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管为什么只能用铁棒钻出来,不能直接铸造出来吗?

如题所述

现代枪械的枪管可不是铁棒,枪管是由高强度中等合金量的钢管制造出来的,铁铸造也许在明朝可以,当时有种鸟枪叫做“榆木喷”(实际上是一种小型便携式火炮)就是用铸铁铸造而成的。那么,为何枪管不能使用铸造方式制造呢?这是因为枪械进入到膛线时代和口径制式化之后,枪管的内部变得很复杂,并且子弹发射药的能量释放也成倍的提高(现代子弹的发射药是采用的硝化棉+硝化甘油双基发射药)这就需要枪管有非常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而使用铸造方式基本上不可能制造出来合格的枪管。

铸造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膛线!枪械口径制式化以来,大规模制造的最大口径是14.5㎜、最小的是5.45㎜(可以用圆规画一下看看“圆”粗细),并且里面还有“阴阳纹”膛线,如果枪管采用铸造方式生产,先要有“外沙型”和内芯,5.45~14.5㎜这样细管状物“沙型和内芯”制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内芯的外表需要和膛线的纹路必须要一样…对于现有的大规模沙型流水线来说这两项是根本难以生产出来的东西,所以仅制造外沙型和复杂内芯就会让铸造方式难以生产。

就算是将外砂型和内芯制作出来,在钢水浇铸的过程中仍然是困难重重!钢液本身是“流动性”很差的金属,它的铸造性能不如:铸铁、铜、铝…浇铸这样细度的管状物有可能会出现铸造形状不完整这样的严重铸造缺陷,甚至会出现钢水温度和密度太高将砂型熔毁,要是这样的话前面所有的“砂处理工艺”(工序)也就前功尽弃了!

从上面这两个工艺流程来看,以现有的一般的精密铸造工艺来说,根本实现不了这样的细度的管状物铸造!唯有采用更加精密的航空级别的铸造方式才能铸造出来,但是生产效率变得极低和生产价格变得奇高!枪也就失去了大规模装备的意义!

理论上来说,可以使用航天级精密铸造方式来生产枪管,可是除了效率低价格昂贵之外,强度也达不到技术要求。因为枪管从钢锭到形成毛坯需要多次碾压塑形,才能让钢材的内在分子结构更加的致密,加工完成后强度更高。精密铸造一次成型的东西根本达不到强度要求。

那么,现代枪管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现代枪管的制造工艺分成:冷锻工艺和传统的深孔加工工艺。

所谓“冷锻”,大概其的工艺流程就是:先将一节经过初锻、热处理、表面精整后的毛坯件中心打孔,使用一根与膛线一样纹路的钢质内芯穿过去,然后一头卡在冷锻机的卡盘上,由四个黄铜制成的锤头在冷锻机卡头慢速旋转下均匀的敲打毛坯,使其拉长,最后变成一根尺寸合格的枪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8

枪管使用的是无缝钢管,是一类专用的合金钢,不是铁块。其次,现代的枪管不是钻头加工出来的,而是冷锻加工成型的。

然后咱分析为什么铸造枪管的可行性。单一的加工手段无法满足产品对于原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的要求。即使是最好的铸造技术,也不能保证其铸件内部没有一点儿缺陷,尤其是超长、超大,还有形状复杂的铸件。所以就必须有锻、轧、挤、拉等手段,去除内部缺陷的同时,把坯钢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

再者,为了满足枪炮使用的合金钢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其原材料包括了各种金属与非金属元素,比如碳、硅、镍、钨、锰、钛等。单一的铸造,不可能让这些物质在内部均匀分布,做不到这一点更,材料的性能不可能正常发挥,就无法保证各项性能指标。

即使是精密铸造,也无法保证以上的要求和形状、位置和尺寸要求。还有铸件无法保证热处理后表面硬度、机械和物理化学性能。比如红热性能。不然发射时产生的热量会使枪炮身管弯曲变形,会缩短武器的寿命不说,还可能引起炸膛。

还有就是枪管不是铁棒钻出来的,枪管是用的无缝钢管,铁棒如何能钻得动钢?铸铁不能制作枪炮材料,铸铁又分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和可锻铸铁,其中球墨铸铁可用于制造诸如手榴弹,迫击炮弹等。

铸铁是在高炉中熔化成液体再浇注进用沙做成的模型型腔中待冷却后成型,铸铁特性是不会变型但易碎裂,其金属结构呈颗粒状,铸铁在入炉治炼时渗进一定比例的球墨粉,就成了球墨铸铁,制成弹药爆炸时会产生更多的较均匀碎片。 制枪管用的是无缝钢管,此钢管是通过专用轧钢机采用冷轧工艺制作出来的,其金属结构呈紧密的纤维状,强度非常高,跟普通钢管比不易变型,钢管是通过专用机床加工而成枪管。

第2个回答  2020-08-12
因为在锻造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些杂质,如果就这样锻造在后期很容易有使用风险,所以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就用铁棒钻出来。
第3个回答  2020-08-11
对于枪管的要求是很高的,而且在材料的选择上也是需要非常的耐高温。枪管必须是一体而成的,不能有任何的有衔接的地方,否则容易在使用到时候产生很多问题。
第4个回答  2020-08-12
首先,枪管要求密闭,不然容易出问题,铸造不能保证枪管的密闭性,其次,铸造的话不容易把握,如果是钻的话有什么不合适会及时调控,最后,这只是一种制造方法,还会有其他的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