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中的点染手法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就是点明渲染的意思。点染本来是书画术语,后来被引用到文学中来,通过点染,可使文章“更上一层楼”。

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

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如柳永《雨霖铃》下阕,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

扩展资料:

点染在诗词中的艺术作用

1、诗词中有点,等于诗中有眼,文中有文眼。它或点出全词的主题,或定下全词的基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词中有染,有了景物对情感的渲染烘托,就会拓展词境,深化词心,使读者更加具体、形象的把握。

3、点染结合,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点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1
诗词鉴赏中的“点染手法”是先点出主体重点,然后再对其细节进行详细的渲染描写。点染中的“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点”与“染”相辅相成:“点”因“染”才有依托;去掉染,就显得空洞干瘪,索然无味。
点染一词是借用传统国画的技法名称。国画家作画,往往用中锋点出景物,然后再用侧锋加以层层渲染,使画面显得更有立方体感。运用到诗词创作上,“点”就是正面点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铺写,使诗歌的形象更丰厚,意味更浓郁,而不至于使诗意过于单调枯瘦。
点染同时也是一种国画手法:点染就是工笔画中的一种染色技巧,指用接近写意的笔法,一笔蘸上深浅不同的色彩在画面上连点带染,取灵动之意。处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时候时常用到此法。
扩展资料
诗词点染手法赏析:
白居易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首句“江南好”点出作者对江南春色的赞颂之意和向往之情。三、四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
唐诗人韦应物《休日访人不遇》:“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上句点出诗思很清,但“诗思清”还显得抽象,下句就用寒流与雪来加以渲染,这样,诗的情意韵味就通过渲染笔墨得到了加强。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点染
第2个回答  2015-10-07
点染是画家手法,有些处加点,有些处渲染。这里借来指有些处点明,有些处烘托,先点明,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收到情景相生的效果。如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点明归思,用秋雨、雁声来烘托。岑参《碛中作》:“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点明无处投宿,用平沙万里来渲染。韦应物《休日访人不遇》:“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点明诗思很清,用寒流和雪来渲染。全诗的意境都从烘托中表现出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1-1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