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ip实验原理

如题所述

一、COIP原理:

CoIP(Co-Immunoprecipitation)即免疫共沉淀,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互作为基础,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是确定两种蛋白质在完整细胞内生理性相互作用的有效技术;属于免疫沉淀技术的一类,常被用于鉴定特定蛋白复合物的中未知蛋白组分。免疫共沉淀的设计理念是,假设一种已知蛋白是某个大的蛋白复合物的组成成员,那么利用这种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及能与抗体结合的proteinA/G珠就可能将整个蛋白复合物从溶液中“拉”下来(即pull-down),达到富集该蛋白复合物的目的;进而通过质谱的方式鉴定这个蛋白复合物中的其他未知成员或通过WB验证已知蛋白是否与预测蛋白结合。免疫共沉淀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是天然状态,第二是蛋白复合物。


二、实验流程

大致实验流程:

裂解细胞:获得总蛋白液

细胞裂解液与抗体孵育:蛋白-抗体复合物

磁珠与蛋白-抗体复合物孵育:蛋白-抗体-磁珠复合物

洗涤:去掉非特异结合的蛋白

洗脱:将蛋白-抗体复合物重磁珠上分离出来

WB或质谱鉴定


三、实验注意事项

抗体选择:用于COIP实验的抗体必须是IP级别的抗体,所以选购抗体时一定要看清楚该抗体能否用于IP实验。如下图为ABCAM中某个抗体的应用范围及使用量说明,选购时需注意。

涉及吸取珠子的操作时,为了避免损伤 beads,使用大口径或经过剪短后枪头进行加样。

注意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及磷酸酶抑制剂;避免蛋白降解影响结果。

细胞裂解要用温和的裂解试剂,不能破坏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采用NP40 或Triton X-100等非离子去垢剂,不能用高浓度的去垢剂(0.2%SDS)。

当然并不是所有蛋白都有对应的IP级抗体,当没法找到合适的抗体是可以通过表达融合了Flag标签的蛋白,利用Flag标签做免疫沉淀。

四、操作步骤

1. 预冷PBS洗涤细胞3次,最后一次吸干PBS;

2. 每个含细胞的1.5ml EP管中加入预冷的等体积的IP细胞裂解缓冲液700ul(预先加入5ul的蛋白酶抑制剂),混合器上4℃裂解30min;

3. 16000g,4℃离心15min,取80ul上清作为Input,另分别取300ul及300ul上清于新的1.5ml EP管中,作为IP样及IgG样本;

4. IP样本中加入2~5ug目的抗体(具体根据抗体说明而定),IgG样本中加入2ul IgG抗体4℃旋转孵育过夜;

5. IP及IgG样品分别加入40ul IP05,4℃垂直混匀器摇动孵育过夜;(IP05需预先用400ul PBST洗涤3遍)

6. 4℃,4000rpm 离心1min,除去上清;

7. 用400ul PBST洗涤5次,每次4℃摇动洗涤3min,4℃,4000rpm 离心 1min,除去上清;

8. 加入80ulIP裂解液及Loading buffer混匀沸水煮10mi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