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少年的你,其实是一个越狱的故事

如题所述



文/姚颖

从表面上看,《少年的你》是一部关于校园欺凌的青春片。

高三女生陈念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生活。为了带着自己和常年避债的母亲离开这座城市,她把高考作为唯一的出路。所以,被欺负的同学找她帮忙的时候,她选择了退缩。然而最后,她是下一个被欺负的人。她没有办法求助,让小北这个街头混混保护自己。两个孤独的少年一前一后走在路上,试图借着彼此带来的一点点光亮走出困境。

影片有一种肉眼可见的压迫和痛苦,从镜头传到眼睛,从眼睛传到四肢,传到神经末梢。

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成年人埋藏在记忆深处的经历。我们都经历过。电影只是用更极端的故事外壳放大了它。

欺凌只是一条公开的线。而暗线是我们都走过的路,成长的路。

出去,或者去哪里?

青年的困境

陈念说的是“走出去”。

她要去哪里?

“北京”是表层答案,“摆脱现在的生活”是第二个答案,最深层的隐喻应该是“走进大人的世界”。

这个比喻在影片中多次得到了回答。

年轻的警官说:“成长就像潜水。闭上眼睛,跳进水里。什么都不要想。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老师说:“高考完了,你们就成年了。”

影片最后,警官问:“自由的感觉如何?我是说长大。”

成年人的世界是青少年苦苦追寻的地方。

因为现代社会对待青年的方式,很痛苦,很尴尬,不太体面。这不是事实孤儿陈念和小北的个体经历,而是大多数少年的整体经历。传统意义上的好父母并不能带来什么本质的改变。

影片中的学校是方形的,像深井一样三面环抱。阳台被钢筋焊死,红色条幅紧张地挂满墙面。无论是从上面往下看,还是从下面往上看,都有明显的笼络——的意图。

孩子被囚禁在这个无聊、焦虑、无趣的牢笼里。

我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青春期是知识储备期。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为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然而,众所周知,这并不是人类历史的常态。

漫长的没有劳动的青春期,始于工业革命。此后禁止雇佣童工和学徒,这一规定很大一部分是为了保护成年人的工作岗位不被更廉价的童工抢走。因为在此之前,青少年总是参加社会劳动。换句话说,他们能真正接触到社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另一个不同于普遍看法的观点是,青少年已经具备了与成年人相似的能力。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体力、柔韧性、精力和认知水平趋于巅峰。虽然他们大脑中的额叶皮层仍在发育,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拥有与成年人相似甚至更多的社交需求。

但现实是他们只能坐在焊接的教室里日复一日的学习。他们所做的一切价值只有在几个月或几年后的一次考试成绩中才能体现出来,这是一个漫长的反馈。陈念和她的同学们,就像精力充沛的野兽,被困在笼子里。有的人用残忍的方法消除自己多余的能量,比如蔚来(当然她的问题不止于此);有的人就是想尽快逃离这里,离开少年的自己,成为成年人,比如陈念。

如果说陈念是笼中之兽,小北就是迷失在丛林中的野兽。他想利用弱肉强食的规则,成为一个成年人。欺负和被欺负都是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成年人的拙劣模仿。

拥有接近成年人的身体条件,却得不到更多的尊重和机会,反而受到严厉的惩罚和限制,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困境。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成年人?

陈念说:“从来没有一门课教我们如何成为成年人。”

陈念的敌人真的是另一群少年吗?

孤独和无助

每次霸凌帮出现在屏幕上,都让我觉得紧绷。然而,那还不是我最害怕的时刻。

陈念关了灯,躲起来听讨债的敲击声。警察知道是谁杀了胡小蝶,却无能为力。两个少年在审讯室里各自咬紧牙关。何况高考考场里的标准钟滴答滴答,监考老师毫无感情地递出并滚动着。这几个瞬间让我心寒,尤其是最后一个,简直营造出恐怖电影的氛围。

那种少年面对沉重庞大的外界的孤独无助。

当胡小蝶和陈念遇到困难时,谁能帮助他们?

学生不敢。

你的大人呢?

大人一直嚷嚷着要帮他们,可是大人真的能帮他们吗?

老师表现出关心,却改变不了什么;报警,警察调查后只能不了了之;

那找父母帮忙总没问题吧?父母不在。

陈念的妈妈连自己都照顾不了。她能做的就是离开家,不要和陈念扯上关系。偶尔回家会戴上口罩洗盘子。似乎她妈妈更像女儿。

小蓓的妈妈,没有生存能力,又因为儿子的拖累不能结婚,只能打儿子泄愤。13岁的小北照顾她的方式就是离开她。

这些成年人,在青少年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他们中的一些人,从始至终,都没有长成大人;另一些人在长大成人后失去了自己的力量。

所以陈念只能找个小混混保护自己。更可笑的是,欺负过陈念的女孩,在自己变成恶霸后,还会寻求陈念的保护。

你可能会说,这两个破碎的家庭就是一个例子。大多数父母给他们的孩子提供了足够好的教养。然后,再看看家境殷实的蔚来。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受到权力的庇护。在学校,她永远是一个暴力的人,但是在家里,在父母面前,她不就是被欺负的对象吗?她不惜一切代价求陈念不要举报,因为她再也不能重蹈覆辙了。她父亲已经一年没和她说过话了。这种模式我们很熟悉,来源于“为你好”的约束和催促。

在孩子们的周围,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罩将他们与成人的世界隔离开来。大人们在盖外勤于浇水施肥,但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帮助。

少年们破坏封面的努力,就像有血有肉的撞在墙上,发出闷闷的声音。孤注一掷的逃跑,有多绝望。

本片中关于霸凌的求助仍然只是大背景下的表达方式之一。这个语境就是,无法得到支持,无法化解孤独。

BBC曾经推出过孤独实验。结果显示,16岁至24岁的人最容易感到孤独,其中40%的人表示非常孤独。而这些孤独的人更容易对社会痛苦感同身受。因为他们经历过类似的痛苦。

于是后悔没有为胡小蝶做点什么的陈念,会打110帮助陌生人小北,但是从来没有人关心过的小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第一个问他疼不疼的人。

他们为什么叛逆?他们为什么残忍?

大脑额叶缺失

主流认为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决定了他们的一些行为特征。他们的叛逆、冒险、残忍都是有生理基础的心理现象。

首先,青少年特别注重自己和外界的评价。相应的,他们也更易怒,对敌意更敏感。

青少年是通过别人的评价认识自己的。这是因为大脑中的一组奖励神经元在这个年龄特别活跃。来自外界的关注和肯定,让他们多巴胺分泌增加,欢欣鼓舞;反之亦然。

杰克森易在这一点上的表现非常到位。上一秒,小北还故意露出无拘无束的笑容,暗示陈念雇自己保护她;下一秒,陈念的回答会让他的眼神充满怨恨和戒备。

陈念说,你连自己都保护不了。

第一次带陈念回家的时候,小北压着她的不安,问你喜不喜欢我。陈念要求自保。我喜欢你什么?这句话传递的负面意思也让小北瞬间爆炸。

敏感的青少年对事实之外的敌意和轻蔑有嗅觉。这意味着,与青少年沟通时,态度可能比沟通内容更重要。

其次,青少年会低估风险,难以正确感知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蔚来的恶意和残忍让人心悸。她总是笑,甚至在被审问的时候提到她杀的那个女孩,还能笑着说:“她死了不好吗?如果她不死,她妈哪来那么多钱?”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种恶意应该是浸泡在黑暗的社会经验中的,青少年应该带上自己明亮的翅膀。但其实虽然普遍不如蔚来,但幼稚残忍也是普遍存在的。

黄觉扮演的老警官是整部电影中最成人化的象征。他问年轻的警官:

“你没这样来过?”

“你没欺负过谁?”

“那你被欺负了吗?”

他说,“人长大了就学会了慈悲”。

这句话有理论依据。

如前所述,青少年的智力水平已经接近甚至优于成年人,但掌管理性的额叶在这个阶段并不成熟。这将表明,青少年在评估一个事件的后果时,只能看到积极的结果,而低估了危害。

同时,他们特别需要一些新鲜的奖励。那些日常奖励根本不会刺激他们的多巴胺分泌,所以他们必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另外,青少年的心理水平很低。也就是说,他们缺乏站在对方角度看事情的能力,导致他们有时会因为感受不到对方的痛苦而随意伤害一个人。

冒险、品尝创新和缺乏同理心,结合在一起,可以解释徘徊在法律边缘的青少年的残忍行为。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成为成年人呢?

救赎的隐喻

之所以和之前所谓的青春痛苦电影不一样,本质原因是他表现出来的痛苦来自于没有选择,而不是来自于爱情、学习等等的困扰。

青少年想变得有价值,想把自己控制回来。他们想成为成年人。

陈念用压抑的努力去接近成年人,小北用暴力去摆脱自己无力的少年身份。但是他们选择的方法不能把他们带出笼子,陈念哀叹道。出门怎么会这么难?

但最终两个人,一明一暗,一前一后,在剃同样短发的那一刻,彼此许下了坚不可摧的承诺。因为爱,generate不屈不挠的力量终于把他们带出困境。这是影片向观众承诺的光明结局。

现实中,作为成年人,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们无法改变教育现状,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把青少年的愤怒和躁动归咎于大脑发育和激素分泌,恐怕是一种认知上的懒惰和推卸责任。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困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造成的。研究人员称之为“无尽的青春期”。有了理解和接纳,就能保证他们不会切断与大人的联系,玻璃罩不会关上。

放下你的傲慢,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需要什么,而不是你需要他们做什么。青少年的精神和智力水平和我们一样,只有尊重和信任才能换来尊重和信任。

给他们机会接触社会,找到自己的价值。他们在努力寻找通往成人世界的路,如果我们不能提供这条路,他们就会自己踩一条。因此,允许他们通过更多的志愿活动、社会实践或有偿工作来探索自己的价值观和成人世界的规则,而不是把学习强加为自己的唯一使命。

少年自带光芒,他们比成年人更有力量,但我们不想听到“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如此动人的线条。而你,这个世界,被赋予了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权利。成年人需要做什么?

作者:姚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而这只是我十八个副业中的一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