那么你不得不在这方面做些思考,不管是你自己所想,还是跟随作者的暗示去想。在故事的后半段,佩里遇到他的亡妻——用他所深爱着的妻子的DNA所复制出来的人,但身体里却有另一个与她无关的人格。他应该如何面对这些?他应该对他们的关系做出如何的界定?而那个女人,她又该如何看待这个并不是她、但却是她身体的丈夫的男人呢?这段情感冲突有可能被人认为落入了科幻言情的俗套,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爱情都是个俗套,不是么?
因此,我认为《老人战争》是一部非常丰满的作品,它在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的故事上都有吸引你的部分:稀奇古怪的外星场景、奇特的宗教文化、残酷的战争场面(你爱看外星人把人类当营养早餐来处理么?读这部小说就对了)、搞笑的角色和故事、纠葛的人类情感,以及伦理学和社会学的思索。战争加外星人的题材,早已在科幻故事中出现了无数次,但只要这个故事能呈现出一种充实的立体感,那就是一个好故事。
最后说一个不太切题的,《老人战争》在人物的对话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场景的描绘也相当细致,而且作者放弃了试用大量修辞来制造阅读美感的策略,人物的心理描写也不加过分雕琢,多描写而少叙述,而且从不大加评论。简而言之,在笔法上,斯考茨舍华丽而取朴素。这样一个特点所带来的一个福利是:当在阅读中体验完小说的画面感之后,你不得不想到,这部作品天然地就是一个剧本,它是很容易原汁原味地改编成电影的。不知何时它会被搬上银幕。
小说的结尾并不是那种“大结局”式的收尾——这倒是通俗小说家比较喜欢玩儿的一手,2006年,《老人战争》的续集《幽灵兵团》已经出版,星际战争迷们终于可以继续关注人类的命运了。

深渊上的火(太空歌剧复兴之作)

弗诺·文奇,作为塞伯朋克流派中活跃至今的作家,弗诺·文奇拥有极高的声誉,在硬科幻小说写作方面很有一手。他的小说逻辑严密,情节紧凑,展示出科技的奇妙之处,尤以细节的缔造和令人惊叹的预见力著称。大量细致又经得起推敲的描述让虚构出的“异世界”及生活其中的科族几可乱真。和他本身的科学素养大有关系,弗诺·文奇本身就是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阅读文奇的科幻小说,绝对是一种享受。
文奇并不多产,但他的每一部小说都可称得上经典。1987年的《真名实姓》使他声名大噪,1992年的《深渊上的火》获得雨果奖,2000年又以该书前传《天渊》击败《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再获雨果奖。

黑太阳

《黑太阳》的故事始于最后一艘“太空播种计划”飞船即将离开地球之际。这艘量子飞船将带着最后一群冒险家以波态的方式跨越广漠的宇宙星空,直到遇到足够大的引力使它恢复为正常的物态。人们原本想通过“太空播种计划”将文明的火种洒遍星宇,可是这一伟大计划的倡导者——太空播种组织,却已经被妄自尊大的赫尔曼·斯特克和他庸俗的助手欣奇弄得一塌糊涂。发射场外,一群极端环境保护主义者想方设法阻止飞船升空。他们卖通飞船的安检主管吉那斯·罗克,在飞船上安装了一枚炸弹。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想终止“太空播种计划”。卡洛斯·蒙德拉贡,一个年轻的墨西哥非法移民,计算机高手,怀着他的星际旅行之梦潜入飞船,成了一名偷渡者。斯特克和欣奇在飞船起飞的最后几分钟接管了飞船。飞船发射升空,罗克的炸弹也被拆除。不知过了多少时间,量子飞船在一个已经死亡的恒星附近恢复成常态。醒来的人们发现,这颗恒星只有一颗行星——极端寒冷,毫无生气,但是在着陆的过程中,飞船的探测器却侦测到一个神秘信号。飞船上的乘员也发现在行星的冰盖中央有一组显然出自外星人之手的巨大建筑。
飞船着陆后,斯特克不顾专家们提出的在行星地表下修建生活区的建议,坚持将飞船上所有资源都集中到旨在使飞船再次进行空间跳跃的发射场上。当一些尸骨以及其它陌生的古器物被发现时,神秘的气氛开始在这颗行星弥漫,并愈来愈浓重起来。当前往神秘信号源进行探险的探险队失去联系之时,黑太阳行星上的人们已经没有多大选择的空间了……

计算中的上帝

《计算中的上帝》(Calculating God,2000)是加拿大科幻作家索耶本人最满意的作品。但可惜的是,这部作品在2001年的“雨果奖”角逐中,败于J.K.罗琳的《哈里·波特与火焰杯》,最终与这一科幻大奖失之交臂。提起此事,索耶火气十足,他说:“我六次进入雨果奖决赛,六次空手而归。每次我都很失望,但只有《计算中的上帝》那次真把我气坏了。他们把奖颁给了《哈里·波特与火焰杯》!那是一本好书,但它不是科幻小说!”
索耶有充分的理由为此气恼,因为《计算中的上帝》的确是一部具有震撼性的、不可多得的科幻佳作,而且这种震撼性完全出自真正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想像。
有人说科幻小说是点子文学。虽然这一说法隐含着对科幻小说的贬低,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道出了科幻小说的特性。回想一下你读过的科幻小说,难道不是先想到其中的怪异的想法(诸如隐身、波态飞船、时间旅行等).而后才是主人公的奇遇?“点子”是科幻小说的灵魂。《计算中的上帝》再次证明了科幻小说的这一特性,它不是用动作等好莱坞的要素,而是用想像,真正的想像,征服了读者。
《 计算中的上帝 》的开头便很新奇:一个蜘蛛形外星人闹剧般出现在多伦多博物馆,求见古生物学家。但“新奇”只是索那制造的第一个效果。很快,外星人霍勒斯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破解不同星球文明的周期毁灭之谜。随着研究的推进,两个让人大吃一惊的事实显现于我们面前:地球史前的五次物种灭绝周期与两种来访外星文明远古时期的物种灭绝周期完全相同,似乎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操控着文明的进程;几个更古老、未曾经历过这种周期性毁灭的文明则已经将自身电子化,藏身于行星内部的超强掩体中。故事至此,索那成功地将“新奇”变成了“惊奇”。故事向着更加出人意料的方向发展,自私的古老文明为防止新文明对其生活的干扰,竟然用方舟将猎户座一等星引爆成了超新星。正当超能粒子流即将再次灭绝三个智慧种族时,奇迹出现了——一只仿佛从另一个宇宙“伸”过来的巨掌,挡在了超新星与三颗文明星球之间!震撼!此时,你的感受也只有震撼能形容了。

安德的游戏系列

《安德的游戏》的故事背景是人类步入太空时代,但却在短短数十年间遭到一种外星智慧生物--虫族(bugger)的两次袭击,史称'第一次入侵'和'第二次入侵'。
在'第二次入侵'中,人类的主力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然而一个名叫马泽·雷汉(Mazer Rackham)的指挥官仅靠一支小舰队竟奇迹般的消灭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虫族舰队,从而挽救了人类。
现在八十年过去了,人类将面临'第三次入侵',而人类唯一的取胜之道是再次出现一个马泽·雷汉式的天才指挥官。国际舰队的高官们深知此道,他们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天才儿童送到太空战斗学校,希望能培养出一个理想的指挥官,但数十年的努力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幸运的是,就在最后的十年间,太空战斗学校的校长格拉夫上校(Graff)似乎找到了最后的一线希望--一个名叫彼得·维京(Peter Wiggin)的天才儿童出现在他面前,格拉夫几乎已经认定了这个孩子就是他所要寻找的目标,然而经过几年的观察,格拉夫发现彼得虽然还是个幼儿,却已经表现出极其邪恶残忍的天性。于是他劝维京夫妇第二胎生个女孩,希望她拥有其哥哥同样的智慧而天性较为温和。在这种情况下,维京家的二女儿瓦伦蒂·维京(Valentine Wiggin)诞生了,然而讽刺的是这个女孩太柔弱太善良了,与她的哥哥恰成两个极端,同样不适合成为指挥官。
维京夫妇被破例允许生第三胎(当时的法律规定每对夫妇只能生两胎),于是维京家的'老三' (Third)出世了,他果然如预期般在性格上是彼得与瓦伦苔的混合体。他的本名叫安德鲁·维京(Andrew Wiggin),然而他更喜欢称呼自己为安德·维京(Ender Wiggin),因为他的姐姐瓦伦苔自小如此称呼他,无论如何对他即将扮演的角色来说,这个名字似乎是个好兆头,他也许正是这场战争的'终结者'。
安德无疑是天才中的天才,然而他是否能成为格拉夫理想中的指挥官仍待考验,而对此格拉夫比安德更为紧张,因为他知道已经没有时间再选择下一个候选人了,成败在此一举。
于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却关系到整个人类命运的战争在太空战斗学校悄悄地展开了......

千年战争

坍缩星的发现,使得星际旅行成为现实,但人类派出的数艘星际探险飞船却离奇失踪,地球方面认定,是一个叫做“托伦星人”的外星物种对人类进行了攻击。
一支由人类精英组成的小分队被派往外太空,他们的任务是征服托伦星人,斩草除根!这是一场漫长的战争,漫长到可以称之为“永恒”。当九死一生的的主人公曼德拉终于有一天获准退役,回到阔别已久的地球,却发现由于超光速旅行产生的“钟慢效应”,地球早已逝去千年,物事人非,而他所要保卫的人类,也变得像外星人一样陌生……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科幻小说,不仅仅叙述了惨烈的战争场面,更记述了战争给人类心灵造成的永远难以弥和的创伤。该小说荣获“雨果奖”和“星云奖”双重大奖,被誉为“最值得回味的战争小说”。

这些都是我有的,给我邮箱我发给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我强烈推荐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对于这个永恒的传世经典我真的没什么可说的,如果喜欢看科幻而没看过基地系列真的是一个莫大的遗憾,无与伦比的剧情和逻辑,庞大而复杂的背景,基地给我带来的震撼超过其他任何一部科幻小说,不愧为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西莫夫,其宏伟的想象力让我完全折服
简介:《基地》是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和他的机器人小说一起成为科幻小说中的经典。《基地》是由一系列故事构成的,除了《基地三部曲》外还有基地前奏和基地续集,其中《基地三部曲》分为《基地》(Foundation)、《基地与帝国》(Foundation and Empire)、《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在这个系列中阿西莫夫创造了一个未来的银河世界,心理史学家哈里·谢顿预见未来银河人民将会经历长达三万年的黑暗时期,于是找了一批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到银河边缘的一个荒凉行星建立“基地”,整个故事即以“基地”的兴衰为线索。

如果有人问我我看过的最好的科幻长篇,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出“基地系列”这个答案

还有就是道格拉斯·亚当斯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目前科幻世界出了其中的两部,为《银河系漫游指南》和《宇宙尽头的餐馆》,还有三部估计科幻世界会陆续推出,其文笔极其辛辣幽默,看的时候我无数次的笑到喷饭,无数次的佩服亚当斯的风趣幽默,“原因?没什么原因,事实上,原因去吃午餐了”。这个系列被欧美誉为喜剧科幻的圣经,为了表彰其卓越贡献,一颗小行星的名字也以书中男主角“阿瑟”命名,剧情荒诞到了一定境界,但是正式这种极其的荒诞成就了这一伟大系列

安德系列,一共有四本,《安德的游戏》《死者代言人》《屠异》《安德的影子》,系列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审视人类和虫族的战争,深刻探讨了种族,战争,正义等等等等……一套非常好的书,很值得一看

沙丘三部曲,《沙丘》《沙丘之子》《沙丘救世主》,呵呵,对于这个史上第一个包揽雨果、星云双奖的小说,还有什么好说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9-27
银河英雄传说 (永远的经典) 气势磅礴,人物丰满,逻辑严谨,语言优美,读起来酣畅淋漓

师士传说 (算不算老书呢,不过方大的书还是不错的) 属于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书,只是结尾仓促了点
第3个回答  2008-09-28
第4个回答  2020-05-29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科幻小说非常不错《风起智能》,里面不论是故事性还是逻辑性都是非常强的,推荐给大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