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怎样通过制度建立保障民主价值

如题所述

要完善网络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的虚拟性特征,尽最大可能表明网络发言人的身份,不能让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实施一开始就陷入到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的混乱状态。要想提高网络发言的权威性,必须增加网络发言人的透明度,只有实现现实与虚拟相结合,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才能更好利用网络发言人平台,为公众提供可靠的信息。 其次,必须建立第三方认证制度。现在网络发言人,往往是通过官方网站发表意见,这对于提高政府网络发言人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具有一定的帮助。但由于官方网站,是由其所属部门负责管理的,一旦公众的批评意见得不到及时处理,或者发言人机构有意识地屏蔽比较尖锐的问题,那么,受到损害的不仅仅是网络发言人,还有公信力。所以,设立网络发言人的同时,应当建立第三方认证制度,确保公众的信息都能及时得到反映,避免网络发言人平台成为一个只反映政府意见的“半导体”。网络民主问题: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手段和模式,主要指人们通过互联网实现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交流,集中和反映,以及政治意愿的表达等。常见的形式有电子投票、电子论坛和电子竞选。网络政治空间有三大基本特征:一是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在网络政治空间里,每一个参与的个体之间,其地位是平等的,都可以就自己关心的事务发表见解,不存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到处充斥着的等级分明式层级节制,只要符合法律许可,任何一个参与主体都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即使他所关心的事务与自身利益无关。二是政治活动的开放性。网络不设防,是网络政治活动开放性的最好体现,它不仅表现在参与网络政治活动的主体可以不分男女老幼,并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而且还表现在探讨主题的多样性、随机性与多变性等。三是实现方式的互动性。在网络政治空间,信息传递即时交互且高度共享。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可就共同关心的事务相互探讨,既可凝聚共识,又可大异其趣,既可共同行动,又可各自单飞,既可持久关注,又可过后即忘 中国的网络民主事业不过刚刚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而已。作为民主形式的一种,网络民主在中国的民主事业中已经“出席”了,这当然是进步的表现。作为代议制民主国家,网络议政平台的搭建可以为中国社会各界提供一个新的议政渠道。但民主从来不是完美的,它只是迄今为止最不坏的形式,目前发现的最好的形式。因此,即便对于网络民主本身而言,也还需要不断地修正,警惕民主的走样,从而推动中国特色民主事业的发展。网络表达,或许可以说是民主表达的一个路径,但距离“新通道”的愿景,可能还有一段距离。因为,民主不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放眼历史,无论是战争中的边区“豆选”,还是现如今的村干部“海选”,与其说是民主的中国化解读,毋宁说是民主的中国式的因地制宜。网络表达,也概莫能外。和把国民素质和民主建设挂钩的想法一样,把网络民主等同于网络表达,不过是“技术派”的一厢情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27
合理上网,政务微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