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语言特点有什么?

如题所述

新闻语言的特点: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1、客观

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用来陈述、表达事实的新闻语言,它的特色之一就是选词造句的客观性。诚然,一个记者,对客观的事实总有爱憎褒贬之别,在语言的运用上难免增加了主观的感情色彩,但为了使新闻受众把握事实的本位信息,仍然不能不受词语客观主义的制约,

2、确切

确切,就是准确、贴切。对于体现事实的新闻报道,其语言的准确、贴切,更应是它的一大特色了。这也正是新闻真实性原则对语言的要求。在新闻语言使用上,要求精确性较高,力求消除语言的含混性。

3、简练

新闻以精炼为贵,以烦冗为病。新闻语言应当简洁、洗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消息一般篇幅较小,字数较少,而又要给读者以较大的信息量,语言上没有别的诀窍,只能靠“简练”二字。

通讯、特写、解释性报道等新闻体裁,即使是篇幅较大,字数较多,语言也要尽量简练,不能因为容许字数而掺杂水分,信口开河。

4、朴实

新闻写作使用朴素的语言,自然而无造作,而可靠而不虚浮,也就更能吸引和取信受众。新闻语言还以具体可感见长。客观存在的事实总是具体的,报道事实的新闻,它的语言就不能抽象,不能概念化,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都必须表述具体。

5、通俗

通俗,就是深入浅出,浅显明白,大家容易懂,具有社会通用性。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载体,面对千百万读者、观众、听众,唯有以通俗的语言传播信息,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并产生应有的传播效果。所以说,语言的通俗性,也是新闻语言的一个特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闻语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2

新闻的语言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

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作品更应真实、具体。写得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就高。

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比如,有的新闻写作中喜欢使用“最近”、“不久以前”、“长期以来”等比较含混的字眼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时间;有的用“许多”、“无数”、“广大群众”等比较笼统的语句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数量;有的则用“大概”、“差不多”、“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语句来代替可以具体表明的程度。

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09

1、真实性:新闻要求报道真实的事实。人们通过这样的真实事实,可以洞察宇宙万象的恢宏,大千世界的风云,社会发展的趋向,生活演进的动态…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如果新闻不是写生活真实的事实,那就不会取得人们的信任。新闻中所列举的真实事实还必须是典型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本质和主流的真实事实。

2、实证性:实证性,就是说新闻要让事实本身说话。新闻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主要就是让事实本身说话。写出确定事实的基本要素。一般应交待清楚有关的人、事、时、地、因果、意义等要素。

3、及时性:新闻既然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和述评,那么就必须有新的事实,新的内容,表现出新的特点与新的意义。否则,写人家已写过过人家早已知道的过时 的事实、过时的内容,或者一条新闻写上十天半月才报道,那就不叫新闻了。要突现新闻的“新”,就得要及时地捕捉,及时地采写,及时地报道。可以说新闻是一 种极重 时效的文体。新闻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迅速及时地采写与报道。新闻是今天生活的快摄,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昨天前天的新闻。

4、广泛性:新闻是由新闻机构发布的,它是面向全社会,对广大群众传播最为广泛的信息形式。正因为新闻具有这样的广泛性,所以新闻一经发布就会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产生广泛的影响。

5、开放性:由于新闻是不受空间限制的一种宣传形式,因而它具有冲破闭锁隔绝现象的开放性。由于有了迅速灵敏的新闻传播,使当今世界每个角落发生变化的重要消息, 能在瞬间传遍全世界,于是遥远的距离得以缩短,孤陋寡闻者得以开扩视野,居于斗室,足不出户可以了解宇宙星云,天下大事。

6、变动性:新闻以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事实作为归依。而生活中的事实不断地有所变动,新闻所要反映的正是变动中的客观事实。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的特点是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其中最重要的是真实性,才是一条合格的新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