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支教和特岗教师有什么区别?

三支一扶支教和特岗教师有什么区别?

三支一扶的支教、特岗、基层公益岗位的教师岗的区别:

    直属的主管部门不一样,三支一扶属于三支一扶办管理(一般设置在人事局),特岗教师属于特岗办管理(一般设置在教育局)、基层公益岗位属于街道办管理。

    工资待遇也有差异,支教、特岗教师可能相对要更高一些,基层公益岗位收入不高,但会严格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特岗教师转编的可能性更大,基层公益岗位无编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9

1、直属的主管部门不一样,三支一扶属于三支一扶办管理(一般设置在人事局),特岗教师属于特岗办管理(一般设置在教育局)。

2、工资待遇也有差异,特岗教师可能相对要更高一些,三扶一支收入相对不高,但会严格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3、特岗教师转编的可能性更大,三扶一支无编制。

一、三扶一支

1、简介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依据是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该计划政策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以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从2006年起,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2、政策背景

2006年2月25日,中央组织部、人事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决定,联合组织开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简称“三支一扶”计划)

3、指导思想

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锻炼,健康成长,为促进农村基层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特岗教师

1、简介

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特岗教师聘期一般为三年,聘任期满合格可直接转为编制留任,继续服务农村教育事业。

2、实施范围

2013年中央特岗计划实施范围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四省藏区县、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西部地区原“两基”攻坚县(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部分团场)、纳入国家西部开发计划的部分中部省份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以及西部地区一些有特殊困难的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小民族县。

主要包括下列地方: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省。

3、招聘对象

(1)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届本、专科毕业生;

(2)全日制普通高校具备教师资格条件的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

(3)取得教师资格,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1981年7月1日后出生)且与原就业单位解除了劳动(聘用)合同或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

4、招聘程序

特设岗位教师的招聘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的原则。招聘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①公布岗位、招聘人数等条件;

②自愿报名;

③资格审查;

④考试和考核;

⑤体检;

⑥确定招聘人选;

⑦岗前培训;

⑧教师资格认定;

⑨签订协议;

⑩派遣上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