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与低保待遇差别多少

如题所述

1、发放的金额不同。五保户发放的五保金金额比低保户发放的金额要高一些,一般要高出1/3。对于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国家补助的金钱要更多一些,但是用于五保人员的管理、生活开支,五保户本人领不到钱支配。
2、参照的标准不同。五保户是有年龄限制的,一般是孤儿,或者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低保户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就达到了享受低保待遇的条件。
3、发放的补贴金额来源不同。五保金的金额来源于当地的财政资金,一般是县级财政。对于低保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省市三个三部分的财政资金。所以很多地方为了减轻当地县财政资金的压力,一般把五保户列入为低保户的范畴。
4、亲情的享受不一样。五保户基本上是无子无女,孤苦伶仃,没有家庭的温暖,亲情比较冷淡一些。低保户一般家庭人员较多,至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只是因为现实,使得他们的经济收入低了一些,或者说没有经济收入。
一、低保户
低保户是指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当地人均收入最低生活保障线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这里年人均收入低于5000元的可以申请低保。
低保户的发放金额是指的个人年人均收入多少,然后与最低生活保障线5000元,差距有多少钱,然后再除以12个月,这样每个月就能够计算出领取多少低保金。所以近两年的低保金也上涨了,最高的能领取到500元左右。
二、五保户
五保户的政策是根据各个地方制定的,主要是五保户的五保金发放政策,确保这些人最基本的生活开支。
目前五保户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中供养的五保户。这主要是这些人被送往公办敬老院进行集中管理供养。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医,以及丧礼的举办等全部包括,到了敬老院就等于到了养老院一样,个人不用再操心养老。
另一种就是散养五保户。这种五保户就是自己还在家里面养老,但是县级财政发放5保金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这些年来五保金的发放标准不断地提高,就拿我们这里来说,每月发放750元。
鉴于散养五保户的自理能力,又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护理的费用,护理费用的每月标准非常的高,一级护理费达到了1,000多元,二级护理费达到600余元,三级护理费为300元。这些护理费主要发放给监护人,让监护人履行对散养五保户的监护工作。
法律依据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第六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