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深度规范要求

如题所述

植筋深度规范要求:植筋深度和钢筋的取孔深度是呈现正向相关,一般孔深为10d~15d(d为钢筋直径)。 

如何保证锚固效果:

1、在建筑工程中推广植筋胶加固技术,可有效避免对原混凝土构件表面的破坏,避免构件内钢筋的二次扰动。

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植筋,是在旧混凝土中钻孔,之后进行清孔,将孔内杂物清除,之后在孔内灌注植筋胶,将钢筋插入孔内,待植筋胶固化后与钢筋和混凝土界面产生足够的粘结力,使钢筋牢固的与混凝土构件有效的连接在一起。

2、在植筋施工中,产生主要作用的是植筋胶,将植筋胶灌入孔内后,其在钢筋的锁键握紧力作用下,固化后能够产生高强度的粘结力,最终将钢筋与混凝土有效地锚固连接在一起。这种方法施工速度快,工程量小,便于操作,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补筋、补构件、加固等施工。

3、钢筋的锚固深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构件的受力钢筋伸入构件中的深度,锚固深度是为保证钢筋传力效果而规定的,如果没有足够的锚固深度,钢筋受力就不能有效传递给锚固体。如果钢筋埋的不够深,植筋胶的用量也会随之减少,植筋的强度会有折扣。

但是,这是根据基材强度、钢筋等级还有植筋胶种类都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具体还是要看实际的情况。 

4、除了孔径之外,植筋深度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共同考虑的,第一个方面是植筋胶本身强度和性能,第二个方面是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第三个方面是节点的抗震能力。

加固时确定的植筋深度不是随意确定的,要以这四个方面作为设计基础,再根据详细的勘测和计算后得出的结果最终确定的,不仅需要查看施工图纸,同时也需要根据现场测定的数据综合、植筋的位置判断最佳的植筋深度。

5、另外,植筋胶加固时一定要将孔的清洁工作做好,假如孔内有污渍、残渣就会对后期的注胶产生麻烦,从而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 

植筋孔径有哪些要求:

规范采用《GB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φ10 取孔深度孔径14mm 深度150mm;

φ12 取孔深度孔径16mm 深度180mm;

φ14 取孔深度孔径18mm 深度210mm;

φ16 取孔深度孔径22mm 深度240mm;

φ18 取孔深度孔径25mm 深度270mm;

φ20 取孔深度孔径28mm 深度300mm;

φ22 取孔深度孔径30mm 深度350mm;

φ25 取孔深度孔径32mm 深度375mm;

φ28 取孔深度孔径38mm 深度420mm。

采用植筋技术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改造时,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现场检测结果确定。

当采用HRB335级钢筋种植时,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5;当采用HRB400级钢筋种植时,原构件的混凝土不得低于C20。

小注:若需采用HPB235级钢筋种植时,钢筋的直径不得大于12mm,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