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为何选择在Zen 2处理器架构上采用分开封装的CPU+I/O核心设计?

如题所述

AMD Zen 2架构的设计考量


AMD的Ryzen 3000系列第三代锐龙处理器通过Zen 2架构实现了显著性能提升,甚至超越了同价位的英特尔第九代酷睿。然而,处理器内部结构的特殊设计,即CPU核心和I/O核心的分离,以及内存控制器的独立,实际上回归了一种类似早期CPU+北桥+南桥的模式。


这种设计并非偶然,而是AMD在内存控制器发展历史中寻求平衡的结果。在传统的南北桥架构中,内存控制器和PCI-E控制器的负荷过重,限制了平台性能。AMD通过将内存控制器整合到CPU核心,减少了北桥的负担,提升了内存访问速度,但PCI-E控制器直到Zen 2架构才进一步整合,以适应产能和工艺的考虑。


AMD选择这种设计,是基于对性能、灵活性和产能优化的综合考虑。通过CCD模块的模块化设计,AMD可以轻松推出不同级别的产品,并在新工艺尚不成熟时,确保关键部件如CPU核心的7nm工艺,以提升整体性能。未来,随着工艺成熟度的提高,AMD可能会转向全整合设计,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整合度和性能。


尽管目前的Zen 2架构可能看似回归,但AMD明确表示,这种设计是在复杂考量后的最优选择,为性能、灵活性和产能效率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我们期待AMD在未来的迭代中,继续展现其创新和优化的设计理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