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园区的类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按投资主体划分:
(1)政府主办。各级政府主办的园区,经济目标是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利益目标是建立园区和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化经营,不求园区本身利益最大化。主要变化是将农业发展资金由分散使用转向集中使用,由主要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转向投入农产品生产。
(2)企业主办。企业主办的园区围绕利益最大化进行设计和布局,与当地农业结构和主导产业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必然联系。
(3)企业与政府(农民)联办。政府与企业联办的园区,由政府规划、招商和管理,企业投资自主经营,但产品生产要符合园区发展方向,使政府的经济目标和企业利益目标相结合。一般认为,这种类型更能体现园区的综合效益。
按照土地利用状况划分:
(1)种植类农业园区。包括花卉园区、苗木园区、种子园区、大棚蔬菜园区。这类农业园区用地基本上是租用农村集体土地,在种植区内一般没有固定的建构筑物,没有破坏耕地的耕作层,土地用途没有改变,仍属农用地。这类农业园区引进高科技对传统种植业进行改造和调整。园区建设规模大、标准高,对当地农业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这类农业园区除种植基地外,建有与之配套的农产品集散地、花卉展示交易厅、蔬菜批发市场、农产品深加工工厂、科研所等建设项目,这些场所用地虽然占园区面积比例不大,但是标准高、投入大,是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养殖类农业园区。包括养猪(牛、羊)场、养鸡(鸭)场、养鱼(虾、蟹)塘等。这类农业园区大部分租用农村集体土地,尤其是转包农民承包地居多。各种养殖场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大多远离村庄,养殖场之间有1公里左右的间隔距离,场内的畜禽棚房之间也有一定距离的隔离带。这类农业园区建有标准化的畜禽饲养棚房、饲料储备房和管理人员看护房,生产和配套设施多,园区占地面积大,场地硬化比例较高,建筑密度较大。
(3)旅游观光类农业园区。这类农业园区主要依托发展高科技农业种植、现代化养殖来吸引旅客观光休闲,固定建构筑物占园区总面积一半以上,除种植、养殖用地外,园区其他用地全部硬化。这类农业园区的主要盈利是参观园区门票、住宿、餐饮等收入。旅游观光类农业园区主要包括农业观光园区、休闲农业园、采摘农业园、生态农业园、民俗观光园、保健农业园、教育农业园等。
从批准和管理层面划分:
(1)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如陕西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它由10个科研教育单位及其试验基地作为园区的主体,常年开展以小麦育种,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多领域研究与开发。
(2)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由国家科委正式立项启动,首批选在北京、上海、沈阳、杭州和广州5个城市实施,它们以现代设施农业为主体,集成国内外高新技术的组装配套,进行工厂化生产。
(3)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由科技部1998年批准立项,第一批启动项目15个。示范区以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为主体,以农业的持续高效发展为目标,为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引导作用。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示范区面积一般为1万亩以上,以突出农业高新科技成果的示范,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主要目标,并将良种扩繁技术、节水灌溉、高效栽培、集约化种养技术、平衡施肥和信息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作为项目的优选内容。
(5)都市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以高效、生态、特色、观光为特点,集生产、科研、推广、旅游于一体,突出高起点、高科技和高效益。
(6)民营农业科技园区。民营资本投资为主,如河南农民郭留成在中国农科院帮助下,投资1200万元兴建的精品农业科技示范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