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压大小?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滑动变阻器使用时,应该与待改变的电路(我们假设它为R1)串联,根据欧姆定律。

1.在总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电阻增加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

2.待改变电路(R1)的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电阻增加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流过R1的电流减小,由欧姆定律,R1两端的电压减小。

3.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所以R1两端的电压减小时,总电压不变,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加。总之,我们可以上述概括成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简单来说,就是电阻大的分得的电压也大,电阻小的分得的电压少。所以当滑动变阻器电阻增加时,它分得的电压也增加,那么其他与之串联的电器分得的电压就减小了。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在电路中的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了电阻故加在滑变两端的电压改变了。根据U=U1+U2电源电压不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就变了。滑动变阻器改变的是电阻,但因电阻跟电压和电流都有关,电阻发生变化后就会引起电流和电压跟着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压。其实也改变了电流强度。电路的其它部分没有变化,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改变,包含它在内的这部分电路的总电阻就发生了变化.根据分压原理,整个电路的电压重新分配.改变了各用电器的电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5

因为滑动变阻器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当滑动变阻器有电流通过时,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公式U=IR可知,电阻R发生变化后就会引起电压U发生变化;由全电路的欧姆定律公式I=ε/(R+r内)可知,电阻R发生变化后就会引起电流I发生变化,而由ε=U+Ir又可看出,当I变化时会引起电压U发生变化,另外,滑动变阻器的活动触头可以跟不同的电位点接触,所以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压。如下图,若P向A端移动,则负载两端的电压升高,若P向B端移动,则负载两端的电压降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1-25

你应该仔细观察下滑动变阻器。滑杆、接触片、电阻丝(电阻丝虽然紧密缠绕,但是电阻丝之间使用绝缘涂料进行绝缘了),你再观察下电路中电线是如何连接的。你再画出电路图,剩下的就是计算了难道不是滑动变阻器,滑动的话,接触片接触到的电阻丝长度会发生变化。如果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到串并联的电路,好好画出电路图,认真计算。R=ρL/S(R电阻、S截面积、L长度、ρ电阻率),欧姆定律是电阻的定义式,而滑变改变电阻的方式从这个计算式方面来理解比较好,当你滑动滑片时,改变了L,从而改变了阻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