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病毒的来源有哪些?

如题所述

追溯计算机病毒的历史,无非是想找到它的根源,以便能将其根除。在电脑网络界,关于这些“智力过剩”的黑客为何制造这些病毒的说法不一,有的主张恶作剧说,有的主张游戏说,有的主张程序员报复说,有的则认为是版权保护的需要。下面让我们看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主张。

恶作剧说。所谓的恶作剧是指计算机编程人员开的“黑色”玩笑,以此来戏弄计算机上的一些人,就像不懂事的孩子们制作的恶作剧一样,以此来取乐或显示出自己的存在来。

在这里,说起恶作剧,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它们的代表作“米开朗基罗病毒”事件。这大约是有史以来最为著名,最为成功的恶作剧病毒。众所周知,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中年时期的雕塑作品《大卫》,一向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事业而战的力量;西斯廷教堂的巨型屋顶画《创世纪》,更是誉满天下。他的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著名的绘画作品和建筑作品一直保存至今,无不时时唤起人们对伟大艺术家的景仰之情。(在我们参观一些网上艺术博物馆时,这些作品还让今天的我们感叹不止。)可这位举世公认的、受人尊敬的伟大艺术家,在世的时候也许连细菌、病毒都不知道,而在数百年之后,他的名字却跟一种可恶的“病毒”、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计算机病毒连在一起。这一玩笑开得真有些让人哭笑不得!

这种病毒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就可以把计算机内的存储数据全部清除掉。令人惊奇的是,它还具有选择功能,往往还是破坏一些最为重要的数据。“米氏病毒”的法宝是依赖时间的定时炸弹,程序的制作者们将它的“爆炸”日定为3月6日。而恰巧,伟大的米开朗基罗的生日就是3月6日,于是人们便将这个大善与大恶连在了一起,“米氏病毒”由此而得名。

1991年3月,“米氏病毒”首先在荷兰和瑞典露面。可警方和专家经过多方论证,认定这种病毒来自台湾,并还认定“米氏病毒”是“世纪病毒”的变种。

要说“米氏病毒”的出名,那应是在1992年的3月5日至8日。“米氏病毒”的恐怖浪潮风靡世界,让世界许多电脑网络“大出血”。虽然当时的人们已经事先得知了它的登门日期,并且3月4日以前的一段时间,世界反病毒软件商的软件销售量比往年同期猛增了30倍,但“米氏病毒”还是如入无人之境,着实把人们“黑”了一把。几乎全球的重要新闻媒体对此都做了连续报道。

受损大户美国有数以万计的PC微机因“米氏病毒”发作而丢失了数据和程序。加利福尼亚的市场研究公司――“数据咨询公司”网络中的六十余万台计算机,约有15见受到了病毒侵害。南非近500家公司的一千多台计算机受到影响,而德国波恩鲁尔工业区受“米氏病毒”的干扰,致使一家公司的75台计算机,大量的银行数据和软件资料毁于一旦。亚洲的马来西亚、台湾、日本也受到了病毒的侵袭。越南有报道说,“米氏病毒”在3月6日袭击了商业中心城市胡志明市,毁掉了近几十家公司电脑的硬盘。中国公安部的一位官员透露,中国计算机被病毒侵入,丢失数据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些天来,提到“米氏病毒”,仿佛大祸临头一样。

程序员报复说。它是指计算机的程序员为了发泄个人私仇而编制的破坏性程序。这些人常常将病毒程序放到普通的程序中,这些病毒程序平时并不影响其它程序的运行,可一旦这些计算机程序员需要它们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激活,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据一家报纸报道,英国一家银行的一名计算机程序员在编写工作程序时,事先在计算机中放入了一个病毒,他把病毒发作的条件设置为:“如果我的名字在工资档案中消失,会计系统则发生紊乱。”后来,因早退之故,他被辞掉了。果不其然,不久,这家银行会计系统出现了问题,而且,所有与这家银行联网的部门也都出现了紊乱。这种报复可谓巧妙而又凶狠。

游戏程序说。它一般指由那些黑客们开发出的游戏程序。如著名的黑客、“蠕虫病毒”的制造者莫里斯就是这方面的高手,早年他就经常与他们的朋友进行比赛,看谁制造的病毒更厉害。“达尔文游戏”就是这类病毒的游戏,其玩法和规则是:先由每个参与者编写一段攻击性的计算机程序,然后输入到计算机中去运行;程序在屏幕上进行你死我活的互相攻击,直到一种程序把另一种程序摧毁。这种游戏因给人一种直观的“弱肉强食”的图像,而将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予以生动的演示,放取名“达尔文游戏”。许多的人认为病毒来源于这种戏渡的游戏。

以上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关于计算机病毒的来源之说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579231.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05
均出自人手!
第2个回答  2020-01-29
一般的,病毒主要通过一下几种途径传播:1.下载或发送的程序2.电子邮件的附件3.不明图片、链接地址4.挂马的网页5.其它
第3个回答  2009-01-05
互联网
第4个回答  2009-01-05
互联网!U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