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资料

要有出版社、作者、内容概括等资料O(∩_∩)O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法)大仲马 著,李玉民,陈筱卿 译

  基督山伯爵》(又称“基督山复仇记”)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一位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大副在即将当上船长之时,受同船的会计丹格拉尔以及爱侣梅色苔丝的哥哥菲尔南的嫉妒和陷害,在他与爱侣的婚礼上被抓去审判,而由于假公济私的维尔福接手了这桩案子,唐代斯被判处了无期徒刑。但苍天有眼,唐代斯遇到了一位囚徒神父,也是这位神父让唐代斯获得重生,拥有了智慧与财富。于是唐代斯改名为水手辛巴达,对于当初的滴水之恩,他如今以涌泉相报,之后他又改名为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十几年来梦寐以求的复仇计划。复仇之路当然是无比的坦顺,所有的罪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基督山伯爵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也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但他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他蕴藏了部分作者的写照。作者大仲马是一个非常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连续几年每日宴请宾客,高朋满座;其中许多人,大仲马连姓名都不知道,可见他的气派,比起基督山伯爵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基督山城堡门厅的正位,堂而皇之地放着一尊大仲马的半身像,还配上一条座右铭“我爱爱我的人。”由此可见,基督山伯爵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是遗传了大仲马。其实这条座右铭,大仲马只讲了半句,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才体现了完整的意思。那就是“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他。这样既公平,也符合情感上的平衡。但其实真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我在很多时候就会非常的优柔寡断,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样敢于决断。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
  《基督山伯爵》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惨无人道。唐代斯的悲惨遭遇足可以说明这一切。唐格拉尔、费尔南、维尔福三人的飞黄腾达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事实不仅仅是如此,金钱、名誉对人性的毁灭超乎了我的想象。且看维尔福一家,维尔福先生自私自利,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为了金钱,他凭靠着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卖陷害了多少人;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她不惜毒死四个人,其中有她的父母和女儿。由此可见人性的卑劣啊!相比19世纪,如今金钱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那么人性的毁灭也越来越深吗?也许事实确实如此,我之前的不敢相信只是由于我的无知,我的不谙世事,但真相不容狡辩,人就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尔一家就是不被金钱所吞噬的好人,最后金钱却不请自来。而维尔福夫人最后却落个两手空空,这就是事与愿违吧,老天还是有眼睛的。在看完了整本书后,触动我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带来的动力,必然能迎来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着这两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大仲马智慧的火花中学到的两个词。我也希望我能像我所崇拜的基督山伯爵一样,用这两个词达到我的人生目标。
  《基督山伯爵》虽然长时间受读者欢迎,但它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却不高,原因在于《基督山伯爵》尽管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展开故事,尽管也从细节上反映了历史进程,但是却没有能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也未能概括社会生活的本质。故事背景跨越了波旁和七月两个王朝,这时的阶级矛盾极为复杂社会经济与政权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正在进行最后的较量,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也走上了历史舞台。作者作为一个共和主义着本可以将七月革命前后法国的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表现出来,但作者显然无意于深入解析当时生活,百万字巨著主要靠曲折的情节来支撑。因此,虽然作品的写作技巧可圈可点,但是认识价值却不是很高。

  作者简介:大仲马(1802-1870),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3岁时父亲病故,20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创怍的各类作品达300卷之多,以通俗小说和戏剧成就最大。他的通俗小说情节迂回曲折,结构完整巧妙,人物形象鲜明,对话精彩生动,在艺术上得到了极高的成就,是世界通俗小说中独一无二的怍品,大仲马因此享有“通俗小说之王”的你号。其代表作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此外,大仲马的回忆录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比如《基督山伯爵》第75章中那份神秘的记录里关于将军和主任决斗的描写,就是作者回忆录中在土耳其的一次经历的翻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8
中文版.基督山伯爵
丛书名: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文库
作 者: (法)大仲马 著,李玉民,陈筱卿 译
出 版 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5-12-1
字 数: 1200000
版 次: 1
页 数: 1205
I S B N : 9787801734709
分类: 图书 >> 小说 >> 世界名著 >> 欧洲
定价:¥38.00
编辑推荐
《基督山伯爵》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精湛完善的艺术技巧,博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空前的轰动,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在法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多次被拍成电影。尽管这部小说问世已有一个半世纪之久,但它至今仍在世界各国流传不衰,被公认为世界通俗小说中的扛鼎之作。
大仲马的长篇故事始终受到喜欢历史的神奇性的读者所赞赏。
——布吕奈尔(法)
大仲马之于小说,犹如莫扎特之于音乐,已达艺术的顶峰。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无人能超越大仲马的小说和剧本。
——萧伯纳(英)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基督山伯爵》(又称“基督山复仇记”)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一位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大副在即将当上船长之时,受同船的会计丹格拉尔以及爱侣梅色苔丝的哥哥菲尔南的嫉妒和陷害,在他与爱侣的婚礼上被抓去审判,而由于假公济私的维尔福接手了这桩案子,唐代斯被判处了无期徒刑。但苍天有眼,唐代斯遇到了一位囚徒神父,也是这位神父让唐代斯获得重生,拥有了智慧与财富。于是唐代斯改名为水手辛巴达,对于当初的滴水之恩,他如今以涌泉相报,之后他又改名为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十几年来梦寐以求的复仇计划。复仇之路当然是无比的坦顺,所有的罪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基督山伯爵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也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但他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他蕴藏了部分作者的写照。作者大仲马是一个非常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连续几年每日宴请宾客,高朋满座;其中许多人,大仲马连姓名都不知道,可见他的气派,比起基督山伯爵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基督山城堡门厅的正位,堂而皇之地放着一尊大仲马的半身像,还配上一条座右铭“我爱爱我的人。”由此可见,基督山伯爵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是遗传了大仲马。其实这条座右铭,大仲马只讲了半句,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才体现了完整的意思。那就是“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他。这样既公平,也符合情感上的平衡。但其实真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我在很多时候就会非常的优柔寡断,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样敢于决断。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
《基督山伯爵》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惨无人道。唐代斯的悲惨遭遇足可以说明这一切。唐格拉尔、费尔南、维尔福三人的飞黄腾达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事实不仅仅是如此,金钱、名誉对人性的毁灭超乎了我的想象。且看维尔福一家,维尔福先生自私自利,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为了金钱,他凭靠着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卖陷害了多少人;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她不惜毒死四个人,其中有她的父母和女儿。由此可见人性的卑劣啊!相比19世纪,如今金钱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那么人性的毁灭也越来越深吗?也许事实确实如此,我之前的不敢相信只是由于我的无知,我的不谙世事,但真相不容狡辩,人就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尔一家就是不被金钱所吞噬的好人,最后金钱却不请自来。而维尔福夫人最后却落个两手空空,这就是事与愿违吧,老天还是有眼睛的。在看完了整本书后,触动我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带来的动力,必然能迎来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着这两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大仲马智慧的火花中学到的两个词。我也希望我能像我所崇拜的基督山伯爵一样,用这两个词达到我的人生目标。
《基督山伯爵》虽然长时间受读者欢迎,但它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却不高,原因在于《基督山伯爵》尽管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展开故事,尽管也从细节上反映了历史进程,但是却没有能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也未能概括社会生活的本质。故事背景跨越了波旁和七月两个王朝,这时的阶级矛盾极为复杂社会经济与政权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正在进行最后的较量,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也走上了历史舞台。作者作为一个共和主义着本可以将七月革命前后法国的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表现出来,但作者显然无意于深入解析当时生活,百万字巨著主要靠曲折的情节来支撑。因此,虽然作品的写作技巧可圈可点,但是认识价值却不是很高。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大仲马(1802-1870),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3岁时父亲病故,20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创怍的各类作品达300卷之多,以通俗小说和戏剧成就最大。他的通俗小说情节迂回曲折,结构完整巧妙,人物形象鲜明,对话精彩生动,在艺术上得到了极高的成就,是世界通俗小说中独一无二的怍品,大仲马因此享有“通俗小说之王”的你号。其代表作有《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等。此外,大仲马的回忆录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比如《基督山伯爵》第75章中那份神秘的记录里关于将军和主任决斗的描写,就是作者回忆录中在土耳其的一次经历的翻版。
目录
第一章 驶抵马赛港
第二章 父与子
第三章 卡塔朗村人
第四章 密谋
第五章 订婚宴
第六章 代理检察官
第七章 审讯
第八章 伊夫狱堡
第九章 婚宴之夜
第十章 杜伊勒里宫的小书房
第十一章 科西嘉的魔怪
第十二章 老子与儿子
第十三章 百日
第十四章 愤怒的囚犯和疯狂的囚犯
第十五章 三十四号和二十七号
第十六章 一位意大利学者
第十七章 神甫的牢房
第十八章 财宝
第十九章 第三次发病
第二十章 伊夫狱堡墓地
第二十一章 蒂布兰岛
第二十二章 走私者
第二十三章 基督山岛
第二十四章 光彩夺目
第二十五章 陌生人
第二十六章 加尔桥客栈
第二十七章 叙述
第二十八章 监狱档案
第二十九章 莫雷尔公司
第三十章 九月五日
第三十一章 意大利——水手辛伯达
第三十二章 梦幻醒来
第三十三章 罗马强盗
第三十四章 显露身形
第三十五章 槌击死刑
第三十六章 罗马狂欢节
第三十七章 圣·塞巴斯蒂安地下墓穴
第三十八章 约会
第三十九章 宾客
第四十章 早午餐
第四十一章 引荐
第四十二章 贝尔图齐奥先生
第四十三章 欧特伊别墅
第四十四章 家族复仇
第四十五章 血雨
第四十六章 无限信贷
第四十七章 银灰花斑马
第四十八章 唇枪舌剑
第四十九章 海蒂
第五十章 莫雷尔一家
第五十一章 皮拉姆斯和西斯贝
第五十二章 毒药学
第五十三章 魔鬼罗贝尔
第五十四章 债券的涨跌
第五十五章 卡瓦尔坎蒂少校
第五十六章 安德烈亚·卡瓦尔坎蒂
第五十七章 苜蓿园
第五十八章 努瓦蒂埃·德·维尔福先生
第五十九章 遗嘱
第六十章 快报
第六十一章 治睡鼠偷桃之法
第六十二章 幽灵
第六十三章 晚宴
第六十四章 乞丐
第六十五章 夫妻争吵
第六十六章 婚事
第六十七章 检察官的办公室
第六十八章 夏日舞会
第六十九章 调查
第七十章 舞会
第七十一章 面包和盐
第七十二章 圣·梅朗夫人
第七十三章 诺言
第七十四章 维尔福家族的墓室
第七十五章 神秘的记录
第七十六章 小卡瓦尔坎蒂的进展
第七十七章 海蒂
第七十八章 约阿尼纳来信
第七十九章 柠檬汁
第八十章 指控
第八十一章 歇业的面包铺老板房间
第八十二章 夜盗
第八十三章 上帝之手
第八十四章 博尚
第八十五章 旅行
第八十六章 审判
第八十七章 挑衅
第八十八章 侮辱
第八十九章 夜
第九十章 决斗
第九十一章 母与子
第九十二章 自杀
第九十三章 瓦朗蒂娜
第九十四章 真情吐露
第九十五章 父与女
第九十六章 婚约
第九十七章 上路前往比利时
第九十八章 钟瓶旅馆
第九十九章 法律
第一〇〇章 幽灵
第一〇一章 洛库斯特
第一〇二章 瓦朗蒂娜
第一〇三章 马克西米连
第一〇四章 丹格拉尔的签字
第一〇五章 拉雪兹神甫公墓
第一〇六章 分财
第一〇七章 狮穴
第一〇八章 法官
第一〇九章 重罪法庭
第一一〇章 起诉书
第一一一章 赎罪
第一一二章 启程
第一一三章 往事
第一一四章 佩皮诺
第一一五章 路奇·王霸的菜单
第一一六章 饶恕
第一一七章 十月五日
第2个回答  2009-02-08
作 者: (法)大仲马
内容概括:《基督山伯爵》(又称“基督山复仇记”)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一位名叫埃德蒙唐代斯的大副在即将当上船长之时,受同船的会计丹格拉尔以及爱侣梅色苔丝的哥哥菲尔南的嫉妒和陷害,在他与爱侣的婚礼上被抓去审判,而由于假公济私的维尔福接手了这桩案子,唐代斯被判处了无期徒刑。但苍天有眼,唐代斯遇到了一位囚徒神父,也是这位神父让唐代斯获得重生,拥有了智慧与财富。于是唐代斯改名为水手辛巴达,对于当初的滴水之恩,他如今以涌泉相报,之后他又改名为基督山伯爵开始了他十几年来梦寐以求的复仇计划。复仇之路当然是无比的坦顺,所有的罪人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基督山伯爵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人物,他非常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也聪慧过人,由于饱经沧桑,他对任何事都格外的执着。基督山伯爵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形象,但他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他蕴藏了部分作者的写照。作者大仲马是一个非常豪爽的人,他在基督山城堡连续几年每日宴请宾客,高朋满座;其中许多人,大仲马连姓名都不知道,可见他的气派,比起基督山伯爵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基督山城堡门厅的正位,堂而皇之地放着一尊大仲马的半身像,还配上一条座右铭“我爱爱我的人。”由此可见,基督山伯爵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是遗传了大仲马。其实这条座右铭,大仲马只讲了半句,基督山伯爵这个人物才体现了完整的意思。那就是“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别人如何对待我,我就如何对待他。这样既公平,也符合情感上的平衡。但其实真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我在很多时候就会非常的优柔寡断,不知所措,而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样敢于决断。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我爱爱我的人,我恨恨我的人。”
《基督山伯爵》更多的是揭露当时社会的暗无天日、惨无人道。唐代斯的悲惨遭遇足可以说明这一切。唐格拉尔、费尔南、维尔福三人的飞黄腾达也证明了这一点,但事实不仅仅是如此,金钱、名誉对人性的毁灭超乎了我的想象。且看维尔福一家,维尔福先生自私自利,为了名誉、前途不惜违背自己的父亲,为了金钱,他凭靠着他法官的身份不知出卖陷害了多少人;维尔福夫人贪恋金钱,为了一份价值可观的遗产,她不惜毒死四个人,其中有她的父母和女儿。由此可见人性的卑劣啊!相比19世纪,如今金钱的地位似乎越来越高,那么人性的毁灭也越来越深吗?也许事实确实如此,我之前的不敢相信只是由于我的无知,我的不谙世事,但真相不容狡辩,人就是如此的不堪一击。但有黑自然也有白,莫雷尔一家就是不被金钱所吞噬的好人,最后金钱却不请自来。而维尔福夫人最后却落个两手空空,这就是事与愿违吧,老天还是有眼睛的。在看完了整本书后,触动我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直到天主垂允为人类揭示未来图景的那一天到来之前,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括在这五个字内‘等待’和‘希望’。”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带来的动力,必然能迎来黎明的曙光。基督山伯爵也正是靠着这两个词度过了他最艰辛困苦的岁月。“等待”和“希望”就是我在大仲马智慧的火花中学到的两个词。我也希望我能像我所崇拜的基督山伯爵一样,用这两个词达到我的人生目标。
《基督山伯爵》虽然长时间受读者欢迎,但它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却不高,原因在于《基督山伯爵》尽管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展开故事,尽管也从细节上反映了历史进程,但是却没有能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也未能概括社会生活的本质。故事背景跨越了波旁和七月两个王朝,这时的阶级矛盾极为复杂社会经济与政权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革,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正在进行最后的较量,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也走上了历史舞台。作者作为一个共和主义着本可以将七月革命前后法国的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表现出来,但作者显然无意于深入解析当时生活,百万字巨著主要靠曲折的情节来支撑。因此,虽然作品的写作技巧可圈可点,但是认识价值却不是很高。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30787.htm
相似回答