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了解欧洲十九世纪风俗民情应该看哪本书?

例如建筑构造,衣着服饰,风俗习惯,宗教仪式,主要战役,宫廷事件。

有没有人可以推荐一本这类的书?

华盛顿·欧文的《见闻札记》不错。
欧洲文学史(第2卷):19世纪欧洲文明,这个也不http://www.tushucheng.com/book/1292807.html 十九世纪绘画艺术
译者:(爱)乔治·摩尔著 孙宜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乔治·摩尔在巴黎十年学画的结晶,是他对19世纪著名画家的作品、生活、风格的综合评价,其中主要是印象派画家,涉及惠斯勒、夏凡纳、米勒、莫奈、安格尔、柯罗、毕沙罗等,另外书中还用很大的篇幅研究了艺术的组织、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中的民族性、艺术中的宗教、艺术的忠诚、艺术中的性、新艺术批评等等;该书的另一重要部分则是对当时的艺术商业活动进行了介绍,如绘画与赞助商的关系、英国新出现的艺术俱乐部与画家创作的关系等。该书内容丰富,涉及人物和艺术活动众多,不但可以使读者了解19世纪伟大画家的艺术作品,而且可以了解每一幅作品背后隐藏的丰富多彩的故事。这是一部作家眼中的19世纪绘画史,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描写和明晰独到的 世界通史
第一章 引言:世界史的性质
……世界史不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分割,就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学成份,便不再成其为水,而成了氢和氧。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

本书是一部世界史,其主要特点就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一、世界史的目的
对历史进行全球性深索的方法是现代历史编纂学的崭新起点。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而不注重人类史。但是近年来,当代各重大事件的全球性日益显著,人们对世界史的兴趣也随之大增。由于宇航员几小时内即可绕地球飞行一周,甚至登上月球,由于报上刊载的有关亚非的文章,其数量并不少于有关欧美的文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观察历史的视野必须愈益扩大。要了解这个名符其实的“一个整体”的世界,研究世界史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人们之所以致力于世界史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同样重要的是,人类历史自始便具有一种个容忽视,必须承认的基本的统一性。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含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识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臾进程所起的重大作用。
确实,这种相互影响在哥伦布和达•伽马进行海道探险之前,是时断时续,微不足道的。哥伦布、达•伽马及其后继者在短短几十年间使世界各地区开始直接交往,这种交往日益频繁,持续至今。与此相反,1500年以前的各人类社会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彼此隔离的状态之中。不过,这种闭塞状态从来不是绝对的。早在欧洲人地理大发现之前的漫长数千年中,人类各部分实际上已在相互影响,只是相互影响的程度随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本书论述1500年之前的历史时期,本书的主题实质上就是由这一时期中人类各部分相互影响的详细情况构减的。1500年以后,由于人类的通讯联系日渐加强、交通工具不断发达,整个地球以加速度日益缩小,现在,竟被人们称为“宇宙飞船式的地球”或“地球村”。
二、世界史的结构
如果说世界史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那么,便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在课堂里讲授世界史呢?常有人发表这样的看法,按其定义说来,世界史当包罗一切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史,它包含的内容过于浩繁,因此不适宜在课堂里讲授。也有人指出,仅仅教西方文明史就已感到难以应付,如何还能把其他地区如中国、印度和中东的文明史也都包括进去呢?当然,回答只有一个“不能”,只能说,按照这种定义的世界史显然是无法在课堂里讲授的。但是,上述定义并不准确,实属误解。正如西方历史不是西方各国历史的总和,世界历史也不是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总和。
如果研究西方文明须逐一考察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巴尔干半岛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那么这一研究显然会行不通。但实际上这一研究是可行的,因为我们不能采用搭积木式的方法,而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整个西方发生影响的那些历史力量或历史运动之上,诸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十字军东侵、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法国革命、科学和工业革命,等等。研究世界史也同样如此,不过,世界史的舞台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地区,因此,研究重点应放在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运动之上。
例如,旧石器时代,人类在非洲大陆上出现,并逐渐扩散到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和南北美洲。新石器时代,农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随即产生了金属制造和其他各种技术,从而导致了城市生活和文明的产生。这些技术发源于中东,并向四周扩散,从而发展了欧亚大陆诸伟大的文明,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中东文明和欧洲文明。虽然这些文明由于某些强大的、跨地区的历史力量,诸如希腊文化、基督教、怫教和来自欧亚大陆中部大草原的游牧部族的多次入侵,而程度不同他相互影响,但几千年来,它们的发展一直是平行而独立的。1500年以后,欧亚大陆的这种平衡状态逐渐为由新兴的西方促成的全球性一体化状态所取代,这种一体化状态在19世纪时发展到顶点,转而导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霸权。20世纪的历史,实质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对世界霸权的历史,是西方的技术和思想的迅速传播迫使人们冒险探索一条通向新的世界平衡的道路的历史。以上是世界史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简要说明。
三、世界历史地理
正如世界史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各地区文明史的总和,世界历史地理也被认为是构成地球表面的各大陆地理的总和。其实;后一种观点同前者一样,是机械的,是一种曲解。把地球划分为若干大陆这种传统的方法,对学地理的学生也许有用,但对学世界史的学生,却没有多大意义。正如世界史的结构要求我们着重研究对人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那些历史运动一样,世界历史地理也要求我们着重研究发生那些历史运动的区域。如果这样做了,我们就会发现,有一块陆地在世界上跟有独一无二、无可争辩的地位,这就是欧亚大陆——它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世界历史的真正心脏地区。欧亚大陆占地球陆地总表面的五分之二,其人口为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人类最先进、最持久的文明就是在那里发展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的历史也就是欧亚大陆各文明地区的历史。
欧亚大陆的地位何以会如此优越,其主要原因,也许可用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亚兹的观点来说明: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换句话说,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么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就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实际上,环境也迫使它们非迅速发展不可,因为它们面临的不仅是发展的机会,还有被淘汰的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相互影响的机会求得发展,这种可接近性就常会带来被同化或被消灭的危险。相反,那些处于闭塞状态下的民族,既得不到外来的促进,也没有外来的威胁,因而,被淘汰的压力对它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它们可以按原来的状况过上几千年而不危及其生存。
欧亚大陆诸民族显然是可接近这一原理的主要受益者。欧亚大陆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全都可以互相接近,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着科技的进步,欧亚大陆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便利,它们日甚一日地相互促进、相互威胁。
欧亚大陆幅员辽阔,把它看作一个地理单位是不行的,因而,须将欧亚大陆诸地区划分开来。将欧亚大陆划分为欧洲和亚洲也是不行的,这样的划分在地理上和历史上都是一种曲解。从地理上看,欧洲与亚洲显然既不相等,也不能相比。打开地图,一眼便可看出,欧洲只是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举例说,约相当于印度半岛。从历史上看,欧洲也比不上亚洲,而只能与欧亚大陆的另一个文明中心如印度相比。无论从地域范围、居民的数量和种类、或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复杂性,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欧洲与印度极相类似。因此,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不应把欧亚大陆看作是由欧洲和亚洲这两块大陆组成的,而应看作是由中东、印度、中国、欧洲和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区这五失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地区组成的。
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更明确地说,中东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凤印度的文明中心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国的文明中心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区——这一地区从米诺斯文化时期至中世纪末期,一直在经济和文化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应该说明,这里所说的欧洲包括北非。因为北非在历史上与欧洲和中东的联系,比较起与撒哈拉大沙漠这一天然屏障以南地区的联系,要密切得多。因此,本书的“非洲”一词仅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区拥有无边无际的草地,从东方的中国东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方的匈牙利。它为由欧亚大陆边缘地区向外伸展的各文明中心进行交往提供了一条陆上通道。靠大草原养活的游牧民们总是赶着他们的牧群,到处迁徙,并随时准备着,一有机会,就去攫取北京、德里、巴格达和罗马的财富。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创造了欧亚大陆古老的核心文明,而大草原则便利了这些文明之间的接触和联系。这种联系,有时取和平的方式,即通过陆上贸易的途径;有时则取侵掠的方式,即贫瘠的内陆地区的游牧部族不断地去劫掠使他们馋涎欲滴的富庶的外国区域。因此,欧亚大陆的历史基本上是在游牧部族与定居文明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来自游牧部族的不断的侵掠常常造成了涉及范围广泛的强大的部族迁徙运动。这种侵掠不仅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也具有革新的作用。它将没落的王朝、僵化的制度和陈旧的习俗扫荡殆尽,而导入新的民族、技术和思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欧亚大陆历史的发展进程。1500年之前的欧亚大陆的历史分为上古时期、古典时期和中古时期——这是本卷所要研究的三大历史时期。
这三大历史时期的主要转折点的到来,大体均起因于游牧部族的侵掠活动。
非欧亚大陆世界由非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这三块大陆组成。根据可接近性的原理,它们较之欧亚大陆,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彼此之间没有建立起任何联系。只有非洲与欧亚大陆有过交往关系,但是,由于非洲与欧亚大陆之间及非洲本土的难以逾越的地理屏障,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断断续续、微乎其微。不过,非洲人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确是依靠外来的促进,如从外界引进农业、炼铁技术、新的植物和动物,等等。因此,中古时期,在毗邻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苏丹地带,非洲人能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帝国,这些帝国在某些方面可与同时代欧洲的帝国相比。
对比之下,美洲印第安人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因为他们于15000年前,从亚洲东北部渡海到美洲之后,一直处于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虽然他们在墨西哥、中美和秘鲁也发展起给人印象深刻的文明,但总的发展水平是不能与非洲人相比的。
澳大刮亚的土著居民生活在遥远的海岛上,与大陆完全隔绝达30000年之久,因而,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阻碍最大。他们全都停留在食物采集阶段,与非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非洲人除了霍屯督人和你相术人还处于食物采集阶段外,在苏丹地带已建立起庞大的帝国;美州印第安人虽在加利福尼亚和火地岛仍有部分食物采集者,然在其他地方已有了先进的阿兹台克人文明、印加人文明和玛雅人文明。实际上,南太平洋给澳大利亚造成的隔绝状态,既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又使古代的某些动植物如桉树属植物、单孔目动物和有袋目动物得以幸存下来。
欧亚大陆历史悠久的高级文明、非洲和南北美洲同时并存的庞大帝国和食物采集者集团、澳大利亚普遍而单一的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水平——这些就是15世纪当欧洲人向海外探险时所遇见的各人类社会极为不同的情形。
全球的格局决定了本书的结构。在论述1500年之前的时代时,以欧亚大陆的文明为论述的重点,因为欧亚大陆的文明是当时最先进、在数千年中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也最大的文明。因此,本书的第二、第三、第四编论述欧亚大陆文明的发展进程,而第五编则概述非欧亚大陆世界的发展情况

这本书的简介。(虽然满长的)百度百科里就有,还有资料由来。很不错,以后再有什么问题试试百度百科吧!(怎么感觉我想是做广告的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4
世界通史
第一章 引言:世界史的性质
……世界史不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分割,就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学成份,便不再成其为水,而成了氢和氧。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

本书是一部世界史,其主要特点就在于: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书的观点,就如一位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球体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伦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判然不同。
一、世界史的目的
对历史进行全球性深索的方法是现代历史编纂学的崭新起点。从十八世纪启蒙时代起,历史研究注重国别史,而不注重人类史。但是近年来,当代各重大事件的全球性日益显著,人们对世界史的兴趣也随之大增。由于宇航员几小时内即可绕地球飞行一周,甚至登上月球,由于报上刊载的有关亚非的文章,其数量并不少于有关欧美的文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观察历史的视野必须愈益扩大。要了解这个名符其实的“一个整体”的世界,研究世界史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人们之所以致力于世界史的研究,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同样重要的是,人类历史自始便具有一种个容忽视,必须承认的基本的统一性。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含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识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臾进程所起的重大作用。
确实,这种相互影响在哥伦布和达•伽马进行海道探险之前,是时断时续,微不足道的。哥伦布、达•伽马及其后继者在短短几十年间使世界各地区开始直接交往,这种交往日益频繁,持续至今。与此相反,1500年以前的各人类社会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彼此隔离的状态之中。不过,这种闭塞状态从来不是绝对的。早在欧洲人地理大发现之前的漫长数千年中,人类各部分实际上已在相互影响,只是相互影响的程度随历史时期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本书论述1500年之前的历史时期,本书的主题实质上就是由这一时期中人类各部分相互影响的详细情况构减的。1500年以后,由于人类的通讯联系日渐加强、交通工具不断发达,整个地球以加速度日益缩小,现在,竟被人们称为“宇宙飞船式的地球”或“地球村”。
二、世界史的结构
如果说世界史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那么,便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可以在课堂里讲授世界史呢?常有人发表这样的看法,按其定义说来,世界史当包罗一切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史,它包含的内容过于浩繁,因此不适宜在课堂里讲授。也有人指出,仅仅教西方文明史就已感到难以应付,如何还能把其他地区如中国、印度和中东的文明史也都包括进去呢?当然,回答只有一个“不能”,只能说,按照这种定义的世界史显然是无法在课堂里讲授的。但是,上述定义并不准确,实属误解。正如西方历史不是西方各国历史的总和,世界历史也不是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总和。
如果研究西方文明须逐一考察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巴尔干半岛等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那么这一研究显然会行不通。但实际上这一研究是可行的,因为我们不能采用搭积木式的方法,而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整个西方发生影响的那些历史力量或历史运动之上,诸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十字军东侵、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法国革命、科学和工业革命,等等。研究世界史也同样如此,不过,世界史的舞台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地区,因此,研究重点应放在那些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运动之上。
例如,旧石器时代,人类在非洲大陆上出现,并逐渐扩散到欧亚大陆、澳大利亚和南北美洲。新石器时代,农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随即产生了金属制造和其他各种技术,从而导致了城市生活和文明的产生。这些技术发源于中东,并向四周扩散,从而发展了欧亚大陆诸伟大的文明,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中东文明和欧洲文明。虽然这些文明由于某些强大的、跨地区的历史力量,诸如希腊文化、基督教、怫教和来自欧亚大陆中部大草原的游牧部族的多次入侵,而程度不同他相互影响,但几千年来,它们的发展一直是平行而独立的。1500年以后,欧亚大陆的这种平衡状态逐渐为由新兴的西方促成的全球性一体化状态所取代,这种一体化状态在19世纪时发展到顶点,转而导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霸权。20世纪的历史,实质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对世界霸权的历史,是西方的技术和思想的迅速传播迫使人们冒险探索一条通向新的世界平衡的道路的历史。以上是世界史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简要说明。
三、世界历史地理
正如世界史通常被认为是世界各地区文明史的总和,世界历史地理也被认为是构成地球表面的各大陆地理的总和。其实;后一种观点同前者一样,是机械的,是一种曲解。把地球划分为若干大陆这种传统的方法,对学地理的学生也许有用,但对学世界史的学生,却没有多大意义。正如世界史的结构要求我们着重研究对人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那些历史运动一样,世界历史地理也要求我们着重研究发生那些历史运动的区域。如果这样做了,我们就会发现,有一块陆地在世界上跟有独一无二、无可争辩的地位,这就是欧亚大陆——它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是世界历史的真正心脏地区。欧亚大陆占地球陆地总表面的五分之二,其人口为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人类最先进、最持久的文明就是在那里发展起来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的历史也就是欧亚大陆各文明地区的历史。
欧亚大陆的地位何以会如此优越,其主要原因,也许可用著名人类学家弗朗兹•博亚兹的观点来说明:
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一个社会集团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集团;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
换句话说,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么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就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实际上,环境也迫使它们非迅速发展不可,因为它们面临的不仅是发展的机会,还有被淘汰的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相互影响的机会求得发展,这种可接近性就常会带来被同化或被消灭的危险。相反,那些处于闭塞状态下的民族,既得不到外来的促进,也没有外来的威胁,因而,被淘汰的压力对它们来说是不存在的,它们可以按原来的状况过上几千年而不危及其生存。
欧亚大陆诸民族显然是可接近这一原理的主要受益者。欧亚大陆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全都可以互相接近,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着科技的进步,欧亚大陆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便利,它们日甚一日地相互促进、相互威胁。
欧亚大陆幅员辽阔,把它看作一个地理单位是不行的,因而,须将欧亚大陆诸地区划分开来。将欧亚大陆划分为欧洲和亚洲也是不行的,这样的划分在地理上和历史上都是一种曲解。从地理上看,欧洲与亚洲显然既不相等,也不能相比。打开地图,一眼便可看出,欧洲只是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举例说,约相当于印度半岛。从历史上看,欧洲也比不上亚洲,而只能与欧亚大陆的另一个文明中心如印度相比。无论从地域范围、居民的数量和种类、或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复杂性,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欧洲与印度极相类似。因此,从世界史的角度看,不应把欧亚大陆看作是由欧洲和亚洲这两块大陆组成的,而应看作是由中东、印度、中国、欧洲和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区这五失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地区组成的。
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更明确地说,中东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凤印度的文明中心位于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中国的文明中心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区——这一地区从米诺斯文化时期至中世纪末期,一直在经济和文化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应该说明,这里所说的欧洲包括北非。因为北非在历史上与欧洲和中东的联系,比较起与撒哈拉大沙漠这一天然屏障以南地区的联系,要密切得多。因此,本书的“非洲”一词仅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欧亚大陆中部草原地区拥有无边无际的草地,从东方的中国东北部一直延伸到西方的匈牙利。它为由欧亚大陆边缘地区向外伸展的各文明中心进行交往提供了一条陆上通道。靠大草原养活的游牧民们总是赶着他们的牧群,到处迁徙,并随时准备着,一有机会,就去攫取北京、德里、巴格达和罗马的财富。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创造了欧亚大陆古老的核心文明,而大草原则便利了这些文明之间的接触和联系。这种联系,有时取和平的方式,即通过陆上贸易的途径;有时则取侵掠的方式,即贫瘠的内陆地区的游牧部族不断地去劫掠使他们馋涎欲滴的富庶的外国区域。因此,欧亚大陆的历史基本上是在游牧部族与定居文明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来自游牧部族的不断的侵掠常常造成了涉及范围广泛的强大的部族迁徙运动。这种侵掠不仅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也具有革新的作用。它将没落的王朝、僵化的制度和陈旧的习俗扫荡殆尽,而导入新的民族、技术和思想,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欧亚大陆历史的发展进程。1500年之前的欧亚大陆的历史分为上古时期、古典时期和中古时期——这是本卷所要研究的三大历史时期。
这三大历史时期的主要转折点的到来,大体均起因于游牧部族的侵掠活动。
非欧亚大陆世界由非洲、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这三块大陆组成。根据可接近性的原理,它们较之欧亚大陆,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彼此之间没有建立起任何联系。只有非洲与欧亚大陆有过交往关系,但是,由于非洲与欧亚大陆之间及非洲本土的难以逾越的地理屏障,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断断续续、微乎其微。不过,非洲人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确是依靠外来的促进,如从外界引进农业、炼铁技术、新的植物和动物,等等。因此,中古时期,在毗邻撒哈拉沙漠南部的苏丹地带,非洲人能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帝国,这些帝国在某些方面可与同时代欧洲的帝国相比。
对比之下,美洲印第安人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阻碍,因为他们于15000年前,从亚洲东北部渡海到美洲之后,一直处于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虽然他们在墨西哥、中美和秘鲁也发展起给人印象深刻的文明,但总的发展水平是不能与非洲人相比的。
澳大刮亚的土著居民生活在遥远的海岛上,与大陆完全隔绝达30000年之久,因而,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阻碍最大。他们全都停留在食物采集阶段,与非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非洲人除了霍屯督人和你相术人还处于食物采集阶段外,在苏丹地带已建立起庞大的帝国;美州印第安人虽在加利福尼亚和火地岛仍有部分食物采集者,然在其他地方已有了先进的阿兹台克人文明、印加人文明和玛雅人文明。实际上,南太平洋给澳大利亚造成的隔绝状态,既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又使古代的某些动植物如桉树属植物、单孔目动物和有袋目动物得以幸存下来。
欧亚大陆历史悠久的高级文明、非洲和南北美洲同时并存的庞大帝国和食物采集者集团、澳大利亚普遍而单一的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水平——这些就是15世纪当欧洲人向海外探险时所遇见的各人类社会极为不同的情形。
全球的格局决定了本书的结构。在论述1500年之前的时代时,以欧亚大陆的文明为论述的重点,因为欧亚大陆的文明是当时最先进、在数千年中对人类发展的贡献也最大的文明。因此,本书的第二、第三、第四编论述欧亚大陆文明的发展进程,而第五编则概述非欧亚大陆世界的发展情况

这本书的简介。(虽然满长的)百度百科里就有,还有资料由来。很不错,以后再有什么问题试试百度百科吧!(怎么感觉我想是做广告的捏~~~~)
第2个回答  2008-09-03
十九世纪绘画艺术
译者:(爱)乔治·摩尔著 孙宜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乔治·摩尔在巴黎十年学画的结晶,是他对19世纪著名画家的作品、生活、风格的综合评价,其中主要是印象派画家,涉及惠斯勒、夏凡纳、米勒、莫奈、安格尔、柯罗、毕沙罗等,另外书中还用很大的篇幅研究了艺术的组织、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中的民族性、艺术中的宗教、艺术的忠诚、艺术中的性、新艺术批评等等;该书的另一重要部分则是对当时的艺术商业活动进行了介绍,如绘画与赞助商的关系、英国新出现的艺术俱乐部与画家创作的关系等。该书内容丰富,涉及人物和艺术活动众多,不但可以使读者了解19世纪伟大画家的艺术作品,而且可以了解每一幅作品背后隐藏的丰富多彩的故事。这是一部作家眼中的19世纪绘画史,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描写和明晰独到的艺术观点。

--------------------------------------------------------------------------------
作者简介
乔治·摩尔(1852-1933),爱尔兰作家,一个和时代永不合拍的天才,曾留学法国学习绘画,深受自然主义的影响。其代表作有《一个青年人的自白》、《爱洛伊丝和阿贝拉》、《我的死了的生活的回忆》、《埃伯利街谈话录》等多部优秀作品。

书评

本书是乔治·摩尔对19世纪绘画艺术,特别是印象派绘画艺术的文学总结。他根据自己在巴黎学画的经历,以自己所接触的印象派画家和当时法国及整个欧洲的艺术运动为核心,以唯美主义的笔法,艺术地分析了当时各重要画家的生活、创作、美学风格和艺术旨趣,以及各主要艺术运动的缘起、发展和风格。其中既有激情难抑的流畅,也有晦涩难解的象征意象,这使得全书犹如一条蜿蜒在群山中的溪流,总有探寻不尽的神秘。该书内容丰富,涉及人物和艺术活动众多,不但可以使读者了解19世纪伟大画家的艺术作品,而且可以了解每一幅作品背后隐藏的丰富多彩的故事。这是一部作家眼中的19世纪绘画史,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描写和明晰独到的艺术观点。

--------------------------------------------------------------------------------
目录


第一章 惠斯勒
第二章 夏凡纳、米勒和马奈
第三章 19世纪的失败
第四章 法国和英国的艺术教育
第五章 安格尔和柯罗
第六章 莫奈、西斯莱、毕沙罗和颓废派
第七章 我们的院士
第八章 艺术的组织
第九章 艺术和科学
第十章 艺术与王权
第十一章 艺术赞助人
第十二章 画商
第十三章 艺术中的市政官员
第十四章 艺术的信仰
第十五章 艺术中的照相机
第十六章 新英国艺术俱乐部
第十七章 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第十八章 艺术的民族性
第十九章 艺术中的性
第二十章 斯蒂尔先生的展览(1892年)
第二十一章 克劳德·莫奈
第二十二章 笔记
第二十三章 新艺术批评
第二十四章 历史上的意大利
第二十五章 德加
图版目录

十九世纪的爱情——大众汉译精品
《论爱情》是世界文豪司汤达的著名心理分析专著。作者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对爱情这一专题作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考察,提出了独特而系统的爱情理论,书中记载了作者自身的恋爱经历,熔深邃的人生哲理、细腻的心理分析和真实的个性体验于一炉,实为世界文坛的不朽之作。

在遭到梅蒂尔德的严辞拒绝之后,司汤达在极度的失望中写下了本书。这部作品与冷冰冰的、说教式的论著截然相反。在众多的推理、掩饰、实例、格言、轶事以及归类的后面,人们可以追寻贝尔的心灵。但我还是停留在真相的后面:本书胜过小说,这是小说的反面和背景,在这里可以找到小说里所消失的东西。因此,准确地说,这是小说上是个地下宝藏。这是一保塞满钻石的箱子,爱情的各种钻石都在里面,但这些钻石不是按照珠宝首饰的分类来摆放的,而是散乱地摆放着。爱情得到了充分的描述。
——法国评论家让·迪图尔

内容简介
《十九世纪的爱情》真可说是一只塞满各种爱情钻石的箱子。一个精神体会细腻、具有丰富的审美、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人,在检阅这只箱子时,会体验到爱情这种复杂而神秘莫测的情感,产生许多生动的、兴奋的联想,从而获得一种满载而归的愉悦。由此也会理解为什么司汤达堪称一代“心理分析大师”。
司汤达在此书中“列举感情的大量细微差别”,他自认这是本书的价值所在。他将爱情分为激情之爱、趣味之爱、虚荣之爱、肉体之爱四种类型,并将爱情的产生分为七个阶段,然后以大量的篇幅展开他对爱情的分析与思考。他对处于爱情中的男女的各种细腻情感,如冲动、迷恋、傲慢、庄重、自尊、疑虑、嫉妒、失落等等,作了细致入微的条分缕析;对欧洲的一些国家的社会环境对爱情的影响作了深入的探讨,如法国的爱情、西班牙的爱情、意大利的爱情、德国的爱情、美国的爱情,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因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不同,它的爱情生活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质。
诚如让·迪图尔所说,《十九世纪的爱情》不是一部“冷冰冰的、说教式的论著”,它是司汤达思考爱情的一部随笔集,它既有司汤达饱含激情的理性思考,同时又有司汤达对爱情故事的叙述。阅读此书,会增进你对司汤达作品更深的理解。

作者简介
译者刘阳,江苏泰州人,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法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现已出版《卢梭自选书信集》、《露-安德烈亚斯·萨乐美》等译著八部。

目录
译者序
初版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第一卷
第一章 论爱情
第二章 论爱情的诞生
第三章 论希望
第四章 爱惰的七个阶段
第五章 趣味之爱与激情之爱
第六章 萨尔茨堡的树枝
第七章 论两性爱情诞生的差别
第八章 论猜疑
第九章 冷峻
第十章 结晶的例证
第十一章 美、性爱与情爱
第十二章 论结晶(续)
第十三章 论初恋论上流社会论不幸
第十四章 论感情冲动
第十五章 想象带来希望
第十六章 音乐与爱
第十七章 被爱取代了的美
第十八章 美与丑
第十九章 再论美的限制因素
第二十章 美的失落
第二十一章 论第一印象
第二十二章 论迷恋
第二十三章 论一见倾心
第二十四章 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旅行
第二十五章 介绍
第二十六章 论庄重
第二十七章 论眉目传情
第二十八章 论女性的傲慢
第二十九章 论女性的勇气
第三十章 奇特而可悲的景象
第三十一章 萨尔维亚蒂日记选
第三十二章 论亲密
第三十三章 疑虑的意义
第三十四章 论吐露私情
第三十五章 论嫉妒
第三十六章 论嫉妒(续)
第三十七章 “罗克查娜”
第三十八章 论受伤的自尊心
第三十九章 (一)争吵之中的爱情
(二)爱情病疗法
(三)爱情病疗法(续)
第二卷
第四十章 论质型和政府的影响
第四十一章 论各民族的爱情生活论法国
第四十二章 论法国(续)
第四十三章 论意大利
第四十四章 罗马
第四十五章 论英国
第四十六章 论英国(续)
第四十七章 论西班牙
第四十八章 论德国的爱情
第四十九章 佛罗伦萨一日
第五十章 美国的爱情
第五十一章 1328年北方野蛮人攻克图卢兹前普罗旺斯的爱情
第五十二章 12世纪的普罗旺斯
第五+三章 论阿拉伯
第五十四章 论妇女教育
第五十五章 对妇女教育的异议
第五十六章 (一)对妇女教育的异议(续)
(二)论婚姻
第五十七章 论所谓美德
第五十八章 婚姻——欧洲的状况
第五十九章 维特与唐璜
第六十章 论惨败(未发表)
各种摘录
质朴
女性的傲慢
古代的爱情
老实人和学士院院士之间的辩论
玄奥的沉思
浪漫的风度
父与子1787年的一次交谈
补编
爱情法庭
12世纪的爱情准则
有关安德烈神甫的注释
萨尔茨堡的树枝
欧内斯蒂娜又名爱情的诞生
法国富裕阶层爱情的例证
译后记
第3个回答  2008-09-24
[德]傅克斯著:《欧洲风化史•风流世纪》,侯焕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德]傅克斯著:《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侯焕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德]福珂斯著:《情爱的崇拜——君主专制时代》,孙小宁译,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
[德]福珂斯著:《情爱的放纵——资产阶级时代》,孙小宁译,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
[德]里夏德•范迪尔门著:《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德]里夏德•范迪尔门著:《欧洲近代生活:村庄与城市》,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法]伏尔泰著:《风俗论》,梁守锵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美]威尔•杜兰著:《世界文明史》,幼狮文化公司译,(上、中、下)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第4个回答  2008-09-06
本书是乔治·摩尔在巴黎十年学画的结晶,是他对19世纪著名画家的作品、生活、风格的综合评价,其中主要是印象派画家,涉及惠斯勒、夏凡纳、米勒、莫奈、安格尔、柯罗、毕沙罗等,另外书中还用很大的篇幅研究了艺术的组织、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艺术中的民族性、艺术中的宗教、艺术的忠诚、艺术中的性、新艺术批评等等;该书的另一重要部分则是对当时的艺术商业活动进行了介绍,如绘画与赞助商的关系、英国新出现的艺术俱乐部与画家创作的关系等。该书内容丰富,涉及人物和艺术活动众多,不但可以使读者了解19世纪伟大画家的艺术作品,而且可以了解每一幅作品背后隐藏的丰富多彩的故事。这是一部作家眼中的19世纪绘画史,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描写和明晰独到的艺术观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