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历史简答题。

  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励着人们探求救国的新道路,这正是五四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19
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

辛亥革命在政治上的变革和成就,是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先导的。宣传民主和科学,是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孙中山为领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宣传民主和科学方面的成绩,并不比在政治上的胜利逊色。在一定意义上讲,它不仅召唤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政治运动的到来,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通道。

早在兴中会成立前后,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志士仁人,为了反清革命、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和创建共和国,就重视学习和传播民主思想和自然科学,特别是进化论、天赋人权学说、共和政体和自然科学。在一段时间里,主要由资产阶级革命派介绍到中国来的民主和利学,成了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反对传统封建文化和进行暴力革命推翻帝制的思想武器。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和科学,招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党的强烈反对。他们反对革命,反对共和,反对民主,“比之清廷为尤甚”⑤。于是,革命派与改良派在政治思想上展开论战,论战在1905年至1907年间达到了高潮。论战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三民主义纲领进行的,即:要不要建立共和国,要不要用暴力推翻君主专制,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这场论战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是空前的。通过这场论战,揭露了改良派抵制革命、维护专制制度和反对民主共和的反动本质,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扩大了三民主义的宣传,提高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辛亥革命时期的这次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作了思想准备,而且为尔后的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提供了某些理论斗争的经验。

史实表明以孙中山为领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过去20多年中,提倡民主和科学,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作了一定的奠基工作。陈独秀和知识界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继承和发展了辛亥革命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把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推向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着思想条件。
第2个回答  2009-01-19
应该史辛亥革命是把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了,54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所以没前者怎么有后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1-19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夜写过一篇《偶像破坏论》说道:“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参考资料:http://www.cctv.com/history/special/C11012/20030925/102151.shtml

第4个回答  2009-01-19
这是后人附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