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

如题所述

刘慈欣诸多作品中一以贯之的科学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正在真真切切地塑造着为数巨大的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模式。《流浪地球》包含了刘慈欣作品中的最核心的一些母题,他坚信人类必须走出太阳系,就像当初必须走出非洲,必须经过大航海和殖民时代,这样才能获得新的生存空间,避免毁灭,不断进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8
春节期间看了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颇有一些感想,于是记录了下来。
THE WANDERING EARTH
《流浪地球》上映后很快凭借良好的口碑,在春节档的一系列大片中脱颖而出。“刘慈欣”、“中国科幻片元年”、“媲美好莱坞特技”等标签在此期间来回冲刷着观众的视线。
“人红是非多”,影片也一样。
我是中国航天员刘培强
今天我们姑且先简单略过影片本身的“国内首次媲美好莱坞特技”之类的讨论(这无疑给本作品的推广带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单纯聚焦到电影故事上来。
私以为,《流浪地球》很值得一看。
射高高
首先,这是一部用心的作品。这里我们不再展开讨论关于万达撤资、“客串演员”吴京自掏腰包、演员自降工资等侧面故事,单纯从观影感受上来评价。
每一部电影,基本都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流浪地球》,是创作者们很用心地讲述的一个故事。基于“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流浪地球》这一IP,作品本身的起点,就是严肃的。在观看《流浪地球》的时候,影片就不时地给人一种“这很刘慈欣”的感觉。
影片刚开始不到十分钟,人类被随机抽签进入地下城生活这一情节,就已经第一次击中了我。一句简单的旁白大概是说“进入地下城的资格由抽签决定,任何人不得转让、赠与他人”——这话马上触发了我一阵简短的思考——为什么进入地下城需要资格?只能说是新的环境无法保证大家都活下来了。那么那些被留的人,是否就意味着牺牲?为什么是抽签?没有更合理的方式了吗?我们很容易马上抵触“金钱买卖资格”这一选择方式但是应该选择更好的基因吗?不,在生命面前,理应人人平等。这样简单的思索,很快帮助我确立了影片严肃、冷酷的基调——这很刘慈欣,在表现人类之于宇宙、历史的渺小时,依旧是那么残忍而合理。
抽签决定
影片中的一个核心主题是关于“希望”的讨论。导演从多个角度去讨论希望——班长字正腔圆地念叨着“希望是我们这个时代像钻石般宝贵的东西”、韩朵朵那段冗长而令人尴尬的动员、刘培强慷慨就义前说的“选择希望”。然而,在主人公团队历经劫难后,moss还是冷静地宣布了地球其实早已经被放弃。镜头快速切换着展示着各个角色被现实狠狠抽中耳光的表情——这很刘慈欣,在人类使劲折腾拼命挣扎以后,让措不及防的现实来嘲笑人们之前的无畏是多么的无谓。
这种被现实狠狠击败的惨况结合观影时长的“命不该绝”甚至都不需要BGM的“抑久必扬”来提醒观众转折点即将到来。这一幕很燃。让人想起《三体》中,罗辑悟道“诅咒星球”那一幕。刘启直视着广袤的宇宙,望着那些发动机发射的耸入天际的光束,想到了引爆木星的方法。大家于是乎再一次为这一点点貌似存在的希望垂死挣扎起来。燃是燃,但是过分的燃而不切实际,就会变得中二。科幻可以计算不精准,但真的不可以像诸多少年漫画一样以人的意志为力量之源。
嘴炮杀
当看到“引爆木星”这个想法冒出来时,很多观众大概都和我一样会质疑要是这个小年轻突如其来的办法能成事,这AI干什么去了,这联合政府的专家们干什么去了。当然,看过《三体》的我们,温馨又从容,微微一笑,知道这肯定是创作者们又一次想要玩弄读者的情节设定。果不其然,大家大动干戈好不容易让地球射高高,还是没有命中。moss表示,早就有人建议过啦,成功几率为0——这很刘慈欣,喜欢给主人公们一点点貌似存在的希望,然后让他们绝望,再让你们去继续挣扎,反复折腾。
让人想起罗辑那晚顿悟的“诅咒星球
心有不甘的地球君表示:不要停,I am almost there!
看来是没有办法了,地球君叹了口气,表示:你看那颗木星,它又大又圆。
木星:小地地,你那么小,能行吗?
关键时刻,前呼后应的情节设定再次出现:你知道加加林时代为什么不允许带酒上太空吗?不得不说,刘培强这瓶酒让很多观众醉了——一瓶酒把人工智能给灭了然后机器其他地方没坏,刘培强极其顺利地开启了人工控制模式。moss临终前表示“让人类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而刘培强用一句“没有人类存活的文明没有意义”来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
大家好,我是加加林。我不喝酒。
又是这样简单的镜头,其实背后同样隐藏着一些思考。人类是一种感性的动物,有时候保持理智是很难的。但是这期间的感性、理性的选择,孰是孰非有时候也是很难说明白的罢。
刘培强最终控制着空间站来到了地球和木星之间。爱是一道光,如此美妙,照亮我们勇气的未来——空间站剩余的大量燃料在被来自地球的光束点燃后,发生了巨大的爆炸,最终点燃了木星,然后产生了李一一所说的:很大很大,很大的一个波。这个波最终让地球脱离了木星引力,结束了木星危机——这还是很刘慈欣,大刘的作品,总是让我没来由的想起以前读过的这么一句话“真正勇敢的人不是那些只能看到希望的人,而是那些感受到了绝望依然能够坚持去寻找希望的人”。
Inside,I am much more
故事情节中当然存在一些值得吐槽合理性的设定,但是无法质疑的是,这个故事确实讲得很用心。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你知道我家XX有多努力吗所以不可以批评”,只是现在用心讲述故事的电影确实不多。对比那些基于“流量分析”能未卜先知“此片必成气候”的制作、对比那些哗众取宠强行拼凑最后整个故事支离破碎的制作,《流浪地球》的品质确实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作品本身存在一些bug,我们后面讨论。庆幸的是影片在这个故事的许多地方还是尽量地去表现得真实,也不乏许多反套路的情节。比如救援队的队员拼死“救下”了刘启的爷爷,却也只是让他多活了几分钟——这就是现实,有些牺牲和努力本来就不一定能产生价值;再比如说刘启想到了用发射台点燃木星后,不止一个地方的人也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在大事件面前其他人肯定有在努力;还有介于这两个事例中间的一段——主人公团队赶到后发现“饱和式救援”已经有人做了他们企图做的事情。这个事例一定程度上既说明了有些努力最终不一定管用,也说明了在故事主线的其他地方有其他人一直在做着同样的努力。这样简洁的暗线情节说明,其实也让整个故事格局变得更加饱满、大气。比起一根筋描述主人公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爽片,无疑影片在这些情节处理上让人感觉到更加真实。
很刘慈欣的一部作品
最后来谈谈影片中的bug。首先当然是作品本身的根基性的bug——“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么一个大胆而浪漫的想法。据说连作者刘慈欣本人也承认这是不大可能的。而刘老师的整部小说作品、我们一直讨论的这部电影,却都是建立在这么一个大bug上。其次还有许多其他情节,比如说前面提到的用酒灭了Moss,还有都到了那个时候了,怎么都还是得主人公那么费劲地开车呀?说好的无人车呢?百度的apollo呢?google的waymo也行啊?也有人吐槽两个铁人没有同时着地之类的。
影片或者说作品(有一些问题本身就是来自小说的)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让不少观众对影片吐槽不断。而针对演员的表现,包括说年轻演员的演技、甚或部分网友对吴京惯有的正面形象的反感,更是开始导致网上出现了一些过分激烈的谩骂。殃及鱼池的还包括只是提供客观评分平台的豆瓣app。
存在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只要不过激。就个人而言,还是推荐《流浪地球》的。
一起去浪啊
带着地球去流浪,多么浪漫的一个bug。最后附上个人比较喜欢的影片最后的旁白:
本计划将持续一百代人,尽管,我们不知道4.2光年外的新太阳,会带来什么样的新家园,但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这一绝望与希望并存,持续两千五百年的漫长宇宙之旅,史称“流浪地球”计划。
第2个回答  2021-12-11
早就听说过流浪地球的原作和电影没什么关系,读了原作后深刻了解到确实如此。原作中的时间跨度很大,通过主角的一生描绘了地球刚启程时的社会变迁,只花了大约一页描绘了途径木星的壮观景象,也没说有发生什么需要点燃木星的意外。更别说原作和电影的主旨甚至还有较为本质的区别,原作最后叛军将联合政府处刑,可谓民科害人愚民误事,电影中饱和式救援全球人民齐心协力救地球显得人民群众有力量。

并不想评价哪个主题更好,毕竟大谈三观某种意义上是个挺不入流的评价方法,重中之重应是作品把它的主题表现得怎么样。(顺带一提,大谈bug也是个挺不入流的评价方法,搞科普做分析欢迎,但说有bug就是烂作大可不必。)

原作中的悲剧反转显得造化弄人,不过,在长达2000多年的流浪旅程的伊始,在地球尚未漂流出太阳系之前,发生这个讽刺的插曲,最后却以“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结尾,倒有一丝沧海桑田的宏大的浪漫感。电影则不像原作那么着重描写在危机之下的人情淡漠,而是更加强调了地球的家园属性,全人类齐心协力守护自己的家园,排除万难带着母星一起流浪,照样也很宏大浪漫。

再多举几个例子,要是原作的主题集中在讽刺愚民上,那结局就该让发动机掉头,最终地球在氦闪中全灭,而像《瑞克和莫蒂》那种虚无主义荒诞单元剧,甚至可以选择不拯救世界,在世界毁灭前狂欢一把,拯救了世界我岂不是明天又要上班了jpg.

再顺便聊聊我阅读范围内的刘慈欣作品给我的感觉,首先他肯定和《瑞克莫蒂》那种不是一路子,他大抵的倾向确实在《三体》中可见一斑,例如“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不择手段的前进”,但也并非总是如此,会因设定的不同而改变。

例如,《三体》中说社会太柔和太女性化了不行,但《微纪元》中设定就是资源取之不竭社会无忧无虑,元首是个女孩,人民全体都像个孩子毫无问题,甚至比当今的人类世界要美好多了,或者又像《全频带阻塞干扰》那样通过角色之口表达要是全人类都享受宇宙之美就不会有战争了,很有理想主义理科生的感觉;《三体》中有黑暗森林,发现一个文明灭掉一个,《乡村教师》中却可以搞个碳基文明大家庭;《流浪地球》中讽刺愚民,不妨碍《中国太阳》的底层农民工逆袭。

大刘被吹的理由主要是在科幻点子上,这点没说错,不过我感觉他还挺喜欢描写社会的,虽然这方面确实不如科幻点子出色。或者说,他写的社会和角色是一种根据剧情需要/点子需要/作者三观经过简化的描写,复杂性不够大刘被吹的理由主要是在科幻点子上,这点没说错,不过我感觉他还挺喜欢描写社会的,虽然这方面确实不如科幻点子出色。或者说,他写的社会和角色是一种根据剧情需要/点子需要/作者三观经过简化的描写,复杂性不够。在宏大的尺度上描写社会时适当简化我觉得可以接受甚至还算搭配,不过这样确实容易招致不同意这种社会模式的读者的不满。我也称不上完全同意他笔下的社会,不过我觉得这是某种可能性,而我对可能性的接受能力向来挺高。

以及,大刘在科技细节的描写上,深黯写不明白的事就不要强写从而让一些爱捉虫的人抓住太多把柄的道理。《流浪地球》还是写得太早了,以至于他自己后来都说当初不该把数据编得太细。不过,其他的地方,他好像就突然不懂了。例如性别差异的描写,程心不行就是不行为什么要加一句她是女人呢,《全频带阻塞干扰》里说女孩都怕孤独,儿子喜欢孤独所以本质上不像女孩……我这个被人吐槽“人可以内向但总得达到人类社交需要的最低水平吧”的人感觉要性别认知障碍了。

这里虽然谈了点个人三观,但主要还是想说,这种和主题和剧情都没关系删了不影响的描写,冒着招致部分人口会不认同的风险,真的没必要啊。要是作者就是故意想搞刻板印象写男频文就算了,相当于主动筛选读者群体,看不惯就不看嘛,可大刘这我看更像不懂却强写,我想象得出他觉得自己身为男性像米沙一样比起社交更喜欢探究宇宙就张口来了句“女孩都害怕孤独”,和写十大页充满细节然而(其实连词比起然而用导致更恰当)漏洞百出的科幻设定一个性质,真的没必要啊。

不过我觉得大刘经常被人诟病的文笔其实不错,多好要看和谁比,但绝不能说不好,能让我对一些现实中不存在的经历产生代入感,对意象的掌握更是一绝。例如,《流浪地球》中,就将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哲学课上那个关于无限大的墙壁的谜题、那个时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结合在一起。意象上最集中的例子应当是《三体》中云天明的童话,一般人真想不出来。小说作者毕竟不是网抑云评论家,对故事整体氛围的把握比写几句优美的金句重要得多。
第3个回答  2021-11-28

    流浪地球绝对是中国科幻史诗作品,可以毫不含糊的给十分,这是中国科幻的起点,完全可以把它捧的很高。作为一部里程碑式作品,不能总是光明万丈,能从中借鉴反思出东西才是对中国科幻的发展最重要的,非常值得一看。但我们现在告诉别人,不是的,我们经历过的那些艰难困苦告诉我们,拯救所有人的最佳方式,永远是所有人都参与拯救自己,进行“饱和式救援”——10万、20万甚至150万牺牲了,但只要35亿人能够活下来,就代表着希望。就好像这部片,传统好莱坞科幻片灾难片,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强调的是英雄史观,强调的是没有主角团队就没有人类和地球的明天,但我们其实从来不这么说,很早就有伟人教导我们,人类的历史不是由一个个英雄推动的,而是由人民推动的。英雄史观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少了某个主角,人类就会灭亡?不会,少了主角,还会有另一拨“主角”成为主角,继续着推动历史或者拯救人类的进程。而“主角”之所以作为主角,很可能仅仅是他是一个亲历者、见证者。

第4个回答  2021-12-11
如何评价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是我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刘慈欣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最初发表于2000年《科幻世界》第7期。2000年,距离现在快二十年了。可想而知,当时读这篇小说时读者的震撼程度,当然,这被震撼住的读者也包括我。
《流浪地球》的故事并不复杂,但硬科幻很多,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的领域都有,要理解透彻故事的发生背景,还是有些烧脑的——当然,一旦理解透,您就必定为故事的设定感到不可思议,因而目瞪口呆。

那么,下面我简单说说这个背景:太阳即将发生灾变,地球人打算借助技术的力量从灭顶之灾中逃离。

一开始,人们有两种规避思路,一、驾飞船逃离;一、驾地球逃离。

驾飞船逃离只能带走一部分人,而且时间跨度为2000多年,飞船难以维护,而飞船内部创造的独立生物圈太小,不足以维持提供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源,最终被否决。

驾地球逃离,即是人类直接改造地球,通过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搬运至半人马座恒星轨道,实现规避太阳爆炸的灾难。

人类要撼动天体运动的轨迹,简单就是蚂蚁去撼泰山。

这是一个何其庞大、何其疯狂的计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