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宫殿真的有用吗?谁能介绍一些记忆方法,不要太复杂。快点。

如题所述

有用的。【点击了解更多课程内容】
记忆宫殿,指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含有多个定位桩的虚拟空间,在把信息转化为图像后,通过联想,与这些定位桩建立一对一的链接的记忆方法。
提取关键字,转化为图像。
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大脑更易于记忆图像信息,因此,我们需要运用联想,提取和创造出适合图形化的关键字或词。
提取关键字词可以通过直接提取、谐音、增减字等方式,提取的关键字能否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图形,将直接影响到记忆宫殿的记忆效果。
学生需要选择一组自己熟悉的序列作为定位桩,用来与记忆内容转化的图像进行连接。
定位桩可以是自己卧室里的一组生活用品和家具,也可以是序号1-20,还可以是亲人的排序,甚至可以是自己的身体五官和部位。
您有任何的问题和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咨询元知共读。公司以知识为内核,以书籍为媒介,意在打造美好生活共读馆,让更多人感受通过读书获取知识所带来的认知迭代、创造美好生活。以视听交互的新颖方式呈现,让更多人享受优质的阅读体验,全面打通阅读与成长的全链路互动场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我是一个某种程度拥有“记忆宫殿”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我并不知道这个还有历史学名。

因为上面很多人简单的把“联想记忆”跟“记忆宫殿”混淆了,其实二者之间是先有联想记忆,后有记忆宫殿,联想记忆只是建筑记忆宫殿的材料罢了。我希望在此分享记忆宫殿的构造过程,希望能有帮助。

记忆力好在某种程度上会有一些不利的地方,比如我通常没有耐心来讲述完一个对我而言显而易见的事情,因为当你记忆太多东西的时候,每一个问题都会在瞬间与之关联,想说的太多,所以反而什么都不想说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被认为是孤傲,读书的时候即便成绩是最高的也不会有人来向我请教问题;甚至我本身也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作弊,是对那么多苦读的人的不公平。

另外一个副作用就是你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那些信息之间似乎有没有什么规律。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之前发生的事情就会一幕一幕得在脑海中切换,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大量失眠。而记忆宫殿是这个时候出现的。

为了自我治疗失眠,我开始运动喝牛奶,开始打坐冥想,开始学习自我催眠,直到有一天,我的脑海出现了一片星空。

最初的时候,晚上睡前我的脑海就会固定浮现出这片星空,不耀眼但也不是漆黑一片,安静祥和,这样的氛围下很容易就睡着了。

大概是三个月后,我开始觉得这片星空单调无聊了,于是有一天我决定去其中的一颗星球上看看。
选中的这颗星球可能就是地球的翻版,沙滩海浪森林很像我外婆的家,而且空无一人。于是每天睡觉之前,我就开始想象自己躺在沙滩上,把脚趾头浸入海水中,晒着黄昏时候的阳光睡去。

又过了半年,我感觉睡在海边晚上有点发冷,所以我打算建造一个房子。

建造房子的时候我开始想如何装修这个房子了,这时候突然之前各种零碎的事情、数字、语句涌了进来,霸占了整个房间。我花了很多个晚上把这些信息大致归置了一下。于是这个房间里有了插座,有了足球门,有了棕榈树,有了各种人物,他们都各自代表着一个事件的索引记忆。最初我只是长期记忆,短期记忆两大类别进行区隔;长期储存知识,短期储存待办或应对考试,定期删除。但逐渐长期记忆的膨胀速度太快,所以我就参照着图书馆的类目进行区别了,增加房间。(我现在还做不到夏洛克里面那样可以把记忆压缩到书架上的一本书,只能是房间的一部分具体物品)

按照这样的速度,我很快拥有了很多个房间很多物品,常用的有通讯录、人物、商业、历史、文学、技术、日期等等。问题是房间一多的时候,你就需要针对新事物进行分类的工作,这个工作单调但处理量很大,而且占据空间。

为什么要说不能储存无关紧要的信息,原因就在于房间有限,而增加房间会增加了分类时候的工作量,或者需要增加指针的数量,非常不值。

再到后来,这个行为更加影响我的睡眠了,每个房间都吵吵闹闹的,我逐渐地就在白天时候进行记忆宫殿的存储,将想要记录的事情直接搬到宫殿里面去,而不是在晚上的时候另行整理,这样我在临睡前就几乎可以不去这个岛上了。

当然我也建过很多后来逐渐破败的房间,看着房间里面东西的缺失是一件很悲伤的事情,这也坚定了我不随便扩建宫殿的原因。

现在晚上的时候,大多数还是悬浮在星空下,不过不再是看着整片星空,而是盯着这个蓝色海水星球看,看它慢慢的旋转,听着海浪的声音。

有时候我想,地球是否也只是存在在上帝睡前的脑海里——那个用六天时间构建了自己记忆宫殿的上帝,也曾经用一场洪水洗去了大多数的无关紧要的信息,也许他也不喜欢建太多宫殿吧。追答

记忆的10种方法:
1、注意力集中。记忆时只有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挠,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 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5、及时复习。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经常回忆。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中的错误得以纠正,遗漏得以弥补,使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
7、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这比单一默读的效果好得多。
8、多种手段。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来缩短记忆过程。或者采取编提纲、记笔记、做卡片等方法来增强记忆力。
9、最佳时间。一般来说,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为最佳记忆时间。利用上述时间来记忆重难点和学习材料,效果要好得多。
10、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进行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的基础上科学用脑。只有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才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这是提高记忆力的关键。
希望对你有用!满意敬请采纳,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