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步长和臂长可以测出那些物体的长度

如题所述

用步长可以测操场的长宽、跳远等,用臂长电话线杆的间距、小河的宽度等。

一、步测

用双脚测量距离,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步子有多大?走的快慢有个谱。不然,也是测不准确的。

《队列条令》上对步子的大小有个规定,齐步走时,一单步长七十五厘米,走两单步为一复步,一复步长一米五;行进速度每分钟一百二十步。

为什么规定步长一米五,步速每分钟一百二十步呢?这是根据经验得来的。无数次测验的结果说明:一个成年人的步长,大约等于他眼睛距离地面高度的一半,例如某人从脚根到眼睛的高度是150厘米,他的步长就是75厘米。

还有一个经验:我们每小时能走的公里数,恰与每三秒钟内所迈的步数相同。例如,你平均三秒钟能走五单步,那每小时你就可以走五公里。

二、用臂长尺测

臂长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划的铅笔(或木条)。

臂长尺上的分划,是按每个人臂长(手臂向前平伸,从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离)的百分之一为一个分划刻画的,所以叫臂长尺。比如,某人的臂长是60厘米,那么臂长尺上的一个分划就是6毫米。有了臂长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标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长尺测出距离。

臂长尺上的每个分划是臂长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标的高度(或宽度)占一个分划时,也正好是距离的百分之一,占两个分划,就是百分之二。这样,根据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离:目标高度(间隔)=100(臂长)∶分划数(臂长尺),就可以得出求距离的公式:

距离=高度(间隔)×100分划数

例如:测得前方电话线杆的一个间隔,约5个分划,我们知道一般电话线杆间隔是50米,那么到电线杆的距离是:

50米×100=1000米。

扩展资料

手臂目测法:

伸直右手手臂,竖起拇指放在右眼正前方位置。先闭左眼,对右眼沿拇指看到第一个点事物(测量目标)做出记录,右手大拇指不动,然后闭上右眼,用左眼沿大拇指记录第二个点事物,然后根据经验

估算两点事物间目视的大致距离。如一个士兵正常每步75厘米,普通成年人身宽五十厘米左右,楼房层高三米以内、三扇的窗户宽在两米左右,两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一般为50米。用目视测距范围内可利用的地物估算出两眼间目视的大致目标区域距离。

人的瞳孔间距约6cm,单臂长约60cm,二者之比为10倍。相似三角形原理。因此:

两点事物间距 × 10 = 目标距离(这种测算方式只能大致估算距离,误差因人估算能力有所区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目测距离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