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黑土的绚丽多姿的寒地黑土文化

如题所述

庆安版画起源于五十年代末解放军转业官兵业余创作的北大荒版画。七十年代,庆安版画作者创作了多幅反映农村生活的版画作品,首次进省展出,其中一幅参加了国家展览。版画创作带头人匡关夫、吴玉林、杨明军对庆安版画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庆安版画创作初期追随了北大荒版画风格。但庆安版画作者大都生活在农村,他们在平淡无奇的农家小院中发掘新的艺术创造天地,清新的田园生活和农家小院的温馨情调,成为作品赞美表现的主题。他们的作品,在画面上较少倾心于雄奇、严峻气势的喧染,注重抒情,多以小见大,一幅画就像一首田园小诗,手法由单一写实向写实与装饰结合。庆安版画鸟瞰视角继承了农民画传统,明快色调、夸张变形线条和对比强烈色块,汲取了西方印象派的精华。不规则构图、不受时间限制、扩大想象空间、扩大色板、烘托主板的艺术处理,形式悦目,富于美感,形成了庆安版画独特的艺术风格。
庆安版画创作群体采撷着黑土地上的春雨夏露,秋霜冬雪,溶其如玉,散其如珠,创作了二百余件反映北方农村田园风格的版画作品,多件作品参加了省地举办的各种展览或被报刊杂志发表,获奖多件,并有作品入选画集、出国展览、或被外宾收藏。七十年代,庆安版画参加过全国农业学大寨美术作品展览,八十年代,庆安版画二十多件作品参加了绥化地区赴省举办的创作群体作品展览,参加过赴非洲五国展出,锦都杯国际书画大赛,九十年代,赴浙江杭州参加展览,参加过首届全国乡村田园画会展览,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大展,黑龙江省第五届群星奖大展;2000年,吴蔚的版画作品《春夏秋冬》获“千禧杯”全国青少年书画大赛金奖。
近年来,庆安版画又将创作的触角伸向火热的现实生活。九十年代初,庆安开发绿色食品,绿色、生态、健康成为现代人的追求。版画创作内容不断丰富,表现绿色食品开发的作品应运而生。《希望的田野》、《北国也有江南景》、《秋》成为版画中的精品佳作。当时的绥化地区(2000年撤地设市)将版画确定为庆安的特色文化品牌,作为一县一品特色文化项目的版画,在不断壮大创作群体的基础上,推出精品力作。
进入新世纪,睿智的庆安版画创作群体,以创新的精神和思维,开始把目光盯在了版画的商品化创作上,由单纯艺术作品创作转向文化商品创作。从表现形式、内容、创意、风格、色彩、印刷、刀法上都有所创新。艺术视角有了新的突破。版画的几个分类油印、水印、丝网印刷等都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他们通过多种融资方式,以机器印刷取代了手工印刷,提高了印刷质量。使版画作品形神兼备,艺术魅力不断提升。版画带头人吴玉林、杨明军、王真在庆安版画发展中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他们与年青作者边创作边探讨,追求艺术的极至。业务能力过硬、技艺超群的传统版画人才队伍,面对现代传媒与信息产业的发展,他们注重提高、培养、造就创新人才,为版画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资本。文化素养深厚、技艺精湛的版画作者深入生活,捕捉时代信息,激发创作灵感,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地域风情、绿色食品之乡绿色物产的精品佳作不断问世。2004年9月,他们的30幅版画作品参加了“中国.绥化寒地黑土特色文化精品”进省展出,黑龙江省图书馆展厅内,庆安版画展位观者如潮,庆安版画浓郁的乡土气息、朴实无华的创作风格,巧妙的构思得到专业人士和版画青睐者好评。此次展出,在省内叫响了庆安版画品牌,引起巨大轰动。版画作品《绿风.红柳.黑土》、《二人转》、《龙的故乡》、《腊月》、《羊群.白云》引领着版画创作的潮流。
庆安版画创作群体汲取着新世纪的阳光雨露,将创作的触角伸向生活、伸向传统、伸向世界,吮吸着艺术的营养,探求着美的真谛。我们深信,植根于土壤深处的种子,一定会更好地生根、发芽,更快地开花、结果。庆安版画沐浴着新世纪的春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定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成为大众文化需求的佳品。目前,他们通过产业化运作方式,正在打造庆安版画品牌,借助“中国黑龙江庆安绿色食品节”的强大外宣攻势和强力推介,定会走出庆安,走向全国,奔向世界。 兰西挂钱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可以称之为独具特色的。从90年代初至今,挂钱的艺术创作始终没有间断,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创作内容不断丰富,创作方式不断创新,已形成了500余人的创作群体和县、乡、村、屯四位一体的创作网络。他们创作的近千幅挂钱作品曾先后在哈尔滨、北京、大连、西安、杭州等地举办过大规模的专题展览,先后4次代表黑龙江省分别参加了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民间工艺品展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展览、中国民协和民委举办的民俗录像汇映大奖赛等,并被制作成“兰西挂钱”专题片,在香港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多次播放,有170多幅作品被国家收藏,部分作品赴日本、美国、南韩、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展出和展销。120多位作者的400多作品编辑出书在全国发行,30多位作者的46篇论文在全国有关刊物、学术交流会上发表或交流。兰西挂钱开创了全国“五个第一”,即第一个举办挂钱专题展览,第一个挂钱出国展览,第一幅大挂钱(5.20m× 2.90m)问世,群体带头人孙福生被国家公认为我国研究挂钱的第一人。他编辑出版的《中国挂钱图集》一书, 是中国文化宝库中关于挂钱艺术的第一本专著。兰西挂钱创作群体多次被国家、省、市授予“优秀创作群体”的光荣称号,被评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