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ident」译为「总统」是中国人做的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5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总统\"这一称谓的诞生与发展,堪称是对西方国家元首翻译的一次独特探索。自近代以来,中国翻译家们在接纳新知的过程中,尝试以各种方式诠释和表达这一尊贵职务。最初的尝试如魏源《海国图志》中混用\"首领\"和\"统领\",虽然部分译法如\"首领\"曾引发争议,但\"伯理玺天德\"的正式译名逐渐占据主导,象征着掌理国家重权与美德的象征。


1868年,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首次将美国总统称为\"伯理喜顿\",而中法条约中的法国总统也被赋予了类似称号。出使人员普遍采用\"伯理玺天德\"来指代民主国家的元首,如薛福成在1890年的国书中,这一称呼被广泛应用。李鸿章为了纪念格兰特,甚至在墓园铜牌上刻下了\"总统\"这一译名。然而,随着清末对外交涉的深入,\"总统\"这一词汇的使用更加广泛,清政府在1905年的文件中开始出现\"副总统\"的提法。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总统\"这一称号正式成为国家元首的代名词,沿用至今。有趣的是,\"总统\"这一概念并非仅限于中国,日语和韩语中也有类似的翻译,但它们有时特指法西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显示出不同文化的独特翻译选择。例如,《神奈川条约》中的美国总统被译为\"大统领\",而韩国受此影响,称总统为\"대통령\",这背后可能反映出对西方民主制度的不同理解和接受程度。


然而,历史的细节中也不乏例外,如1855年琉球与法国的条约中,并未提及总统,这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翻译的灵活性。总的来说,\"总统\"这一译名在中国的演变,不仅是语言的交融,也是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接纳和自我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时期的翻译选择都深受当时国际关系、外交策略以及对中国自身政治体制认知的影响,反映出中国近代社会在国际交往中的逐步成熟和变迁。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