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空寺是怎么造的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是建在平地之上,但是在中国北部的山西省,却有一座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寺庙,这就是著名的悬空寺。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市附近,建成于一千五百年前,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

  前不久,记者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称:“要看中国一千年的文化,去北京;要看中国三千年的文化,去陕西;要想看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去山西”;“在山西随便捡块砖,可能就有千年的历史”……

  这不,在北岳恒山的山西金龙口峡谷,有一处古建筑凌空凸起在万丈悬崖上,它距离地面60多米,底部从悬崖中突出,悬在空中,成为一处真正的空中楼阁。堪称千古奇观!

  这座名为悬空寺的千年古刹始建于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是一处纯粹的木质结构建筑。这个木质结构的建筑究竟是靠什么支撑在万丈悬崖上的呢?1500年来,北岳恒山经历了无数次的地震、悬崖滚石,而每次灾难之后,悬空寺却总是安然无恙,这究竟是为什么?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野外的木结构是如何承受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侵蚀呢?

  悬空寺以“奇、悬、巧”而出名

  在中国众多的建筑中,悬空寺是非常奇妙的建筑。它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两边是100多米高的垂直峭壁,悬空寺就像粘在一侧崖壁之上,悬于半空之中,距地面大约有60米。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殿阁,只有十几根颤颤悠悠的细长木柱在下面支撑,而寺院上空往外突出的大片岩石,微微前倾,仿佛就要压下来一样,观者无不心惊胆战。悬空寺有大小殿宇台阁40间,楼阁间以栈道相连,游客踏上栈道,就会不约而同地提起脚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在木板上,生怕一步踩重,寺就塌下去了。然而,尽管脚下“吱吱”作响,贴在岩石上的楼台却岿然不动。

  悬空寺在建寺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状态布置和建造寺庙的各部分建筑,设计非常精巧。比如,寺中两座最大的建筑物之一的三官殿,就应用了向岩壁要空间的道理,殿前面是木制的房子,后面则在岩壁上挖了很多石窟,使殿堂变得非常开阔。悬空寺的其它殿堂大都小巧玲珑,进深都较小,殿内的塑像形体也相对缩小。殿堂的分布也很有意思,沿着山势,在对称中又有变化,游人在廊栏栈道间行走,就像进入迷宫,甚至会找不到出路。

  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古人为何要将寺院建在峭壁之上?

  人们会奇怪,古人为什么要将寺院建在峭壁之上呢?原来,悬空寺是当时的交通要道,人们将寺院建在这里,可以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另外,寺前的山脚下有河水流过,这里经常暴雨成灾,河水泛滥,人们以为有金龙作祟,便想建浮屠(即塔)来镇压,于是就在这悬崖上悬空修建了寺院。

  悬空寺是靠什么支撑在悬崖上?

  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

  “很多人都以为,悬空寺是由它下面的十几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而起的。其实有的木柱根本没有受力,真正支撑寺院的是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这些横木飞梁是用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方形的木梁,深深插进坚硬的岩石里。木梁用桐油浸过,不怕白蚁咬,而且具有防腐作用。阁楼的底座就铺设在这些横木之上。另外,悬空寺下面的立木也为整个寺院能够悬空起着重要作用。这十几根木柱的每个落点都经过精心计算,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够发挥支撑作用,如果上面空无一物,它就无所借力了。”

  悬空寺如何躲过了数次天灾?

  上个世纪90年代,一场危机降临悬空寺所在地金龙口山谷……王霞(悬空寺管理处工作人员):

  “那天中午1点48分,我刚吃完中午饭,突然外头轰隆声巨响,好多石头飞落下来,悬空寺是灰茫茫的什么都看不到,当时特别害怕,以为悬空寺不在了。但值得庆幸的是,那么大的石头砸下来,悬空寺安然无恙,毫发无损。”

  原来这是地震引发。浑源县的历史上曾经有多次地震的记载,最近40年发生了两次六级以上地震,其中一次使浑源县城三分之一的房屋倒塌,造成很大损失。悬空寺安然无恙!是什么原因使这个空中楼阁没有垮掉呢?

  罗哲文:“悬空寺是一个典型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不但悬空的楼阁靠木材支撑在悬崖上,楼阁本身的框架结构也是由木质的梁柱组成,形成一个榫卯结构。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防震。它能够吸收震能,叫弹性结构。”

  榫卯结构就是一根木头凸出的部分插入另一根木头相同尺寸的凹洞里。这种结构的建筑在受到巨大外力作用时,部件彼此错动,当外力消失时又能恢复原状,所以不会遭到彻底破坏。这一结构的特性正是悬空寺在历次地震中能够幸免于难的主要原因。

  悬空寺的头顶是翠屏峰200多米高的悬崖。从侧面看,翠屏峰的立面是一个凹进去的弧形,悬空寺所在的位置恰好是翠屏峰的最凹处,所以从山上滚落的岩石只会从悬空寺的前面直接落在地下,根本砸不到悬空寺。

  悬空寺如何经得起百年风雨的侵蚀?

  赵思敬(北京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

  “1500多年来,悬空寺之所以能够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什么塌落,和它所选择的环境是有关系的。它所在的那个位置在山上说,是一个锅底。这个锅底上面,在雨季时候挡住雨。在日照的时候,它只有上午能够照几个小时。加之,悬空寺所在的翠屏峰俯瞰是一个内收的弧形,对面的横山主峰也是一个内收的弧形。两座山的山峰就像两只手一样包拢着悬空寺,使悬空寺的日照时间很短,避免了暴晒引起木材风化。恰恰是极短的日照时间,为欣赏悬空寺独特的夜景创造了条件。”

  考古专家还发现这个峡谷有些异常:浑源河从悬空寺脚下流过,而峡谷一侧的悬空寺却是干燥异常;这个峡谷的谷底风很大,但悬崖上的悬空寺的风却非常小。

  原来,两山之间的金龙口峡谷的出口十分狭小,不管多大的风吹进谷底,到了悬崖的凹处就会变小,大风吹走了浑源河的水气,反而保证了悬空寺通风干燥。

  今天再次行走在悬空寺的楼阁和栈道上,时间仿佛已经停止,只有奔流不息的浑源河和山谷的风声提示我们,这座建筑早已和山谷浑然一体。时光流转,正是1500年前的工匠的智慧,在悬崖峭壁之上,创造出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伟大建筑。

参考资料:科技日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9-08
好像之前电视有播过
先在石壁上凿洞在打入木头在建 ……
因为那的气候较干燥避雨所以木头没事这么久还在……
久了 有点忘 大概是这样吧
第2个回答  2008-09-10
死亡之夜
第3个回答  2008-09-07
我造的!!!!!!!!!!!!

参考资料:自己想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